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汉乐
广东汉乐,旧称客家音乐、外江弦、儒家乐、汉调音乐等,是一种中原地区民间器乐合奏,于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汉乐分布在广东梅州、汕头市、韶关市、惠阳区等地区,又以梅州市大埔县为代表。广东汉乐是古代汉民由中原南迁时带入的,有“中州古乐”之称,在大埔流传至少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广东省汉乐保留了原有中原音乐的特点,并与大埔当地的民俗音乐(如打八音、中军班音乐)等相融合,同时又吸纳了潮乐(如大锣鼓)的一些成分,已成为广东三大乐种之一。
广东汉乐按照传统的演奏形式、长期沿革的演奏习惯及不同用途可分成丝弦乐、清乐、汉乐大锣鼓、中军班音乐、庙堂音乐五个类别。广东汉乐曲目丰富,代表曲目有丝弦曲《单点尾》《玉山坡》《普天乐》《玉芙蓉》《水底鱼》等。
汉乐简介
在长期的流传中,汉乐有过种种称谓。如"国乐"、"中原地区古韵"、"客家音乐"、"外江弦"、"汉调音乐"、"锣鼓吹"、"打八音"等。为了正本清源,一九六二年第一届广州市音乐会上,经众多音乐家研讨,正式定名为"广东汉乐"。
古朴大方、典雅优美的广东省汉乐在广东、福建省、台湾等省区和东南亚华人中间广为流传。广东汉乐和广东音乐、潮州音乐被称为岭南三大乐种,各以其自身无穷的艺术魅力和特殊风采世代流传、经久不衰、享誉中外。
历史沿革
广东汉乐,原称客家音乐,1962年改名“广东汉乐”。与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并称为广东三大乐种,它主要流行在粤东和龙岩市、赣州市各县及海外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而地处粤东的大埔县又是广东汉乐特别兴盛的县份。
根据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大埔县志》的记载,大埔已有中军班音乐、八音和丝弦乐的活动,并有“钟、吕”文字古乐谱的出现。《志》称:“埔之在潮弦诵媲邹鲁”、“埔之风俗、家诵户弦”。明清时期大埔县均属潮州府管辖,故有“埔之在潮”之说。此后6次的县志亦同样载述埔之风俗:“家诵户弦”或“比屋弦书”。清代,大埔枫朗人罗淑予、百侯镇人杨烈、湖人张振南等进士、举人,均雅善琴、箫;张振南全家十余口知乐,一时传为佳话。清光绪壬午年(1882年),茶阳秀才饶君谷好弹三弦琴和琵琶,还手抄乐谱名《消遣集》,收入汉乐乐曲182首,距今已有110多年了。民国时期,汉乐在大埔极为盛行。几乎每个乡村角落都有弦馆,如“同艺国乐社”、“同益国乐社”、“保定国乐社”、“儒乐轩”等,大埔双溪中军班著名艺人李蓝田曾说:“我祖辈都以吹唱为职业,到我这一辈大概有六、七代人了”。
据介绍,当时大埔有近百个“笛馆”(埔人称唢呐为笛),可见其兴盛程度。民国时期兴盛的汉乐活动,造就了一大批艺术成就很高的艺人和音乐家,如何育斋、饶托生、钱热储、饶从举、罗九香、饶碧初、李蓝田、李芝田等。他们不但活跃于大埔县,而且把汉乐传至新加坡、马来西亚、上海市、广州市、汕头市等地。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国乐部聘请大埔乐师作指导;何育斋、饶托生等于民国九年春在广州组织“潮梅音乐社”。民国21年,何育斋到上海创办“逸响社”,二、三年中造就了一批汉乐人才。在汕头,大埔人钱热储创办《公益乐剧月刊》,与饶淑枢、饶托生、饶从举、饶碧初等人促进了“汕头公益社”的乐事活动。那时灌制的好些汉乐密纹唱片水平很高,至今被人珍藏。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导下,大埔县的汉乐活动蓬勃开展,各地纷纷成立以演奏汉乐为主的俱乐部。较大的组织有:“大埔县中军班艺人工会”、“大埔县民间音乐研究会”。乐谱的整理、出版计有《大埔民间音乐》1、2、3集;《汉曲集》、《唢呐曲牌》、《锣鼓经》等。那一时期,埔籍一批汉乐高手饶淑枢、饶从举、罗九香、余敦昌、罗琏、李德礼等,曾分别赴西安市、北京、广州市、梅州市等地进行演奏和录音灌片活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汉乐活动被迫停止。改革开放以后,大埔县的汉乐活动重现生机。
1989年11月,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成立,各地汉乐演奏班子恢复活动;编辑出版了《广东汉乐三百首》和《广东汉乐新三百首》;“汉研会”出版了学术性刊物《汉乐研究》;汉乐艺术对外交流活动开始活跃,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次接待了英、美、菲律宾等国音乐学者来访,多次组团组队到新加坡、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和地区表演,多次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中央电视台、台湾电视台等媒体的录音录像。
