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良模
周良模,分析化学家。长期从事色谱基础、新技术和色谱仪器设备研究和研制。采用统计数学方法在求解色谱动力学方程(块状液膜模型)、一级不可逆催化色谱动力学方程、超临界流体色谱线性密度程升时保留值方程等方面取得较好业绩。在气相色谱载体研制、高效微粒填充柱、手性固定相、亲和膜分离介质、分子烙印(Molecular Imprinting)手性分离介质以及手性分离机理研究中亦有较好成果。此外,在通用气相色谱仪、专用常量及痕量气相色谱仪研制中也做出了贡献。
人物生平
周良模,1932年11月17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长期从事色谱基础、新方法和专用仪器研究。曾获省部级以上奖励9项,获准国家专利3项。合作编著、编写专著4部,在国内外公开期刊上已发表论文105篇(含合作发表)。曾任J.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编委(1986-1995年)。
周良模自复旦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在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前身)工作。早期,从事气相色谱动力学过程、色谱载体及热导检测器的研制和研究工作。在全国第一次色谱报告会(1961年,大连市)首次宣读了色谱流出峰保留时间和半高峰宽间的线性规律(色谱报告会资料第16 号,题名:气相色谱用于分离多元组分混合物第一报气相色谱中不同物质区域宽度变化规律,卢佩章,周良模,康坦等)。1962年在国内最早研制成6201型红色载体并在大连红光化工厂推广生产,该成果获1977年辽宁省、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同年,研制成高灵敏度钨丝热导池,灵敏度指标S值达1.45×103()/mg(氢气做载气),达到当时国内外先进水平。高灵敏度钨丝热导池在痕量气体分析中得到了推广应用。“高灵敏度钨丝热导池及其在气体分析中应用”(卢佩章,周良模,马兆兰等,化物62-002资料,国家科委成果登记档案号004730)获1978年大连市科技成果奖。色谱载体以及热导检测器的研制成功和推广对推动早期气相色谱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技术成就
周良模在全国第二次色谱报告会(1965年,兰州市)上宣读了一级不可逆催化反应的催化色谱理论(周良模,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资料6410817号),用统计数学方法解得纵向扩散和传质速率同时影响时,反应物和产物流出峰保留值和峰宽的变化规律,从理论上解释了实验中发现的产物保留时间非零截距的内在因素。这个工作比国外类似的公开发表的论文要早很长一段时间。1965年发表了色谱动力学理论的补充——块状液膜模型的应用(周良模,卢佩章。中国科学1965,14:859)。上述工作不仅对阐明色谱和催化色谱过程动力学现象有一定作用并为求解线性色谱过程动力学和催化色谱过程动力学的特征参数保留值和流出峰宽等找到了一个更切合实际、可靠而有效的统计数学方法。
1972年,全国分析化学会议(1972年,大连市)召开前夕,周良模负责整理编写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公开发行的气相色谱专著《气相色谱法》(周良模,王俊德,张乐,宋化民等编写),该书到1986年第五次印刷时已发行5万多册,曾获1977年辽宁省、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该书的广泛发行产生较好的社会影响,并对普及气相色谱基础知识和实用技术有积极的作用。
周良模在1970年前后,主要从事651、7205、79等密闭环境中有害气体分析和控制等军工专用色谱仪研制,获1977年辽宁省、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1974年参加通用SP-08多性能气相色谱仪研制(任总体组付组长),并在大连第二仪表厂推广生产,该项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
周良模1979年任课题组长,研究高效微粒填充柱,采用7μ无定形填料,柱效达4.5×104理论板/米,达到当时国内外先进水平。高效微粒填充柱研究论文(卢佩章,周良模,王清海等)被邀请在第十四届国际色谱进展报告会大会上宣读(1979年,洛桑,报告人:卢佩章)。微粒细内径填充色谱柱,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气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和液相色谱中发展高效快速色谱分离的一个重要方向。该项研究成果获197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1979-1981年周良模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休斯顿大学化学系,在A.Zlatkis实验室主要从事高效薄层扫描研究。1981年底回国后,参加1000系列智能气相色谱仪研制;研究了无阀切换技术、组合检测器方面的工作。1984年任分析研究室主任。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他于1985年开展了气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对映体的研究。对映体是两个结构互为镜像而又不能完全重合的化合物,由于它们在生理、药理学、生物活性等方面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行为,从而在药物及生命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经多年的工作,研究了多种二胺类手性固定相,适用于超临界条件下工作的交联手性毛细管柱,并研究了不同衍生方法、不同构型对映体和手性固定相的相互作用机制,指出了氢键、芳香环的位阻以及分子形成分子内氢键对对映体选择性的影响,并发现超临界色谱条件下对映体的选择性仅是温度的函数而和流动相密度无关的实验现象,为超临界流体色谱在较低温度下更有利地分离对映体提供了依据。该项研究工作经同行评议认为与国际同步,有一定开创性,获1993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证书号93Z-2-012-01)。
1987年在863项目资助下周良模组织开展了膜亲和色谱研究(课题号102-12-37)。这是利用膜分离连续大容量的特点和亲和色谱特异保留作用有机结合的新过程,拟在生物样品制备、分离、纯化工作中走出一条新路。该项工作“八五”期间也曾获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资助,有关研究仍在进行。和膜亲和分离研究有关的工作,一个用于去除内毒素亲和膜色谱分离器于1998年获准国家专利(授权号294746,专利号ZL96225317.O)。另有两项相关研究分别获准1994年、1998年国家专利,其中反相氨基酸专用色谱柱及紫外定量法获1997年辽宁省发明创造二等奖。
为填补国内高纯(99.999~99.9999)中痕量气体分析专用色谱仪的空白,1989年周良模同时开展了高纯氩分析方法和专用色谱议的研制,分析检测限达到并部分超过了国外商品仪器水平,在全国各大钢厂得到普遍应用,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证书号92J-3-023-03),并获1997年辽宁省发明创造一等奖。为研究气相色谱程升条件下保留值的精确计算、定性通用性和无标样定性方法等,1995年其毛细管色谱程升保留值理论计算和定性通用性研究又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证书号95Z-2-008-02)。
为研制具有预定(Predetermined)手性选择性的分离介质及进一步深入了解色谱手性分离的机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周良模于1996年开展了分子烙印法研究,1998年开展了分子模拟等工作。上述研究现仍在进行中。
简历
1958年9月 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
1958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959年任研究实习员;1963年任助理研究员;1979年任副研究员、课题组长;1986年任研究员。其中1984-1994任分析研究室主任。
1979-1981年 美国休斯顿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
1988-1993年 大连市第十届市人大常委。
代表性论著
1周良模,万邦和,商振华等。现代化学试剂手册第六分册仪器分析试剂。北京市: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周良模,王俊德,张乐沣等).气相色谱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
3 宋化民,周良模,纪涛等。现代仪器分析基础知识。北京:烃加工出版社,1986
4 周良模。毛细管色谱理论统计矩分析。分析化学,1986,14:900
5 詹正云,周良模。新型手性固定相合成及应用。化学学报,1990,48:1127
6 周良模,李忠生,王清海等。超临界流体色谱线性密度程升保留规律研究。化学学报,1994,52:797
7 周良模等。气相色谱新技术。北京市:科学出版社,1994 9 周良模,万邦和,商振华等。现代化学试剂手册第六分册仪器分析试剂。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