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草原蝰

草原蝰

草原(Vipera ursinii,学名:Vipera ursinii),有鳞目蝰科,又称极北蝰,是蝰科蝰属的毒蛇,分布在蒙古、伊朗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草原、稀疏树林和芦苇丛,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多栖息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意大利。草原蝰的生存海拔上限为3000米。草原蝰与极北蝰相似,但吻略窄,头部背面除额鳞、顶鳞和眶上鳞为大鳞外,其余部分为平滑小鳞。其背面灰褐色,背脊上有黑褐色纵纹,腹面为黑褐色。草原蝰以小型动物为食,卵胎生。由于濒危,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形态特征

草原蝰(Vipera ursini renardi)是一种管牙类毒蛇。吻略窄;

鼻孔较小,位于鼻鳞下半部。背鳞最外行平滑或弱起棱,余均起棱。背面灰褐色,背脊正中有一行黑褐色的锯齿状纵纹;腹面黑褐,散以小白点或黑色小圆点。成年个体平均全长为40-50厘米,尾部包括在内,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更大。头顶上总是有几个大鳞片,明显有龙鳞的背鳞只有19排,它们之间经常露出黑色的皮肤。颜色为灰色、黄褐色或黄色,有一条黑色的波状背纹。

栖息环境

生活于草原和山区(海拔300~3000米),常见于稀疏林地、芦苇丛、较开阔的干草原,以蚱蜢多、鼠洞多、蒿属牧草茂密的环境中较多见。夜间活动,白天隐藏在洞穴或石缝中。夏季炎热时则于10时前16时后活动频繁,受惊时可“呼呼”发声;阴天白天亦活动。春季食蜥蜴,夏季食蝗虫,亦食鼠、蜂或蜘蛛。幼蛇食蜥蜴。每年3月末4月初出蛰,10月末或11月入蛰,大多集于黄鼠洞或其他缝隙中越冬。卵胎生,8月产仔,每次产1~6仔,最多达17仔。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新疆(塔城地区新源县、尼勒克、巩留县裕民县哈巴河县

国外分布:蒙古,伊朗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法国东南,意大利匈牙利奥地利(已灭绝),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以及更广泛地分布在东欧大部分地区,包括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波黑和黑塞哥维那、科索沃共和国北部和东北部、北马其顿、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北部、希腊、土耳其、伊朗西北部、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原地区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草原蝰被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被认为是一种濒危物种,原因是由于农业实践和山区气候变化导致的栖息地破坏,以及因宠物贸易而被捕捉。此外,这种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禁止商业国际贸易,并且是《伯尔尼公约》附录II中严格受保护的物种。草原蝰是欧洲最受威胁的蛇类,至少有12种人类活动威胁着这些动物,包括放牧、割草、火灾、农业、道路、建筑、休闲活动、造林、狩猎物种管理、迫害、非法捕捉和乱丢垃圾。

纪念意义

种名“ursinii”是为了纪念意大利自然学家安东尼奥·奥尔西尼(1788-1870)。

分类争议

草原蝰的样本中存在着很高的遗传多样性,可能涉及到几种物种。现代文献中至少可以遇到六个亚种,但它们的分类地位存在争议。Golay等人(1993年)承认前四者,而Mallow等人(2003年)承认五种并将V. eriwanensis和V. renardi列为有效物种。然而,McDiarmid等人(1999年)以及ITIS认为,在确认任何亚种之前需要更确切的数据。尽管如此,以下亚种的常用名仍然可能会遇到:

- Vipera ursinii ursinii – 意大利草原蝰

- Vipera ursinii eriwanensis – 埃里温草原蝰

- Vipera ursinii graeca – 希腊草原蝰

- Vipera ursinii macrops – 喀斯特草原蝰

- Vipera ursinii moldavica – 摩尔达维亚草原蝰

- Vipera ursinii rakosiensis – 多瑙河草原蝰

- Vipera ursinii renardi – 雷纳德草原蝰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The Red List Partnership.红色名录.2024-02-06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