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的兰州大学时期。1939年8月,招收了银行会计专修班,1940年7月设银行会计专修科,1941年6月添设政治经济学系及银行会计学系,1946年8月随国立兰州大学的成立,正式定名为经济学系。至1998年6月,以经济学系为主,在校内联合多个系、所率先组建了经济管理学院。
2004年3月设立经济学院。骆秀峰、刘天怡、李国杰、史柳宝、许宗望、李宗植、高新才等先后担任系主任(院长)。
历史沿革
1913年,开始招收政治经济预科班,设立政治经济科。
1939年8月,招收银行会计专修班。
1940年7月,设银行会计专修班。
1941年6月,添设政治经济学系及银行会计学系。
1998年6月,以经济学系为主,组建了经济管理学院。
2004年,设立经济学院。
2007年6月,经济学基地班被批准为甘肃省省级经济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2012年12月,应用经济学被评定为甘肃省级重点学科。
2013年,“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政策研究中心”被评定为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14年12月,设立省级重大研究基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中心。
2017年,成立兰州大学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
办学条件
学院现有经济研究所、西北开发研究所、西北人口研究所、数量经济研究所、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等五个研究所。有全日制本科生475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1人,博士生45人。
本院教学科研力量雄厚,教学手段现代化。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经济学理论扎实,数学基础好,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外语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在某一领域内有专长和实际技
能的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宜从事财政、金融、外贸、科研等工作。
本院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3个本科专业和经济学学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政治经济学、经济史、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金融学6个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区域经济学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区域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为实现培养目标,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加强综合素质培养的办学思想,本院实行按类培养,新生入学后,前两年学习经济学类的专业基础课和公共课,后两年根据学生志愿分专业,学习专业课。
本院各专业统一开设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数据库及应用系统、信息检索与利用、经济法学等课程,注重对学生外语水平、计算机技能、经济应用文写作及其它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师资队伍
学院有专任教师51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6人,讲师2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8人,外籍教师1人。
学科体系
学院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统计学、金融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和1个经济学省级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区域经济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甘肃省重点学科。
组建经济研究所、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西北人口研究所、西北综合开发研究所、金融研究所、数量经济研究所六个研究所;设立中小企业研究中心、社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中国区域竞争力研究中心三个非实体研究机构;成立兰州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中心、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政策研究中心两个省级重大、重点研究基地;建成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区域金融研究院两个高校新型智库机构。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中心为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2017年1月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名单。
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科点坚持“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学科”的发展思路,瞄准国家目标,根据国家发展方略的调整和变化,结合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立足于学科优势和学科发展趋势,遵循“特、独、需”的原则,注意选择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特有、独有、需要的研究方向进行培育和扶持,在不断摸索和创新中,凝炼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
①基于中国区域经济关系特别是区域利益关系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背景这一认识,我们开设了“中国区域经济关系研究”方向,把中国区域经济关系研究置于中国体制变迁的大背景之中加以考察,着重研究区域利益关系。围绕这一方向,我们基于利益分化的实际,研究了中国区域发展差距,并从体制转轨、资源禀赋、技术变迁、创新能力、社会发育程度、观念文化等视角进行解释;研究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策略和路径表达;研究了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确保中国政治稳定、民族整合、生态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涵义及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及相关对策。
②基于兰州大学地处西北和西北是我国少数民族重要聚居区这一事实,结合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我们开设了“西北民族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这一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把西北民族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社会进步融为一体进行研究,努力探索西北民族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
③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问题,对于中国而言,虽然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发展背景和前景,但总体上看,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是确保中国实现全面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此,我们设立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这一研究方向,在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探寻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
④为了把握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内在机理,更加科学地解释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并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我们从应用经济学具有实验性和量化性特征的发展趋势出发,注重与数量经济学的学科交叉与整合,开设了“区域经济增长因素比较分析”这一研究方向,通过不同区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运用因素分析等量化研究方法,分离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⑤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确保中国生态安全的首要任务。鉴于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建设的战略高地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十五”时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五大重点之一,通过“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的建设,于2005年开设了“区域生态经济问题研究”这一特色方向,初步构建了发展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力求把“生态发展”理念运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之中,寻求区域生态和经济协同发展的新途径。
