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白脊藤壶

白脊藤壶

白脊藤壶(学名:Balanus albicostatus)为甲壳亚门无柄目藤壶科下的一个种,生长在受海浪冲击的低潮线附近岩石上,常成群附着于海岸岩石或其他海产动物体外。壳表常被钙藻侵蚀,因此纵肋有时模糊不清,肋间紫色也不显而全呈灰白色,尤其是上部壳表及近壳口缘部分较为显著,壳口略作五边形

形态特征

固壳近干圆筒状的圆锥形,壳口大,壳口略作五边形,壳板厚,壳口上面有能活动的左右二对壳板。吻板与峰板间的宽度一般为4.5cm,高4.2cm,径部宽广,连接壳板,均向后斜曲,有紧密的平行横沟,顶缘与壳底相平行。壳壁内部具有与纵肋相对应的纵隔。楯板表面有显著的生长线,在中央部稍微低陷而呈暗紫色;内面常有放射状断续脊突;关节脊长而宽,其长度约为背缘之半;闭壳肌窝靠近开闭缘的中下部,深;闭壳肌脊突出而短;侧压肌寓小而深。背板三角形,峰缘短而略曲,底缘斜;与檐板一样,在内面具有放射状断续脊突;关节脊明显;距粗短,末端斜钝,其宽度约近底缘之半到1/3;侧压肌脊发达,7条以上,在距基部与基峰角间的底缘多凹凸不平。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于我国沿海和台湾地区,常见于内港海湾的岩石、木桩上极为稠密,偶有附着于船底。国外分布于日本沿岸港湾盐度较低的海区。此外,白脊藤壶也会附着于淡水流入的内湾潮间带岩石、河口、栈桥桥基等低盐度地区。

生活习性

生长在受海浪冲击的低潮线附近岩石上,常成群附着于海岸岩石或其他海产动物体外。在潮涨时,触须前后摆动以滤食水中的微生物,藤壶在潮退时紧闭覆口板避免水份蒸发。还生活于湿地的红树小枝或树茎上,偶然也栖息于岩石海岸的高地上。

研究及用途

采用生态学单因子梯度试验方法,进行了白脊藤壶金星幼体的室内培养以及附着基、温度、盐度、幼体密度和幼体低温保存时间等因子分别对白脊藤壶金星幼体附着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水体为水温25℃、盐度30的膜滤海水,幼体培养密度为1只/ml,饵料为牟氏角毛藻,投饵量为(0.75—5)×10^5 cells/ml的培养条件下,白脊藤壶无节幼体在培养4天后即大部分顺利发育至金星幼体阶段,实现了白脊藤壶金星幼体在实验室内的大量培养。

另一方面,实验结果还表明,在白脊藤壶金星幼体附着抑制实验中,玻璃培养皿和聚苯乙烯六孔板都可采用作为附着基,温度、盐度、幼体密度及幼体低温保存时间的适宜范围分别为20—35℃、15—45、1—20只/ml和0—8天。本研究结果揭示了白脊藤壶可作为筛选天然海洋防污产物的模型生物,并确定了其基础实验条件的适宜范围。

外部链接

参考文献

董聿茂、戴爱云、蒋治、陈受忠、陈永寿、蔡如星. 1982. 《中国动物图谱》甲壳亚门第一册(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11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