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
金山寺,又称金仙寺位于海淀区阳台山上,始建于金朝,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烧毁,仅存地基。为恢复原貌,拟在原址重建。
文化活动
名称由来
金山寺,又称金仙寺。仙与山二字相近,人居山中即为仙。相传清慈禧的表妹金仙姑娘,因婚后家中不睦,削发为尼,隐居修行,并重修此寺,故易名“金仙庵”。有别于玉泉山北的另一金山寺。“冷钟音,金口惬幽寻,溪绕芙蓉殿,山开薝卜林”,说的即是玉泉山金山寺。
主要景观
阳台山金山寺素以“三绝”闻名,第一绝为公孙林,公孙树即银杏,俗称白果,是著名的植物活化石。入山门殿,寺前院尚存两株古银杏,雌雄两株对峙,直径近2米,约有七八百年树龄。
金山寺前银杏成林,寺后山石有吴稚晖题篆“公孙林”。第二绝为金山泉,因寺后山峰名金山而得名,金山泉是北京西山名泉之一,金山翠碧幽谷,金水泉冽,泉水清凉绵甜,沁心脾。
据当地居民回忆,解放之初金山泉水流巨大,在泊岸的石阶处形成瀑布,二三里地之外就能听到“哗哗”水声。迄今现金山泉是西山为数不多的丰水泉。第三绝为玉清殿的关帝爷,关羽塑像体形敦实,目光严峻,双手抱笏,仪态矜持,现已无存。又有金山区四大名产之说:银杏、牡丹、玉兰、泉水。金朝完颜璟时期,享有盛名的“西山八大水院”中香水院(法云寺)、清水院(大觉寺)都在阳台山一带。当年的金山寺青山环抱,池水盈门,树古泉老,石拙苔陈,深幽胜地,有学者认为,阳台山金山泉之金山寺即金章宗金水院。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纵火毁庵。除山门外,原有建筑已无存。近年,依遗址实地勘察复建,从遗址的平面看,此地有两处房基痕迹。一处在金山泉眼西侧的高台之上,基址坐西朝东,于此复建金仙寺。另一处在平台小广场北侧,基址坐北朝南,北院似是生活区,为僧、香积厨、斋堂、茶房等僧人居住之所,在此复建金仙庵。
历史沿革
金朝完颜璟时期,享有盛名的“西山八大水院”中香水院(法云寺)、清水院(大觉寺)都在阳台山一带。当年的金山寺青山环抱,池水盈门,树古泉老,石拙苔陈,深幽胜地,有学者认为,阳台山金山泉之金山寺即金章宗金水院。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纵火毁庵。除山门外,原有建筑已无存。近年,依遗址实地勘察复建,从遗址的平面看,此地有两处房基痕迹。一处在金山泉眼西侧的高台之上,基址坐西朝东,于此复建金仙寺。另一处在平台小广场北侧,基址坐北朝南,北院似是生活区,为僧寮、香积厨、斋堂、茶房等僧人居住之所,在此复建金仙庵。
建筑特色
现在的金山泉之金山寺景区包括金仙寺、金仙庵、朝阳院、古香道等。金仙寺北金仙庵,金仙庵门前就是妙峰山中北路古道。妙峰古香道曾是旧时人们去妙峰山进香的主要道路,清末至中华民国,中北道最为繁盛。古道全程共20公里,其间有5个茶棚,金仙庵是中北道上著名的天津崇修堂茶棚。有碑记清同治九年(1870年),钟粹宫太监范平喜曾修此道和金仙庵茶棚。
寺内碑记
金山寺,有碑记清同治九年(1870年),钟粹宫太监范平喜曾修此道和金仙庵茶棚。
参考资料
金山寺.金山寺.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