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大斑灵猫

大斑灵猫

大斑灵猫(学名:Viverra megaspila)是一种属于灵猫科的动物,也被称为斑香狸或臭猫。它的体形大小、体色和颈下斑纹与大灵猫相似,尾后端为黑色。大斑灵猫主要栖息于东南亚热带的热带雨林、季雨林、林缘沟谷、山地稀树灌丛和河谷两岸的草灌丛。根据IUCN红色名录,大斑灵猫被列为濒危物种。分布于缅甸以及中国的广西(南部)、云南等地。

形态特征

大斑灵猫的体形大小、体色和颈下斑纹与大灵猫相似,唯背脊两侧和体侧从前向后具多列棕黑色的大斑点,不具条纹。尾后端黑色,尾上黑环仅有4个,黑白相间的尾环并不贯穿全尾。足黑色。尾长短于或接近等于体长之半。趾无爪鞘,足底垫间裸出。大斑灵猫的头体长770~900毫米;尾长320~400毫米;后足长70~80毫米;耳长40~50毫米;颅全长130~135毫米。颈下部有2条黑色横纹;背部灰褐色,1条黑纹从肩部贯穿到臀部,背侧有大的深褐色斑点;前足的第三和第四趾上完全没有皮鞘。身体后部有十分清晰的圆至方形斑点,这些斑点列成几排,斑点中间为苍白色。中背纹为黑色,并且明显与斑点分开。尾部有4个黑色环,尾端黑色。

栖息环境

大斑灵猫主要栖于东南亚热带的热带雨林、季雨林、林缘沟谷、山地稀树灌丛和河谷两岸草灌丛。在稀树灌丛林、林缘沟边及村寨附近较为常见。地栖,常单独活动。夜行性,夜幕降临后1—2小时及黎明前活动最为频繁。

生活习性

大斑灵猫主要以鼠类、昆虫、蛇类、蛙类、益鸟鸟卵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亦食热带野果等。

繁殖方式

雌性1~1.5岁开始繁殖,妊娠期为45天,一次可产2~3仔。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大斑灵猫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 ver 3.1——濒危(EN)。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爬行纲)——濒危(EN)。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Ⅰ级。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EN)。

列入《中国云南省珍稀保护野生动物》——Ⅱ级。

2021年2月5日,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公布,大斑灵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种群现状

大斑灵猫数量非常稀少。20世纪70年代以来仅在云南省南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猎民中收集到8张毛皮。1988年在云南省外贸仓库检查500多张大灵猫皮中,仅发现12张大斑灵猫皮。在中国是一种极为稀有的物种。

致危因素

致危因素主要是猎捕。同时,分布区过于狭小和种群分布的相对隔离也是种群小的一个原因。

保护措施

大斑灵猫已被列为云南省Ⅱ类珍稀保护野生动物(《云林营联字(1989)第623号文》)。本种在云南南部的分布区已建立自然保护区,能否对本种的保护起作用,尚不得而知。建议首先要进一步收集本种的分布和种群状况。由于它与大灵猫较为相似,容易混淆,且数量稀少,分布区当地加强严格保护十分关键。该种在缅甸的Htuang Pru保护区和Hukaung野生动物保护区以及泰国的Taphyra国家公园已经设立保护区。在越南,该物种的贸易在理论上受到管制和保护。该物种在马来西亚半岛和泰国受到保护。

主要价值

灵猫香膏

全世界每年生产大、小灵猫香膏2吨左右,其中大部分直接供给用户配成酊剂,一部份提取“灵猫净油”。价格更高。灵猫得膏也是重要的中药材,中国在本世纪80年代初已通过药理学、临床、等大量试验工作,肯定了小灵猫香膏的药用价值,在某些著名中成药(如六神凡)中代替珍贵物麝香取得了良好疗效。

灵猫香膏新鲜时都是淡黄色膏状半固体,像凡士林一样,遇阳光久后色泽变为栗色。气味腥臭浓烈,令人作呕。极度稀释后有温暖的动物浊鲜和麝香香气。高级香水里面有灵猫科酊或灵猫净油,它赋予香水特殊的难以形容的“动情感”,与麝香相似,但也有自己的特色。一般的化妆品香皂香精用不起天然灵猫香膏或净油,只能用人工配制品,直到如今,虽然灵猫香的主要香气万分都已能合成出来,但配制品总是难以跟天然灵猫香净油相比。

成分:含特殊“小灵猫酮”。又含吲哚3-甲基吲哚乙胺丙胺及几种未详的游离酸类。

功能主治:辟秽,行气,止痛。治心腹卒痛,疝痛。①《本草拾遗》:“主中恶,心腹卒痛,疟,疫气,镇心安神”。②《坤舆图说》:"疗耳病。"

参考资料

科普 | 中国灵猫科动物极简介绍 .搜狐网.2024-09-19

大斑灵猫.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2024-09-19

每日一动物:大斑灵猫.搜狐网.2024-09-19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4-09-19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 脊椎动物卷(2020).中国科学院.2024-09-19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