为促进群众性汉乐活动的普及和提高,县内多次举行汉乐汇演、专题晚会、大型音乐会。还相继举办暑期青少年汉乐培训班。2004年,大埔县因为广东汉乐的广泛流传和普及,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大埔县志》设祭祀礼乐栏目,详载了琴、瑟、钟、、笙、箫等乐器,并附迎神、祭奠、送神用的"钟、吕"文字古乐谱五首。在民间,明崇帧末年,大埔枫朗人罗淑予在清入主后,避往山间,每日操琴读书自娱。
清乾隆元年明通进士大埔百侯人杨缵烈在海南琼山书院教书时,登明冒塔,其传记云:"时柳叶徐鸣,月色如霜,回斋援洞萧奏《水龙吟》一弄别去。"以上见《大埔县志》人物篇,称为"儒家音乐"。至于中军班音乐,民间大锣鼓和八音等,清乾隆十年(1745年)《大埔县志》卷之十《民风。立春》载:"立春先一日,各里社戏剧、鼓吹以逆土牛,农民视牛色辨雨D."鼓吹就是中军班音乐和八音锣鼓泛称。再说庙堂音乐,唐朝已有寺观僧尼,为适应当地民俗风情,佛曲吸收了民俗音乐、民谣和流行小调,同时请中军班音乐艺人以唢呐伴奏,一直沿袭。
晚清至抗战前,在粤东的广东汉乐馆已相当普遍。而城镇更出现固定的乐社机构。这一时期"儒家音乐"有以下特征;
一是既奏汉乐又兼唱皮黄。汉乐和汉剧音乐得到相互促进。
二是从事研究。20年代起,钱热储(大埔县人),常在《汕头日报》发表"汉调音乐"评论。民国22年(1933年)创办《公益社乐剧月刊》,刊出了11期。著名的汉乐大师何育斋,将近百首传统丝弦乐曲加以整理,注明段落,演奏中的加花则用小字记在偏旁。记谱法已较前改善。
三是丝弦乐曲空板的出现。一百年前的旧有乐谱与本世纪年代的乐谱相比较,前者乐句有字音出现在板里(即小节的第一强拍),后者则变为空板,如《翠子登潭》、《将军令》和《有缘千里》等。这是音乐艺人演奏中的再创作并得到公认许可的。
四是乐谱资料相继出版。如万川(大埔县旧县名)晋阳志乐土编的《琴学指南》由石叻(新加坡)和盛印务局于民国22年(1933年)印刷出版,收入《出水莲》、《小杨州》等工尺谱42首。民国23年出版《星洲客属总会国乐部五周年纪念集》,详订工尺谱近200首,并注板眼。同年,由大埔陈啸虎编的《国乐谱》出版,收入工尺谱乐曲45首。抗日战争前夕,兴宁国乐社出版了石版印刷的《国乐谱》,收有工尺谱约100首。这些出版物对广东汉乐的传承起到很大作用。
五是建立群众的乐社组织。如大埔的"同益国乐社"、"同艺国乐社"、"百侯儒乐社"、"以成社"、西河的"保定国乐社";梅州市梅城的"艺光国乐社";兴宁市的"兴宁国乐社"";广州市的"潮梅音乐社"等。可见这时期广东汉乐的兴盛。六是广东汉乐前辈饶淑枢于民国16年(1927年)根据二胡创制的提胡取得成功。提胡的音色柔美而浑厚,音域宽广,更适合广东汉乐的演奏,从而取代了六角二胡。
抗日战争以后,人民生活困顿,广东汉乐活动大大减少。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汉乐得到充分重视并有很大发展。原有乐社改称俱乐部,有的成为
汉剧班社。一些中军班艺人也加入了汉剧团乐队,活动更加广泛。尤其是1956年,以饶丛举、饶淑枢、罗九香3人为代表的"客家音乐小组",随广东省代表团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周",获得成功。演奏的广东汉乐受到广泛赞誉,井灌制《单点头》、《昭君怨》等十余首乐曲唱片。1959年,古筝名家罗九香赴西安市参加全国古筝教材会议,被誉为南派筝代表。
1962年,罗九香、罗琏等大埔县16名乐手组成广东汉乐代表队五场音乐会专场参加首届"羊城音乐花会",作专场演出录制唱片。特别是中军班演出的《饭后茶》、《嫁好郎》等民间习俗的妙趣横生的曲目,深受来自全国各地音乐界人士的赞誉。广东省委宣传部为特别为“广东汉乐代表队”召开座谈会。此后,广州市音专开设广东汉乐班,以培养汉乐人才。1987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广东省举办音乐演出周,广东汉乐小组应邀参加演出6个场次,影响甚大。
20世纪80年代以后,广东汉乐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出版了众多音乐资料和乐谱资料。如1982年出版的《广东汉乐三百首》。
一千多年前,中原古汉乐从中原流传到粤东地区,并与当地的民间吹打乐,庙堂音乐等乐种融汇交流,从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音乐流派,成为广东省的三大乐种之一。大埔县有着良好的汉乐基础,民间汉乐活动由来已久,汉乐演奏点遍布城乡,据大埔县志载述埔之风俗"家诵户弦"。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汉乐队38个,家庭汉乐演奏点60多个,广东汉乐研究会会员200多人。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广东汉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弘扬广东汉乐,深圳市盛平小学在2006年创办了广东汉乐团,团员130多人,全部是在校学生。经过几年的磨练,盛平小学汉乐团的演奏水平越来越高,并多次获得省市级比赛大奖。
