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书纸
元书纸,宋代纸名,是竹纸的一种,古称“表芯纸”或“赤亭纸”,是产于富阳区的传统手工艺品。相传北宋赵恒时,皇帝在元日那天祭祀会用富阳产的竹纸书写祭文,并烧给天地,故称为“元书纸”。
富阳元书纸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名目,富阳元书纸以当年生的嫩孟宗竹、苦竹和石竹为原料,并以毛竹为大宗。经过砍料、削竹、敲白、断料、浸胚、浆灰、蒸煮、淋尿、堆沤、打浆、抄纸、焙纸等几十道工序精制而成。
元书纸的特点是:纸质较薄,透光帘纹清晰可见。纸面呈浅蛋黄色,不施胶,吸水性佳。着墨后渗化较慢,浸水后会部分散开。
特色
元书纸是竹纸的一种,古称 赤亭纸。古代劳动人民采用当年生的嫩孟宗竹作原料,靠手工操造而成的毛笔书写用纸。主产于浙江省富阳区。生产历史悠久。北宋赵恒时期(998-1022)已被选作“御用文书纸”。因皇帝元祭(元日庙祭)时用以书写祭文,故改原称为 元书纸;又因当时的大臣谢富春支持此纸生产,故尚有谢公纸或谢公笺之称。特点是:元书纸具有洁白柔韧、微含竹子清香、落水易溶、着墨不渗、久藏不蛀、不变色等特点。古代主要用于书画、写公文、制簿册等,现仍为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喜好的书画用纸,此外,还可作裱装轴头及上等包装纸等。
竹纸
竹纸是以竹子为原材料造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