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华纹胸鮡

中华纹胸鮡

中华纹胸(学名:Glyptothorax sinense),别称石黄姑、石爬子、中华夷,为鮡科纹胸鮡属的鱼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已知分布于嘉陵江、长江上游干流下段,以及甘肃省陕西省湖南省等省。中华纹胸𬶐的模式产地在洞庭湖。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Ⅰ,5~6;臀鳍条Ⅱ,7~8;胸鳍条Ⅰ,6~7;腹鳍条Ⅰ,5~62鳃把外侧7;脊椎骨31。体长为体高的4.4~5.1倍,为体宽的5.5~6.3倍,为头长的3.5~4.1倍,为尾柄长的5.1~5.7倍。头长为吻长的2.0~2.2倍,为眼间距的3.7~4.3倍。眼间距为眼径的2.7一3.7倍。尾柄长为见柄高的1.8~2.1倍。体形长,头部宽而扁平,后部稍侧扁。口宽阔,下位,横裂。上唇具小乳头状突,下唇薄而光滑,与下颌不相愈合。上下颌均具呈带状排列的圆形小齿。眼小,居头中部的上方,眼有皮膜覆盖。前后鼻孔接近,且靠近吻端。须4对,鼻须1对较短,末端不达于眼;上颌须1对最长,基部扁而薄,末端类细,向后可伸达胸鳍基部;下颌须2对,外侧须不达胸鳍基部,内侧须短,约为外侧须的一半。鳃孔较大,鳃膜与峡部相连。颊部和胸部有很多皱褶,具吸附作用。背鳍具光滑硬刺,起点距吻端与距脂鳍约相等。脂鳍长,起点与臀鳍相对。胸鳍具硬刺,硬刺后缘有发达的锯齿,胸鳍末端不达腹鳍(在幼鱼中可达腹鳍)。腹鳍不达臀鳍,无硬刺。尾鳍叉形。肛门接近臀鳍起点。体无鳞。体背呈灰褐色,腹部白色。背鳍和脂鳍下方各有一黑色斑块。各鳍均有黑白相间的条纹。脂鳍末端为白色。

生活习性

底栖小型鱼类。常在急流中活动,用胸腹面发达的皱褶吸附于石上,又能在急流中游动。主要摄食昆虫幼虫,如蜉目、襀石蝇石蛾、蜻蜒目、双翅目等昆虫的幼虫。5~6月,在急流石滩上产卵,卵粘附于石块上。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中华纹胸鮡.中国动物物种数据库.2024-09-21

中华纹胸鮡.中国动物物种数据库.2024-09-21

中华纹胸鮡.中国动物物种数据库.2024-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