2010年5月份,第十六届2010年广州亚运会组委会向深圳市盛平小学广东汉乐团发出了参加亚运演出的邀请。盛平小学的广东汉乐团将作为全国唯一一支学生汉乐乐团,在亚运城、官方总部酒店、天河体育中心等重要场地演出,向亚洲人民展示广东汉乐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深圳布吉客家音乐联谊会的品牌专场节目“广东汉乐”,2010年亮相第16届广州亚洲运动会后,2011年再登深圳大运舞台,并于7月19日在大运文化园开园仪式上精彩亮相,大运期间,将向世界朋友展示客家音乐文化精髓,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再添一份“不一样的精彩”。
2012年10月24日,在2012中国中央电视台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传统民俗音乐组合总决赛中,由梅州市市广东汉剧院选送的广东汉乐——《翠子登潭》,以优异成绩夺得该组第一名,这是梅州市文艺团体参加全国性大赛首次获此殊荣。
艺术特色
分类和演奏形式
广东汉乐保存着六百多首情调不同、形态各异的优秀传统曲目和多姿多彩的演奏形式,中军班音乐和丝弦音乐是汉乐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军班音乐是民间吹打仪仗音乐,解放前中军班艺人多为职业和半职业性质,为民间婚、丧、喜、庆时所雇请,有时,不同的“笛馆”(中军班艺人的团体)还对台竞技,因此有广泛的群众性。在本次音乐会上,我们可以欣赏到中军班音乐的代表作——《嫁好郎》,一首在女子出嫁时演奏的唢呐与乐队的乐曲。丝弦音乐是民间最为普遍的演奏形式,通常使用的乐器有头弦、笛子、笙、提胡、扬琴、三弦琴、耶胡、琵琶等等。这场音乐会我们可以欣赏到不同的丝弦乐,包括丝弦乐中的极品,被称为儒家音乐的汉调清乐。
广东汉乐的分类和演奏形式按照传统广东汉乐的演奏形式和长期沿革的演奏习惯和不同用途形成五个类别。一是丝弦乐,俗称和弦索。它是广东汉乐中最普及、最为大众化的演奏形式。演奏时,以头弦(俗称吊规子)或提胡领奏,配以洋琴、琵琶、三弦、笛子、椰胡等乐器。丝弦类的曲目众多,在已整理出的汉乐曲目中有430首。二是清乐,又称儒乐。它追求比较高雅的演奏形式,常为文人雅士的活动。它演奏时乐器较少,主要有:古筝、琵琶、椰胡、洞箫等。清乐的曲目为56首。三是汉乐大锣鼓,又称八音。它主要活动于民间迎神赛会或闹元宵等传统节日。它以唢呐为主奏,打击乐有:大鼓、低音锣、大钹、小钹、八音锣、铜金、小锣、钩锣(八音用)。
在广东汉乐曲库中汉乐大锣鼓乐曲仅有23首。四是中军班音乐:历史上,它为职业或半职业的民俗音乐班、社,作为仪仗性质的乐队,主要用于民间的婚丧喜庆活动。它以唢呐为主奏乐器,配以打击乐和若干丝弦乐,在汉乐的曲目中它的数量仅次于丝弦乐,共有62首。中军班音乐演奏比较讲究形式和场合,因此,它又细分为礼乐(如《闹花堂》、《朝天子》)、祭祀音乐(如《大乐》、《送歌》)、喜乐(如《嫁好郎》、《玉美人》)、敲板乐(如《江西调》、《相思》)、小调吹奏(如《卖杂货》、《花鼓调》)。五是庙堂音乐,它是出家人进行宗教法事时演奏的吹打音乐。演奏时,它以唢呐为主,配以打击乐,若干丝弦乐,此类乐曲有31首。庙堂音乐的演奏讲究做法事的对象。如百岁老人去世,演奏的曲目是《朝天子》;未上寿的人去世,演奏的曲目是《哭皇天》;一般人去世,演奏的曲目是《菩庵咒》、《五更佛》、《大江》、《哀哀泪》、《哭相思》等;丧事的通用曲目是《佛曲》。
风格特点
1、曲调类别与标题特征在广东汉乐“丝弦乐”和“清乐”中,历来有“大调”和“串调”之分。“大调”是指乐曲长度在六十八板并属于六十八板系统的乐曲。“串调”是指在戏曲音乐中(汉剧)用以配合剧情和舞台表演,以及渲染、烘托舞台气氛的开场和过场音乐。串调乐曲长短不一,多则数十板、少则十余板。
由于广东汉乐基本上属于有标题的曲牌类民间器乐曲,在不少“大调”乐曲中,通过标题揭示乐曲的意境和情感,反映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情趣,如《出水莲》、《昭君怨》、《崖山哀》、《怀古》等;但也有乐曲虽有标题曲名,也表达某种情绪,但并不表现特定的音乐形象,如《南进宫》、《北进宫》等;有的只表明乐曲的来历和出处,或略示其音乐的某些特点和用途,如《单点头》、《乱插花》等。作为曲牌类音乐,有些乐曲虽然标有曲名,但乐曲所表达的情感与标题曲名并无必然的联系,仅作为一首曲调的标志。
