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袁敬华

袁敬华

袁敬华,女,汉族,山东夏津人,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和山东省夏津县精华聋儿语训希望学校校长。她于1998年当选为德州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2003年、2008年和2013年分别当选为第十届、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自当选代表以来,她致力于特殊教育,勤业敬业、开拓创新,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回报社会,为民建言献策,成为人们一致称赞的好代表。在2003-2007年期间,她领衔提交议案达57件,被列为正式议案。

人物介绍

袁敬华,1976年8月出生,1998年当选德州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2003年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自当选代表以来,她勤业敬业、开拓创新,致力特殊教育,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回报社会,为民建言献策,成为人们一致称赞的好代表。2003-2007年在全国人大领衔提交议案并被列为正式议案达57件。   2013年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人物故事

16岁,让两名聋儿学会说话;17岁,在家培育70多名聋哑儿童;21岁,打算靠嫁人来维持教学;25岁,举债百万创办聋儿语言训练学校;26岁,当选山东省最年轻的全国人大代表;30岁,领衔提议制定《听证法》,推动铁路春运不涨价……

1992年,16岁的袁敬华高考落第,在家中复习准备来年复考。复习之余她天天眺望窗外,发现有两个小女孩老是从窗前经过,去不远处的一所小学校,可过一会儿又从小学校里哭着回来了……一天一次,天天如此。后来才知道,她们是聋哑儿童,但不愿意上聋哑学校,想和健康的孩子一起上学。可学校不肯收留她们,她们只好每天都到学校去,透过窗口看一看在里面上课的学生们,一旦被人发现赶出来,就只好哭着往回走……

应该让她们体验上学的滋味!袁敬华把她们拉进自己家里,开始试着教这两个孩子说话。应该说,那只是一时的冲动。但这两个孩子非常喜欢她,也非常想学说话,每天都来。

有一天,一个孩子发出了“呀”的声音,使袁敬华相信,她们有说话的冲动,如果有人好好教她们,就能学会说话。她开始对两个孩子大声说话,夸张地张大嘴巴,把孩子的手放到自己的喉结上,让她们感觉到自己说话时声带的颤动。

父母觉得她是中了邪,不好好学习准备明年的复考,尽教哑巴说话。可她不罢休,似乎真中了邪。她教得更起劲了,因为只有尽快让孩子说出话来,才能得到父母的理解!

一个发音要反复千次万次,最着急的时候,她跑到很少有人经过的村北头的沙土堆上大哭一场,哭完了哭痛快了回来接着教!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孩子居然叫出“爷爷”“奶奶”了,父母乐了:这丫头还真有本事,硬是教得哑巴开口说了话!

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村都有人把聋哑儿童往这里送,父母在女儿的软磨硬泡下被迫同意收留了这些孩子。

母亲把自家的厨房收拾成了教室,父亲找来一块三合板,她用毛笔蘸着红漆写上:“夏津县渡口驿乡三屯村聋哑学校。”

为了教好这些孩子,春节刚过,她顶着刺骨的寒风上路,到北京聋儿康复中心求学。从北京回来,她已经下定决心,这辈子献身聋儿教育事业,要让鲁南山区的聋哑孩子都学会说话,将来和健康孩子拥有平等的人生。

孩子越来越多,办学越来越困难,她有点坚持不下去了。为了激励自己,她在每天的日记末尾都写道:“挑战人生,永不回头!”

到1998年,送到家里的孩子已经有七十多个。有的孩子是早晨送来晚上接走,有的长年吃住在袁家。天长日久,家被拖累垮了,家庭学校也难以维持,就发生了贴征婚启事的那一幕。

把启事贴上墙的时候,袁敬华铁了心:为了这些天天成长越来越会“说”的孩子,牺牲了爱情也值,搭上了后半辈子也值!

这件事竟然真的成了转机。事情被县里领导知道了,很快批下来3000元钱,还送来一台收录机。

1998年,夏津县政府征了四亩多地,投资十几万元,为她和孩子们建立了该县第一所聋哑学校。也是这一年,2 2岁的她当选为德州市人大代表。

越来越多的孩子被送来,原有的校舍又变得拥挤不堪,2002年她的学校再次面临危机。她决定再次扩大规模,并把学校的新址选在了县城里。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她要了15亩地,计划修建一所占地300多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社会捐助的多是物品,家里也没有什么积蓄,她决定向银行贷款100万!又是跑政策,又是跑资金,身怀有孕的她每天往返40华里,其中还有15 华里坎坷不平的土路。

而贷款批下来的时候,她已经怀孕7个月,总计往返县城一百二十多次。腹中的胎儿一定感受到了母亲往返奔波的全过程。难怪他从小就会帮母亲躲债,从三岁开始碰到债主上门就会说“妈妈不在”。

通过多年的努力,她的学校现有一百五十多名学生、四十多位教师,在全国聋儿语训方面形成较大规模。作为一校之长,她依然坚持教课,很多家长都愿意直接和她联系,她必须掌握每个孩子的情况。

虽然背负百万债务,可每个孩子一年的学费仅为300元,还有二十多名贫困家庭的孩子是免费入学免费吃住。她说:“学费高了家长就不愿意送了,那就失去了办学的意义。”由于学费低,学校一年的收入仅够维持日常开销和支付教师工资,还款只能靠她四处跑经费。她的学校挂着两块牌子:“夏津县精华聋儿语训希望学校”和“夏津县特殊教育学校”。这是要钱时碰壁碰出来的点子,这样两边多少都能争取些资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