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秦山岛

秦山岛

秦山岛是江苏省为数不多的近岸海岛,距离赣榆滨海新城约8公里,距海头港约10公里,面积约0.19平方公里,岸线长度约2.8公里。岛上有棋子湾、秦山神路、受珠台、徐福井等20余处主要景点,素来享有“秦山古岛,黄海仙境”的美誉。

2011年4月,秦山岛被国家海洋局列入我国第一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也是江苏省首个向国家申请专项资金进行整治修复的海岛。

2018年11月,秦山岛景区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岛屿简介

秦山岛,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境内,在赣榆新城区东15.3公里的黄海海面上,面积0.1928平方公里,全岛狭长形,呈单面山形态,东西长1000米,宽200米,分为东、中、西三峰,西峰高37米,中峰紧挨西峰,高32米;东峰为主峰,高56米,与中峰相距千米以上,是岛上最为平坦最繁华的地段,原驻军营房都集中于此,现为渔民租住。岛上名胜很多,有千年古亭、李斯碑、徐福井、天妃宫、受珠台、秦东门、古炮台等20余处主要景点,其中秦东门高达10余米,蔚为壮观。2011年4月12日,国家海洋局公布了第一批176个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秦山岛名列其中。

地质构造

秦山岛上地质结构比较简单,全岛由石英岩及大理岩构成,夹有云母片岩,云母石墨片岩夹层,岩层走向北西,倾向北,倾角40°~50°,呈一单斜构造。石英岩及大理石均厚层坚硬,多断裂构造。构造线走向北东及北西向,沿此发育二组节理,节理倾角60°~70°,岩层受海蚀后多沿节理面裂开,成巨大的岩块崩落。片岩夹层受深 度风化,成红土状风化壳,风化层剖面厚度达14米。

受海浪的长期冲击以及历史时期地平线的升降变化,秦山岛经历几度沧桑演变,形成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整个岛屿岸线均受海蚀,海蚀崖高20~50米,崖下部受海蚀,崖上部岩层沿节理断面崩落,在崖麓堆积着直径几米至十几米的巨大岩块。岛的北部及醅现代磨蚀阶地宽150~200米,有15米高的海蚀柱、海蚀穹,海蚀现象非常壮观。岛的北侧及西侧已被蚀去大半,地形上不对称,岛的东西两侧岩滩上部堆积一些岩屑砾石,构成砾石坝。

秦山岛南部有一条砾石连岛坝,自岛向陆地方向延伸,长2.6公里,北部宽400米,南端尾产宽50米,坝顶高出高潮位0.8米,其厚度(海底以上部分)5~5.8米。显然,该砾石连岛坝为一自然堆积体,物质来自秦山岛海蚀产物,连岛坝的发育阻拦了海州湾南部沿岸的泥质沉积物沿岸北上,造成以连岛坝与赣榆兴庄河口为界,南部沿岸为淤泥质海岸,北部为沙质海岸。沙滩上沙软潮平,海水洁净,是海水浴的一个适宜场所。

秦山传说

秦山,俗名奶奶山,又名神山。明顾乾《云台山志》:“墟沟西北二十里,上有碧霞 宫,僧人守之。先名秦山,后因春融屡现楼台人物之状,与蓬莱海市无异,故以神名。”这便是神山的来历。因山形东大西小,宛若一张横卧海天之间的瑶琴,所以《云台新志》又称其为琴山。

秦山虽小,古迹却相当丰富。据史籍记载,秦山东首,有秦始皇刻石。《续汉书·郡国志》载:秦山“去岸百九十步,有秦始皇碑,长一丈八尺,广五尺,厚八尺三寸,一行十三字。潮水至加其上三丈,去则三尺见也”。《水经注》载其内容大体相同。据《云台导游诗钞》作者张百川考证:秦山东道碑座有云:“其碑是李斯大篆,被好古者用船装至江南。“李斯是秦始皇的丞相,自始皇令他刻石纪功之后,便开立了碑碣之风,刻字刻画始盛行全国。“丰碑隐久访嬴秦,万里洪涛莫问津。”(《云台导游诗钞》)始皇碑刻虽然仅存碑座,但到此访古,仍能激起感慨万千!

秦山岛的历史,最早可追述至东夷部落的少昊之国,是古羽山(即今云台山,古时为海中群岛,其原始居民,史有羽夷、郁夷、岛夷、朐夷诸称谓)的组成部分,以农牧为主、渔猎为辅的夷昊人,以山形称此岛为“奶奶山”,或传说系大帝抛神琴于此而称“琴山”。从出土的古陶来看,最迟在西周公国已有人居住,到了秦初,赣榆区方士徐福,为秦山岛的开发、宣传直至成名,起到了“开山祖”作用。因为他,秦始皇才相信“海上有仙山”“似在飘渺间”,三次东巡皆到朐界,登上了秦山,并立石为秦东门,岛名由此称“秦山”。又命丞相李斯督建“碧霞宫”、“授珠台”、“海神庙”、“龙女亭”,还立碑以祀。该碑几次被南方人偷窃时,皆被渔民发现,后来实在无法,为防偷窃,据说将其沉入海中。久无踪。汉时维持秦之遗存,唐朝佛教盛行,岛上建有观音殿、通天塔、大佛寺等,形成佛道共存一岛之格局;宋金元时毁于战火,明清逐步复建,规制已大不如前,后来日本侵略者不仅毁坏建筑,掠夺文物,还以此岛为据点,侵扰我沿海居民,至民国时,仅有渔民为佑出海平安筹资建的“天后宫”(即原碧霞宫)、“李斯碑亭”等。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为防蒋台政权“反攻大陆”,秦山岛成为海防重地,岛内密布地下坑道网,和岛上战壕炮台组成了海上钢铁壁垒。经驻军近二十年的绿化,松树、灌木林、冬青等植被达90%以上,菜地十数亩,百余官兵,基本自给。八十年代末,驻军撤出。