2、音阶调式与特性音广东汉乐基本上可分为两种调式音阶。一种是以56123五声为骨干音,增加47两个偏音作为装饰性辅助音,构成七声徵调式。在广东汉乐中常称作“硬套”或“硬线”乐曲,与潮乐中的“轻三六”调及粤剧中的“正线”调基本相同,是广东汉乐音阶的基础。另一种是以57124五声为骨干音,增加63两个偏音作为装饰性辅助音,构成带有特性音的七声徵调式。其中74两音在671和345的三音列中,其音高近似一个中间音,通常称为“特性音”或“中立音”,74两音构成纯五度音程。在广东汉乐中常称为“软套”或“软线”乐曲。与潮乐中的“重三六”调及粤曲中的“乙凡调”基本相同,是广东汉乐曲调风格富有特色的一种音阶。由于广东汉乐存在两种不同的音阶组合方式,因此在广东汉乐中便形成了“软线”和“硬线”两类不同风格韵味的乐曲。“软线”乐曲曲调风格比较深沉、哀怨,“硬线”乐曲曲调风格比较明快、活跃。在长期的演奏实践中,在“软线”与“硬线”乐曲之间还具有相互转换的特点。即将“硬线”乐曲中的63分别转换为74,即为“软线”乐曲。反之,将“软线”乐曲中的74分别转换为63,即为“硬线”乐曲。这种通过五声骨干音相互转换的特点,与潮乐中“轻六”与“重六”曲调的转换,以及秦腔音乐中“欢音”与“苦音”的转换,其特点是相同的。由此不难看出,广东汉乐在调式音阶及特性音等方面与中原传统音乐的亲缘联系。
3、套曲联奏及变奏特点广东汉乐属曲牌体音乐,是套曲结构或称曲牌联缀体结构。在传统演奏中,有的乐曲慢板转快板变奏是同一首乐曲,而有的乐曲慢板转快板是另一首乐曲的联奏,即为套曲形式。此外还有由同宫系统的若干音乐曲组成套曲联奏形式,构成联套式结构。演奏时按照慢板、中板、快板依次演奏,但均严格保持“同宫到底”,以求得调式调性上的统一。一般“软线”接“软线”乐曲,“硬线”接“硬线”乐曲。按照传统的演奏习惯,如《出水莲》后面多接《昭君怨》和《崖山哀》联为套曲,又如《玉连环》后面多接《绊马索》和《落地金钱》联为套曲等。由于广东汉乐来自民间,多有即兴变奏的特点。演奏者常根据“调骨”(即主曲调通用谱)按照不同乐器的特点自由发挥,从而形成不同的风格流派。广东汉乐的弓弦乐器有头弦、提胡和椰胡。由于乐器的音区和音域不同,在演奏时虽然定调相同,但定弦不同。主奏乐器用“正指”(52弦)演奏,而其他拉弦乐器则用“反指”(15弦或26弦)配合,形成不同的曲调变化。
此外在不同种类乐器组成合奏时,由于乐器性能特点不同和演奏手法上的差异,不但在音色上形成对比,而且在曲调走向和节奏音型的运用上富于变化,从而具有“支声”复调因素的变奏特点。
传统演奏乐器
广东汉乐的传统演奏乐器广东汉乐的传统乐器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文乐类和武乐类。
文乐类
(1)头弦,别名吊规子。筒和杆皆木质。用钢丝弦2根,里粗外细,音距差4度。用普通马尾弓,弓平拉,一般只用一个把位。在组合演奏中属领奏乐器,是广东汉乐特征之一。
(2)提胡。外形构造与广东省高胡相似,筒稍大,杆稍长。用钢丝弦2根,G调定弦5-2。膝间夹着平拉,演奏时多用英格兰长弓;快速时,宜用长弓密指,或长短弓结合,不用碎弓。音色娇柔而浑厚。提胡常用三至四个把位,音域较宽广、表现力强,可领奏或独奏。
(3)椰胡,别称胡弦,亦称扶弦。筒以椰壳镶以薄木板,杆木质,忌用硬木,长80公分。弦轴2根,用牛筋丝弦,比头弦的弦丝稍粗。定弦与头弦相反,G调定1-5或2-6,也有定作3-6弦。椰胡是辅助弦乐。
(4)低音胡,木制。筒面阔30公分许,高约25公分,长27公分。牛筋丝弦2根,用马尾弓。定弦比椰胡低3-4度,G调5-2。组合演奏中,不加花而减字,突出主音,着重低层音。
(5)笛子,又称“横品”,竹制。它是主要吹乐器,常作领奏或独奏,在组合演奏中要求圆润连贯,不用吐音,打指音也很少使用,力求整体合乐和谐,快速时可减字或依调音连音吹奏,灵活处理。
(6)洞箫,竹制。与笛子的区别,一是不用竹膜,二是以竹节小孔直吹,发音深沉浑厚,常与琵琶、古筝组合演奏,也可独奏。
(7)唢呐(客家人称唢呐为“笛”),是民间吹打乐的主要乐器。分为管口、管身和音波三个部分。管口铜制,以芦哨入管端;管身木制,音波为铜制。传统唢呐有三种,大者叫没管,用“鸭脚树”或“沙桐没树”制造,不用音波,比中唢呐低2-3度音,作为低音旋律对吹伴奏;中者即中唢呐,最常用的唢呐。用芦竹哨吹奏,发音明亮大方,玉润悦耳;小者即小唢呐,又叫海笛,俗称“茅笛”。比中唢呐短小三分之一,造型一样,多用麦杆哨,发音清脆,全按平吹比中唢呐高出3-4度音。中唢呐、小唢呐属领奏、独奏吹管乐器。
(8)月弦,木制。板面圆形,直径约30公分,弦柄及轴共长25公分左右。弦轴3支,外弦用同样的弦2支,内弦1支。未用扬琴以前,月弦位置重要,有琴胆之称。采用洋琴后,月弦退居次要地位。
(9)三弦琴。传统用的属小三弦。琴鼓阔8公分,长14公分,厚6公分,面底均裹以蛇蜕,外形成椭圆状。弦杆全长60至70公分,弦轴3个,系大、中、小弦3根。它的特点是声音清晰,穿透力强。
(10)洋琴,又名扬琴。十九世纪末开始使用,过去使用的槌竹末端薄而软有弹跳力,称“软槌竹”。多改用“硬槌竹”。洋琴在广东汉乐组合演奏中位置重要。
(11)琵琶,传统用的琵琶四相十二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改用十二平均律,弦亦由丝弦改用金属弦。指法以弹、挑、勾、抹、轮、滚为主。琵琶在组合演奏中位置重要,音色和表现能力强,只是音量逊于扬琴。
