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孩子
《留守孩子》是一部由北京南海影业公司、北京君一影视文化公司、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等联合摄制的剧情电影,由刘君一执导,赵雄、孙渤洋、宋闻笛等人领衔主演。该片以襄阳市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一群留守孩子的艰难生活和内心对爱的渴望,以及各界人士帮教这些孩子,并终于办起“留守孩子之家”的故事。影片于2006年3月17日在湖北省襄樊市首映,上映后引起全国性轰动,成为中国外交部、宣传部、教育部外宣电影,在全国各大中小学作为教材放映。影片的画面取材不加修饰,内容真实感人,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影片讲述了小福的父亲为了去外地工作,逃离家乡,逃离孩子,为找到父母之爱,小福策划了一次逃跑行动,十几个“留守孩子”凑钱雇了辆货车去广东的故事。
剧情简介
中国几亿的农民涌进城市谋生,留下近7千万的“留守孩子”。没有父母之爱,这一代孩子的成长遇到很大问题。很多孩子疏于管教和培养,导致很多儿童成长问题,孩子无心学习、思念亲人、亲情疏离等问题。
10岁的小福偷钱去玩电脑游戏,因抢位置和人打架,被带到派出所。他去网吧讨回押金时遭拒,于是和几个同是“留守孩子”的同学一起深夜伏击网吧老板,并把老板打伤。老板报案并索要高额赔款,小福再次被带到派出所。
父亲只有从广东省赶回,为此丢了工作,他痛打小福。小福追问母亲下落,父亲伤心地告诉儿子,他母亲在打工的时候跟一个有钱人跑了,小福仰天大哭。
镇上的干部和学校和这些孩子们的父母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要么把孩子带到城里上学,要么家长们放弃在外的工作,回来关爱孩子。但只有少数人接受了这样的方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这些家长只好再次悄悄逃离家乡,逃离孩子。
小福追上了逃跑的父亲,求父亲把自己带上,父亲打了他,小福悲伤地看着父亲远去。为找到父母之爱,小福策划了一次逃跑行动,十几个“留守孩子”凑钱雇了辆货车去广东。如此危险的旅程前途未卜,不知他们将来的命运如何。
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角色介绍
音乐原声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获奖记录
幕后花絮
《留守孩子》是中国第一部留守孩子题材的电影。孙大阳的扮演者孙渤洋是该片唯一的专业演员,拍戏时他要与一群说着襄樊方言的非职业演员对戏,既要和他们真性情地互动甚至打成一片,又要带着他们进入真正的表演状态。
幕后制作
2005年,导演刘君一在投拍另外一部电影时,偶然接触到留守孩子的资料,便被震撼了,当即决定放下手头的工作,开始了《留守孩子》的创作;8月15日,电影《留守孩子》招募演员工作正式结束,从600多位报名者中选出了20多名演员,并开始在襄阳市豫剧院接受培训;电影中孩子们的扮演者都来自襄樊的各个小学,他们都是非专业演员;而被选中的演员中,年龄最大的为50多岁,最小的只有8岁;9月,演员们在经过培训、考核后,电影正式开机。《留守孩子》的拍摄地选在湖北省襄樊市,以襄樊一个小镇为背景,片中人物都讲着一口襄樊话。影片用了大量纪录片的拍摄手法。
作品评论
电影评论
场地来自襄阳市,程河镇。影视语言是襄阳方言,极具喜剧特色,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看来质朴感人。
影片采用襄阳市地方方言,演员也多为非专业人士,以一个个鲜活而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当代农村留守孩子的生活现状(《湖北日报》评)。影片真挚鲜活、感人肺腑、发人深省,成功地塑造了以月月和小福为代表的留守孩子形象(《光明日报》评)。
影片在艺术表现力上算是成功的,由于在题材和演员选用上的特点,《留守孩子》难免要被人拿来与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作比较。非职业演员们的出色发挥使整部片子远离了记录片风格,但电影在情节上却没有很“故事化”,除了个别场景值得商,没有任何耸人听闻的镜头。《留守孩子》真实、朴实,以动人的细节展现了农村孩子的生活状态,而且不仅简单地呈现,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部成功的片子(《南风窗》杂志、湖北省文明办未成年人教育处处长罗丹青、广电总局电影局艺术处处长陆亮评)。
大众评分
截至2024年1月9日
参考资料
《留守孩子》获群众最喜爱的农村题材电影_荆楚网 www.cnhubei.com.荆楚网.2021-09-24
硬汉小生孙渤洋携《留守孩子》华表奖初展风采_影音娱乐_新浪网.新浪网.2021-09-24
《留守孩子》入选群众最喜爱10部农村题材电影_影音娱乐_新浪网.新浪网.2021-09-24
留守孩子 (2005).豆瓣电影.202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