人才培养
2001-2005年期间,毕业硕士研究生43人,毕业博士研究生27人。这些研究生政治素质过硬,学术功底扎实,科研能力突出,一部分毕业博士研究生已经成为所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带头人。在办好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同时,本学科点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2001-2005年来,本学科点特别注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先后与甘肃省委组织部、兰州市委组织部、定西市委组织部、甘南藏族自治州委组织部合作,举办区域经济学专业领导干部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培养领导干部300余人,大大改善了甘肃地方领导干部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突出了学科点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的作用。这些领导干部在领导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影响大。有相当一批领导干部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工作,成绩显著,得到了省、部领导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此外,本学科点开设高校教师硕士学位班,为西部高校培养了一批区域经济学教学和科研人才。
每年毕业本科生150人左右,分金融学、经济学、经济学基地班等专业。
每年毕业硕士生100人左右,分为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两大类。学术硕士有政治经济学、经济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学等专业;专业硕士设有金融专业。
每年毕业博士生10人左右,专业有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教学措施
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以及宏观政策特别是优惠政策在不同省域的非均衡实施,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敏锐地认识到,我国区域利益格局和区域利益关系将发生重大变化。为了系统地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逐步西移的需要,结合我校地处欠发达的西北的实际,兰州大学在国内率先开展区域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1987年,在相关硕士专业中增设了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方向,并连续培养硕士研究生。
1995年,专文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呈报《关于在研究生专业目录中增设区域经济学为二级学科的论证报告》,获得肯定和批准,并在国内首家申请到区域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较大幅度地招收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为我国区域经济学学科独立地位的确立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研究生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正式将区域经济学增列为二级学科,兰州大学也同时获得区域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同年被评定为甘肃省高等学校省级重点学科。
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3年以区域经济学博士点为基础,申请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并获得批准。
2007年顺利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评估。
科学研究
科研成就
2001-2005年间,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承担国家研究项目和省部级研究项目方面,都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实际主持国家和省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25项,其中有: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西部高寒湿地生态环境恢复机理与安全监控研究(110万,李自珍等);科技部项目:中国西部省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监测研究-甘肃省、青海省、宁夏项目区调查(340万,陈文江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三农”问题及对策研究(45万,聂华林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发展问题研究(11万,高新才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西北荒漠区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研究(12万,李自珍等);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规划重点招标项目:“十一五”期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任务及政策取向研究(5万,高新才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青藏高原草原保护与特色经济发展研究(15万,张志良等)。共获省部级以上奖项总计9项,包括: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5项;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学生工作
一、新起点新征程
2011年10月27日9:30,2011年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新起点、新征程”大学生基本世界技能大赛启动仪式在天山堂B503举行。出席本次启动仪式的有院党委副书记杨宏庭老师、团委副书记魏敏老师、学生团委副书记强浩桐、学生团委常委刘允、学生会代理主席付仲波、学生会代理副主席孙雯、学生会代理常委丁伟梁、季秋实、于晓倩及2011级全体新生。本次启动仪式由靳念主持。
启动仪式上,杨宏庭书记简要介绍了本次大赛的基本情况。杨书记通过列举水均益、李阳等从兰州大学走出的名人事例,告诉我们在兰州大学新百年的起点上,我们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注重锻炼我们的基本技能,培养我们的基本素质,以便将来更好地对工作支撑,对走向社会有所帮助。他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参与,在比赛中提高技能,在竞争中磨练自我。最后,主持人介绍了应用文写作、英语主题演讲、硬笔书法、定向越野、综合技能、计算机应用等六项赛内容及注意事项。并宣布启动仪式圆满结束。
启动仪式结束后,同学们踊跃报名,并称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此也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能取得好成绩,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个人的大学生活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为自己添彩,为学院争光!
二、“至善”抗争荣誉而归
2011年11月13日18:30兰州大学第十届“至善杯”人文知识竞赛在天山堂C301火热开展,参加本次活动的有经济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育学院、文学院、化学化工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共六个学院代表队。
竞赛分为“忆乡愁诉衷情”、“庄梦蝶玉生香”、“西北望豪情壮”、“术专攻业精守”、“弋瀚海归拾贝”五个部分。在比赛过程中各个队伍争锋相对,你争我赶,比分领先队伍不时替换。我院在比赛中尽显风采,虽然我院代表队在第一部分比赛过程中表现不佳,但在接下来的几轮比赛中,我院代表队团结协作、密切配合,赶超比分,最终以220分的优秀成绩获得本次竞赛的团体第二名,同时我院李逸同学获得个人“最佳表现”奖。
比赛过程中穿插了一些互动环节,在场同学踊跃参与,现场气氛因此也一直处于十分欢快的节奏中。每轮比赛后的老师点评也独具特色,不仅指出了存在错误的地方,而且还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
人文知识竞赛不仅让同学们学到很多人文地理知识,同时也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希望我院同学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多参与活动,锻炼头脑,增长经验,丰富大学。最后,祝贺本次“至善杯”人文知识竞赛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 - 学院概况 -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兰州大学经济学院.202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