(12)筝,据史籍记载已有二千三百多的历史,因此常称为“古筝”。筝是一弦一柱、多弦多柱乐器。筝体呈长条形,面板弧形,底板平直有2个音孔,面板底板均用桐木制作。新中国成立前的筝16弦,今多用18弦、21弦以至25弦。按五音阶顺序定弦。传统指法是右手指带假甲弹弦,左手按音。筝在广东汉乐中属于雅乐的乐器,常独奏,或与琵琶、椰胡、洞箫组合演奏。其他如笙、铜角、秦琴、古琴等或已失传或已不用或少用。
武乐类
(1)正板①构造:梨木制,长方形,长约16公分,宽约8公分,高约4公分;内空,近上边旁开口;平放在鼓架左方,以小鼓槌击打,发音“各”,又称“各板”。另一种由长24公分,阔6公分的梨木板,其中二块稍薄紧系,一块稍厚,两者用红丝绸带(布)松系一边,称“三板”或“摇板”,执于左手,以掌指分开,摇跳击敲。②音响:“各”、“壳”,音老阔大。③用法:落在强拍,均匀击敲。
(2)副板、片鼓。①构造:副板与“各板”结构相同,稍小,平放于正板之右。片鼓圆形,脚大顶小,硬木制,内空,外表皮革;也有顶平身扁者。②音响:“的”或“打”,连续念音“拉打打”,比正板音细尖而清淅。③用法:副板与片鼓作用一样,落在弱拍,谓之“眼”。击打自由任意,又可作起界之用。
(3)小军鼓,又名战鼓。①构造:木身,圆形,内空,顶面底面表皮革。顶面直径均12公分,底面直径约9公分,身稍凸大似椭圆状。②音响:“督”,连续音念“碌督督”。③用法:中军班音乐多用,可代替正副板。
(4)大鼓、堂鼓。①结构:大鼓的结构与小鼓的形状相同而大十几倍。大鼓鼓面70至100公分。堂鼓鼓面直径约30公分,面底一样大,有扁形或椭圆形不同形状。②音响:“咚”,连续音念“弄咚咚”。③用法:民间大锣鼓多用,中军班音乐也常用,多用于强烈气氛的热闹场面。
(5)子。①构造:铜制,若小杯状,底尖圆、高、阔,直径约3公分;底部有耳,挂于10公分许的小竹竿,以小铁柱击打。②音响:“叮”,清淅,有余音。③用法:丝弦乐曲多用,落在强拍,可以增添色彩。
(6)小。①构造:铜制,圆形,中央向外圆凸为执耳。直径约16公分。合共2块,互相碰击得声。②音响:“七”、“齐”。碰击即离为响音,不离或半离为煞音、音,视情节使用。③用法:一般落在板里(每小节的最强拍)。小锣、小钹、铜金组成一套“小锣钹”锣鼓经。
(7)大钹。①构造:铜制,形状与小钹相同,而比小钹大一倍以上,直径约33公分。②音响:“钗”(响击音)、“泽”(煞音、翕音)。③用法:落在强拍,有时强弱拍均敲击,响击时,其音颤动。大钹与大锣组成一套锣鼓经,是打击乐中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
(8)碗锣。又称挽锣。①构造:铜制,若小碗大,扁形,边唇有两小孔以串耳带,挽于左手掌中,用10余公分长硬竹板强击发音。②音响:“当”,清亮带娇音。③用法:多用于吹打乐曲,照乐句击打比较灵活。
(9)当点。①构造:铜制,如碗锣一样大小,稍薄,外边有平面边唇,边唇有四个小孔,用来串挂在木框内使之悬空。用苗竹枝(如筷子一样)在末端曲成半“丁”字形状敲击。②音响:“点”。③用途:用于点、眼,每拍一句,均匀敲击。当点是中军班音乐专用击乐器,也是中军班音乐别具一格的特色,如“敲板调”等必用之。
(10)钩锣。①构造:铜制,状似八音锣而大数十倍,直径约40公分,用16公分长木槌敲击。②音响:“旷”粗犷热闹。③用途:多用于民间大锣鼓,便于游行。
(11)小锣。①构造:状似碗锣,边的比例稍短,面部圆顺微凸,直径约18公分;用16公分长硬竹板击打,或用手执悬空击打。②音响:“堆”、“丢”、“雷”。连续音念“雷堆”。③用途:小锣钹和大锣钹两个系统的锣鼓经均用小锣,是鼓板的代表。
(12)铜金。又名乳锣。①构造:铜制,圆形,略小于钩锣,中央圆凸,以木槌(缠布或白棉带)敲击。②音响:“钢”,余音长,似投石于池塘之水波。③用途:多用于小锣钹组合的锣鼓经,落在强拍,作用如大锣。
(13)大锣。又称大苏锣。①构造:铜制。状似小锣,直径90至100公分,挂于架,以18公分长的木头(外缠白布)敲击。②音响:“孔”、“况”。声音温雅淳厚、优美动听。这是广东汉乐,汉剧音乐打击乐器的特征。③用途:与大钹有时同击,有时相对交换,有时钹双锣单,或单锣出现,击强拍,是打击乐的重要乐器。
曲目
广东汉乐曲目丰富,从已整理出版的《广东汉乐曲目集》来看,共有曲目612首,其中丝弦乐430首,清乐56首,汉乐大锣鼓23首,中军班音乐62首,庙堂音乐31首。代表曲目有丝弦曲《单点尾》、《玉山坡》、《思夫》,唢呐曲《粉叠》、《普天乐》、《玉芙蓉》,庙堂音乐有《一封书》、《水底鱼》等。其中部分乐曲来自中原宫廷音乐、古代音乐,保存了唐朝宫廷乐律,如中军班乐曲《大乐》、丝弦音乐《南进宫》等。广东汉乐广纳百家之长,如《渔樵问答》是由古琴曲演变或模仿而来的,《剪剪花》是由民歌小调转化的,《得胜令》也原属戏剧曲牌的。
1、丝弦乐:《迎春曲》、《百家春》、《春串》、《南进宫》、《北进宫》、《琵琶词》、《怀古》、《翡翠登潭》、《平湖》。
2、清乐:《出水莲》、《西厢词》、《将军令》、《蕉窗夜雨》、《平山乐》、《挑帘》、《高山流水》。
3、汉乐大锣鼓:《闹元宵》、《小开门》、《锦上添花》、《迎宾客》、《得胜令》、《贺太平》。
4、中军班音乐:《拜花堂》、《嫁好郎》、《玉美人》、《赏花》、《卖杂货》、《花鼓调》、《饭后茶》、《双扶船》。
5、庙堂音乐:《朝天子》、《哭皇天》、《五更佛》、《佛曲》、《菩庵咒》、《哀哀泪》、《哭相思》、《大江》。
