赵洵
中共党员。出生于吉林省一个富有的满族家庭。祖上是清代世袭二品贡官,父亲曾留学日本,后在吉林一家钱号(银行)任职。14岁参加抗日活动,是一位少年爱国者。1958年出国学习。1962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语文系,研究生。在苏联取得学位后回国,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副所长、苏联东欧学会副会长。
人物简介
• 吉林市人。中共党员。
1931年12月,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其间,结识高年级同学任震英,吸收参加学生会工作,并参加抗日油印刊物《玫瑰》的抄写工作。1933年参加反日大同盟,1934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曾担任秘密交通员。当时地下党团组织经费很困难,她从经济上资助革命同志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和受伤同志治病。抗日战争艰苦时期,抗日游击区需要大量大宗商品和药物。她积极为抗联搜集物资,通过组织交给抗联的交通员。后转党。同年4月,中共满洲省委遭到大破坏,她转移到北平市、上海市。曾任上海塔斯社、《中国导报》翻译,晋察冀华北联合大学教师。1944年去延安,在鲁艺、军委附设外国语学校任教。日本投降后回东北筹备外语专门学校复校工作。曾任哈尔滨市外国语学校教务主任、副校(院)长。
革命经历
赵出生于吉林省一个富有的满族家庭。祖上是清代世袭二品贡官,父亲曾留学日本,后在吉林一家钱号(银行)任职。赵洵14岁参加抗日活动,是一位少年爱国者。1931年考取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此间,和高年级参加抗日的同学任震英相识,她也参加学生会工作,帮助抄写抗日油印刊物《玫瑰》。1933年参加抗日大同盟。就在这个时期,她参加学生会剧团,演出《苏州夜话》、《湖上的悲剧》、《南归》等话剧。萧军看过赵洵饰演的卖花女,感动得流泪,可见她是一位好演员。赵洵曾访问过萧红,几次和萧军见面。
赵洵因演剧结识了导演,也就是她未来的丈夫黄一然。黄一然原在北平剧联工作,去苏联学习路过哈尔滨市,应约担任剧团导演。他借说戏的机会,向演员宣传抗日,介绍《共产党宣言》等书籍内容。赵洵说:“听了他的讲解,好像一扇窗户打开了。”她1934年即参加共青团,同年转为共产党员,决心做一个“不怕死,不怕牺牲”的革命者。
她从此不再做公开的群众工作,转做地下交通员,经常出入冯仲云等人的住所,奔走于抗联的各个联络点,传递信息。她还说:“我参加革命第一件事是经济上帮助党。”她是富家子女,家里每年都给她200多元压岁钱,宿费全部由家里供应,每年有860元奖学金,手头很宽裕。她就改变吃零食习惯,生活上力求节省,把省下来的钱,全部交给党组织,作为活动经费。韩光受重伤住院的费用,其中就有赵洵的资助。
那时,赵洵住在铁路职员彼廖兹金夫妇家里,活动比较方便,得以顺利地为抗联筹集药品和生活用品,支援前方将士与日本鬼子血战。
1935年5月,由于转移文件泄密,党的组织包括工大地下党组织,受到极大破坏。赵洵开始转移。父亲让她去法国留学,她坚决拒绝,誓言不离开抗日救国的主战场。
1936年赵洵经北平市去上海市,在塔斯社的《中国导报》任翻译。此时萧军、萧红也于1934年夏离开哈尔滨市,同年11月来到上海。异地相逢。
赵洵在上海沦陷后,去晋察冀,为晋察冀华北联合大学教师,1944年春天,赵洵碾转来到延安市。
抗战胜利后。赵洵和丈夫黄一然一起回到东北,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改名为哈尔滨外国语学校,赵洵出任副校长,到哈尔滨。
参考资料
新晚报.news.sina.com.cn.2019-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