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皮层
视觉皮层(Visual cortex)是指大脑皮层中处理视觉信息的皮层。视觉皮层结构包括大部分枕叶、部分叶和后顶叶皮层,占大脑皮质总面积的20%~30%,是视知觉的神经基础。视皮层视皮层厚度约为2毫米,分为6层,其中第4层接受来自低级皮层或核团的投射,而2、3层和5、6层分别向高级皮层投射和向低级皮层反馈。
视皮层中面积最大的是初级视皮层(V1) 。初级视皮层接受丘脑外侧膝状体的视觉信息输入,是视觉皮层主要的信息入口,几乎所有其他视觉脑区都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它的投射。初级视皮层的损伤会致盲,而其他视皮层的损伤会影响视觉功能,但不会完全致盲。视皮层内的不同神经元对视觉刺激的不同特征敏感,形成不同的功能通路,对视觉信息进行并行的处理。低级视皮层神经元主要实现对视觉信息的信息抽提,如提取局部边缘的朝向信息、运动方向信息、颜色对比度、双眼视差信息等。中级和高级视皮层则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形成视觉的整体信息,如物体的轮廓、整体运动方向、颜色、立体视觉等。
简介
视觉皮层坐落于枕叶的距状裂周围,是一种典型的感觉型粒状皮层(Koniocortex cortex)。它的输入主要来自于丘脑的外侧膝状体。大脑的两个半球各有一部分视觉皮层,左半球的视觉皮层从右视野接收信息,而右半球的视觉皮层从左视野接收信息。
组成
人类的视觉皮层包括初级视皮层(V1,亦称纹状皮层(striate cortex))以及纹外皮层(Extrastriate cortex,例如V2,V3,V4,V5等)。
初级视皮层位于Brodmann17区。初级视皮层(V1)的输出信息出送到两个渠道,分别成为背侧流(Dorsal stream)和腹侧流(Ventral stream)。
背侧流起始于V1,通过V2,进入背内侧区和中颞区(MT,亦称V5),然后抵达顶下小叶。背侧流常被称为“空间通路”(Where pathway),参与处理物体的空间位置信息以及相关的运动控制,例如眼跳(saccade)和伸取(Reaching)。
腹侧流起始于V1,依次通过V2,V4,进入下颞叶(Inferior temporal lobe)。该通路常被称为“内容通路”(What pathway),参与物体识别,例如面孔识别。该通路也于长期记忆有关。
纹外皮层包括Brodmann18区和Brodmann19区。
有关研究
新脑功能结构
2002年8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李朝义院士及其学生姚海姗在猫的视皮层中,用一种特殊的微电极记录了几百个神经细胞,详细地描绘了这些细胞的大范围整合特性以及他们对相同图形和不同图形的反应,确定了在初级视皮层中存在着一种与处理大范围整合特性有关的功能结构。这种新的脑功能结构不是柱状的,而是形成许许多多直径约300微米的小球,分散地镶嵌在已知的垂直功能柱中。这是在简单特征功能柱基础上所形成的第二级功能结构,处理各种更复杂的图像信息。
由此推断,人的视觉系统可能正是通过这种神经机制,以有限的信息量把目标物从各式各样的复杂图像中分离出来的。此次新发现的球状结构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全新的脑功能结构,对了解人脑处理复杂图像信息的神经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看见声音
科学家们研究声音诱发的闪光幻觉,当一个闪光把随着两声哔哔声的时候,人们有时候也会看到两个虚幻的连续闪光。有的人几乎每次遇到伴随有两声哔哔声的闪光时都会出现幻觉,其他人几乎从来都不会看到第二次闪光。
研究人员通过磁共振成像分析了29个志愿者的大脑而且用闪光和哔哔声对他们进行了测试。这些志愿者平均有62%的机会能够看到幻觉,一些人只有2%的机会看到幻觉,而其它人则100%能看到。他们发现一个人大脑中与视觉有关的视觉皮层越小,就越有可能体验到这种幻觉。
参考资料
视皮层.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