大埔县参加“2005广东省国际旅游文化节——岭南民间艺术大汇演”荣获金、银奖。
大埔县文化馆组织两个民间艺术表演节目“广东汉乐”和“花环龙”,一行69人于2005年11月25日赴广州参加“2005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岭南民间艺术大汇演”,于11月26日至28日一连三天,在天河区天河体育中心南西广场、广州市荔湾区上下九广场、越秀区英雄广场等三处表演了5场,受到了中外观众及广州市民的欢迎和好评;经“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组委会”组织专家组评选,大埔县参演节目:广东汉乐·迎春曲荣获金奖,花环龙表演节目荣获银奖。
国家文化部、省委、省政府等有关领导在现场观看了表演;四十八家中外新闻媒体在现场进行了报道。颁奖仪式在广州珠江宾馆举行。
传承谱系
广东汉乐的传承是以乐器演奏技巧来进行的,大多数乐师能演奏多种乐器。因此,广东汉乐的传承具有多样性,即家庭传承、师徒传承、社会传承相互交融。由于大埔广东汉乐活动历史悠久,因此,清代以前的传承情况难以考证,现从我们通过普查得来的资料和查找的文献、方志资料综合起来进行分析、考证,列出如下传承谱系。
(一)师徒传承
1、双溪李蓝田(唢呐)
3、枫朗罗娘德(唢呐)
4、茶阳饶淑枢(提胡)
5、青溪范思湘(司鼓)
(二)家族传承
1、大麻余述仙(唢呐)
2、枫朗罗调律(三弦、唢呐)
代表作品
《单点尾》、《玉山坡》、《思夫》,《粉叠》、《普天乐》、《玉芙蓉》,庙堂音乐有《一封书》、《水底鱼》等。
传承意义
基本特征
广东汉乐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1、传承清晰,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众多。如明清时期有明代的罗淑予、清乾隆3年明通进士杨缵烈、乾隆13年进士杨天培、咸丰2年举人张振南、茶阳秀才饶君谷、晚清秀才钱热储等;民国时期有何育斋、饶托生、饶淑枢、饶从举、饶碧初、李蓝田、李芝田、罗九香、罗娘德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有李德礼、罗琏、余敦昌、饶宁新、罗德栽、张高徊、罗曾良、罗曾优、罗邦龙、杨培柳、范胜华、庄长江等;目前有饶宝优、温梓琴、廖东雄、刘川与等。
2、种类丰富,曲目繁多。根据已整理、出版的汉乐曲集,共有汉乐曲目612首,其中丝弦乐(包括小调)430首、清乐56首、汉乐大锣鼓23首、中军班音乐62首、庙堂音乐31首。
3、演奏形式和技巧多样性。汉乐演奏有一人独奏,二、三人同奏,但更多为合奏的形式,因此它的演奏技
巧很丰富。举合奏为例,就有择器、审音、试线、初奏、合奏等程序。同时,还要讲究精神集中,环境适宜。此外,汉乐的演奏技巧还有变调演奏、“加花”与“减字”等。
4、文学兼容性。广东汉乐的曲调内含丰富的文学性,乐音的高低抑扬,长短缓急,结构的起承转合,呼应跌宕,包含着很深的文学内涵。它可为4种文学体裁:
一是词曲体。这种体裁的曲调前后分为两段,前段和后段虽板数不太相等,而乐句调性却很多相似,如《将军令》、《小扬州》等;
二是风诗体。这种体裁每首乐曲分四五段或七八段,各段中都有二三个句子基本相同,其他各段乐句虽不同,但它的首句或尾句则大体相同,此种曲调可以《玉连环》为代表;
三是骚赋体。此体裁很多对偶句夹散句,这与《离骚》、《归去来兮词》、《赤壁赋》等文体相似,似离骚体的是《散楚词》;
四是散文体。这一类乐曲,或出现对偶句,或出现叠句,比较复杂多变。如《平山乐》前一段,由排偶句起而叠句承之,中间一段则单句承接,而后用两笔排偶,末段复用叠句转折,单句收束,一束再束,它的篇法最为工整。
音乐价值
发掘、抢救、保护广东汉乐,价值主要有三点:
(一)学术价值广东汉乐在几百年的传承发展中,既传承了我国中原地区的宫延音乐、民俗音乐的精华,又吸收兼容了梅州地区传统的民间音乐(如打八音、中军班音乐),同时还吸纳了潮乐(主要是大锣鼓)的一些成份,形成了独特、完整的音乐体系,在中国民间音乐史上具有研究价值。
(二)民俗学的价值广东汉乐既保留了“中州古韵”,又富于本地民俗风情的特色,特别是在反映大埔县民间习俗方有相当部分的乐曲,具有较高的民俗学价值。如反映季节的《春串》、《夏串》、《秋串》、《冬串》、《到春来》、《到夏来》、《到秋来》、《到冬来》等;反映民间传统节日的《闹元宵》、《迎春曲》等;反映民间小卖的《卖杂货》、《卖酒》、《卖豆腐》等;有反映民间婚丧喜庆的:如结婚的《拜花堂》、《嫁好郎》、《玉美人》;办其它喜事的《庆团圆》、《贺太平》、《沽美酒》;热闹喜庆场面的《大开门》、《仙吹鼓》、《迎仙客》、《北进宫》;丧事演奏的《朝天子》、《哭皇天》、《哀哀泪》;祭祀音乐《大乐》、《送歌》;宴乐《摆酒》、《醉太平》、《节节高》。此外,还有舞乐、神乐等。
(三)宗教学的价值广东汉乐的五大类中,就有庙堂音乐,它是出家人进行宗教法事演奏的音乐。据考,庙堂音乐源于大埔本土的民俗音乐,在与南迁而来“中原地区古乐”交融成为广东汉乐后,保留了庙堂音乐这类乐曲。这类乐曲虽然不多,但有鲜明宗教色彩。如《佛曲》、《五更佛》、《菩庵咒》、《削发》、《唱道情》、《十月怀胎》等。