秦山名胜

秦山岛“三绝”与“三奇”

三绝之一:神路

全长约20公里,是中国最长的海上神路,是独步中原地区、绝无仅有的 海蚀奇观。据说全世界仅日本有一个类似景观,且规模与观赏价值与此相比逊色多也。神路系环秦山岛的潮流将砾石质岛岸侵蚀剥离后,经海水作用聚于神路;原十倍于今的秦山岛,经千万年的海蚀,仅余0.2平方公里的残岛;而朝复一潮的海水冲刷、磨砺,使七彩缤纷的秦山砾石堆蚀成一条蜿蜒绵长的海水潜径;洁白的莹石、染红的鸡血石、青艳的石英绿,还有橙黄、黑灰、紫蓝等等,组成了一条彩色神路。游人赏路、赏海、赏石、玩石、拣石,往往留念忘返。这神路为秦山三绝之冠。

三绝之二:将军石

将军石柱为秦山第二绝。此景为秦始皇登山所封,并命丞相李斯写碑文:“高一丈,厚 一尺二寸,镌七字大如斗”。在东峰悬崖下,耸立约20米的两尊威如将军的海蚀岩柱,当地渔民称之为“大将军”“二将军”。因巨浪的惯性,使“二将军”拦腰截断,而“大将军”巍然屹立,成为游人摄影的亮点。因海蚀继续,被剥离的沙土砾石中裸露出新生的石叠柱;故又有“三将军”之称。这些将军石柱,不仅是连云港港乃至江苏省海山风光一绝,在全国沿海风光带中,似如此海蚀型将军柱也是为数不多的奇特景观。

秦山东首有三石耸立如人,其中两块尤为高峻,气宇轩昂,渔民称为“三大将军”。其旁崖上刻有“水天万里”,山西崖上又刻“洪波浸激”四个大字,未具年月款识。山上还有受珠台。《述异纪》:“秦始皇东海,海神捧珠献于帝前。今海畔有秦皇受珠台。”今台址无存,但咏它的诗句依然流传《云台导游诗钞》:

始皇东海接波臣,喜得明珠鉴赏真。

水底不需求象网,夜光宛在献鲛人

三绝之三:海市蜃楼

秦山海市蜃楼为秦山岛自然风光的第三绝。自古至今,秦山岛海域的海市蜃楼就在民间传诵,并在志书中记载。1985年9月13日董淑毅先生写的一篇报道刊登在《连云港日报》“早晨4:30到6:00,赣榆区城东下口到海头东部海面出现海市蜃楼。海市仿佛似一幅横展的巨大画轴,青白底色,背景广阔。画卷上巨石嶙峋,变幻莫测。山村古刹,维妙逼真,皆成黛色,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立体感极强……当太阳从海市北端主峰背后喷薄而出之际,霞光万道,给画卷上的巨石峰峦、山村亭塔染上了红霞,蔚为壮观。直到太阳升高,才逐渐消失。”登临秦山岛东、西、中三座峰顶,只见海天烟岚四起、雾雨蒙蒙,有缘者可亲睹秦山海市蜃楼的美幻景观。据岛上地方武装和渔民讲,这一奇景在秦山岛一年四季都可观赏,就看天气和游客的运气了。

三奇:郎君子、仆马藤、花豆

一为“郎君子”:即神路上生长的一种微型软体小动物。“状若半豆,色呈微红,有雌雄之分,置醋中便蠕行求偶,颇有情趣,是一种稀有的中药,故又名‘醋鳖’,入药可助孕妇分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产妇手握醋鳖,可以催生。”

二为“仆马藤”:其叶茎作茶饮,有清热解暑、消淤化积之效。

三为“相思子”:一种红色的野生豆类,即多生于南方诸省的红豆,今生于此孤岛上,真乃神助仙葩。

海岛名录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4月12日电(记者曹华)12日,国家海洋局联合沿海有关省、自治区海洋厅(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公布我国第一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并透露其最高使用年限为50年。此名录涉及辽宁省山东省海南省等8省区、共计176个无居民海岛。。

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李海清介绍,无居民海岛包括辽宁11个、山东5个、江苏省两个、浙江省31个、福建省50个、广东省60个、广西壮族自治区11个、海南6个。无居民海岛开发主导用途涉及旅游娱乐、交通运输、工业、仓储、渔业、农林牧业、可再生能源、城乡建设、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

海岛评论

迎面吹来的海风,笼罩在烟雾缭绕中的小岛,把他带进了幻如仙境的世界,在海边,捡点贝壳、看看神路,的确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据说秦山岛上的这条神路非常有名,是中国最长的海上神路,也是独步华夏、绝无仅有的海蚀奇观。乘船去海钓,在海边还可以看到一排排原驻军营房,童先生告诉记者,营房大多被渔民租住了。除此之外,岛上还有千年古亭、李斯碑、徐福井、天妃宫、受珠台、秦东门、。

旅游攻略

秦山岛旅游公司,地址在赣榆区城东宋口村,一般早晨7:00开船,趁潮上岛,第二天返回。船票100左右,岛上有旅馆、食堂,更适合驴友露宿和海钓爱好者。

参考资料

旅游局:我市新增3家3A级旅游景区.连云港市人民政府.202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