一是广东汉乐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一些传统民间习俗日益淡化,丧事从简,丧葬形式有所改变,广东汉乐中的庙堂音乐和中军班音乐的主要活动范围逐渐缩小。农村传统节日逐步淡化,汉乐在广大农村中的展演场所日益减少。
二是由于现代文化娱乐业的发展变化,娱乐形式的多元化,致使学习汉乐演奏的人日益减少。加上老一辈汉乐手由于年事已高,逐步退出演奏行列,有的已相继谢世,有些绝技难以得到传承,如头弦、司鼓、击乐等重要乐手,后继无人。
三是广东汉乐中的庙堂音乐由于活动锐减,本来能演奏此类乐曲的乐手就比较少,加上与平时汉乐手们自娱自乐的气氛不相适宜,所以能演奏庙堂音乐的人寥寥无几,濒临失传。
四是县有关部门未能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汉乐资料库,大部分资料都散落在社会和个人手中。由于资料的缺乏,因此,对汉乐的研究缺乏系统的资料。
客家人有着刻苦耐劳、勇于开拓进取的优良传统。民风淳朴,崇尚文化、教育和艺术,蔚为一种风气。如广东省梅州市市大埔县就是汉乐特别兴盛的地方,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广东大埔县最早的县志称:“埔之在潮弦诵媲邹鲁”。以后各时期的县志亦以“家诵户弦”(家家都有读书声、户户都有和弦索)来称赞大埔的民风民俗。近百余年间仅大埔一县境内就有近百间弦馆(乐社合奏汉乐的场所),许多乡镇村落“和弦索”(演奏汉乐)、闹八音、唱汉曲、演汉剧活动十分普遍,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了下来。汉乐伴随着客家先民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今天汉乐更成为了客家人民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每逢暇、喜庆、节日、大埔县城随处可闻丝管和鸣、弦箫鼓乐、八音吹唱。家庭乐社的娱乐活动更是频繁,自娱娱人不亦乐乎!有一定规模、达到较高水平的乐社有十余间之多。县里还成立了汉乐研究会,建起了汉乐音乐厅。汉乐普及、兴盛的情形由此可见一斑。大埔县县从清代至今,涌现出大量的汉乐名家,例如:何育斋、饶托生、饶从举、罗九香、罗琏、李德礼、饶宁新、罗德栽等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广东汉乐作为汉族客家民系的音乐,广东汉乐是一种移民文化,是中原文化的“边沿储存”,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价值。在长期的传承发展中,广东汉乐既传承了中原地区中原地区的宫廷音乐、民俗音乐的精华,又吸收兼容了客家地区传统的民间音乐(如打八音、中军班音乐),同时还吸纳了潮乐(大锣鼓)的一些成份,形成了独特、完整的音乐体系,在中国民间音乐史上具有研究价值。广东汉乐既保留了“中州古韵”,又富于本地民俗风情的特色,特别是在反映民间习俗方面有相当部分的乐曲(如反映季节的《春串》,反映民间传统节日的《闹元宵》,反映民间小卖的《卖杂货》,反映民间婚庆的《拜花堂》,反映祭祀的《大乐》等),具有较高的民俗学价值。广东汉乐的五大类中有庙堂音乐,如《佛曲》有鲜明宗教色彩,它是出家人进行宗教法事演奏的音乐,体现了宗教学的价值。作为一个古老乐种,广东汉乐风格独特,体系完整,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普宁市地区的汉乐与大埔的广东汉乐为同源异流而各具特色,历经百年而不衰,其历史文化价值弥珍,其流源、沿革、发展对研究中原音乐在岭南地区流变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传承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生活日趋多元化,如今年轻一辈对传统音乐大多不感兴趣,老一辈艺人随着年岁增长退出舞台或离世,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广东汉乐面临濒危的处境,亟待加强传承与保护 。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即农耕文明逐渐削弱乃至部分消失,人民群众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变化,加上外来文化的影响,给一向主要靠口耳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流传了七百多年的广东汉乐曲谱存世现有800多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手段、范围和力度对广东汉乐的传承保护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文化馆、群艺馆、汉乐协会等这样的“文化平台”保证其常态化的工作,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进步已远远不能满足广东汉乐良性发展的生存空间。
传承人物
罗邦龙,男,汉族,1942年生,大埔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大埔县汉剧团国家三级演员,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顾问 。
张高徊,男,1940年生,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69年至1980年,其在大埔汉剧团音乐组担任头弦、提胡、扬琴等乐器伴奏,并担任编剧。20世纪80年代,中国唱片社到埔录制汉乐卡带中的扬琴均由其演奏。
饶宝尤,男,1948年生,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世纪60年代初师从广东汉乐资深艺人黄石花,主习头弦、提胡。2005年担任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会长。
保护措施
1988年,广东省汉乐研究会成立;12月,惠州市广东汉剧(汉乐)艺术研究会成立。
1989年,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成立。
2003年,深圳(布吉)客家音乐联谊会成立。
2006年,梅州成立梅州广东汉乐协会。
2007年,河源市成立广东汉乐协会。
2009年,广州羊城广东汉乐团成立。
2011年,增城区广东汉乐团成立。
2013年,增城汉乐团和增城市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在校内成立了汉乐社。11月,“十二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广东汉乐曲库》在梅州出版发行。
2014年,梅州市客都女子广东汉乐团成立。2015年8月,由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编辑的《提胡演奏曲谱选集》出版。
2019年5月21日,深圳市市龙华区广东汉乐协会成立;8月3日,龙华区首期汉乐创作培训班开班 。10月,由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重校的《广东汉乐三百首》首次正式出版,此部传统乐曲集分丝弦音乐类和中军班音乐类,包含汉乐300多首。此次同时出版的还有广东汉乐文献家李德礼1994年编辑内部出版的《广东汉乐新三百首》 。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大埔县文化馆获得“广东汉乐”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2004年,梅州市大埔县被广东省文化厅正式授予“汉乐之乡”的荣誉称号。
2012年10月,在2012中国中央电视台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传统民间器乐组合总决赛上,由广东汉剧院9名乐手组成的广东汉剧院乐团,以一首广东汉乐《翠子登潭》夺得传统民俗音乐组合第一名。
重要演出
2006年10月21―22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汉乐系列活动在京举办。此次活动中,来自梅州、大埔、广州、深圳市等地的汉乐演奏家联合组成的“广东汉乐晋京演出团”,还于10月21日、22日晚,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举办了两场音乐会,为首都观众带来较为原汁原味的广东汉乐。
2007年2月,广东汉剧院受邀专程赴深圳,为原国务院总理朱基演奏广东汉乐、汉剧。
2010年12月,汉乐·首届(2010)学术论坛暨展演在星海音乐学院大学城校区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
2010年,2011年广东汉乐演奏先后亮相2010年广州亚运会,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让广大市民领略到古老的广东汉乐的艺术风采。
2016年6月17日到18日,梅州广东汉乐协会举办成立十周年系列庆典活动。
参考资料
广东汉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3-04
广东汉乐.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04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4-03-04
广东汉乐之乡大埔广东汉乐的历史渊源.中国音乐在线.201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