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港
大连新港,位于中国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成立于1974年,总投资1.4亿元人民币。于1976年4月30日建成投产,7月1日正式对外开港。新港的设计年通过能力为1500万吨。大连新港的港区雄伟壮观,风光优美。新港的水域面积为18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为1.57平方公里。海上总长为1070米的桁架钢构桥,仿佛一条巨龙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腾跃。
新港介绍
大连新港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大孤山东北麓,黄海岸边的大窑湾西南侧。是一个现代化深水油港。建港总投资1.4亿元人民币。新港的水域面积18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57平方公里,大连新港始建于1974年,与栈桥终点相接的是420米长的原码头,16个大型橡胶护舷,紧贴码头两侧,这里可以同时停靠10万吨级和5万吨级的大型油轮各1艘。码头上高矗的7台自动输油臂,将大庆市原油源源输入油轮,每年输油能力为1500万吨。岸边建有9层楼高的信号塔,小岛上建有34米高的导航灯塔,日夜为进出港口的中外油轮导航。油港附近有一座小山,名叫华岭。山岗上鳞次栉比地排列着13座金属浮顶式大型贮油罐。防止海洋污染,岸边还建有两个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大型污水处理池,每年处理油轮排放的污水200多万吨,从而保持了海水的清静和海洋生态平衡。这里的鱼类、海参、扇贝、紫菜等依然和过去一样鲜活,受到国内外人士的赞誉。
区位环境
大连新港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金州区大孤山街道东北麓,黄海岸边的大窑湾西南侧,是一个现代化深水油港。
建筑设计
它与栈桥终点相接的是420米长的原码头,16个大型橡胶护舷,紧贴码头两侧,这里可以同时停靠10万吨级和5万吨级的大型油轮各1艘。
地理位置
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向东经过海青岛、西太平洋石化,便到达大连新港。大连新港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大孤山东北麓,黄海岸边的大窑湾西南侧。这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水位最深的现代化深水油港。这里不仅海域宽阔,航道畅通,水深浪小,不淤不冻,而且冬暖夏凉,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是我国少有的天然良港,是又一个旅游胜地。
发展历程
新港如今已经成为一座繁华的新兴城镇,商店、俱乐部、疗养院、中小学校、招待所和职工医院齐备,国际海员俱乐部、友谊商店、外轮供应公司等,为国际海员的休息、娱乐、购买大宗商品和邮电通讯提供了方便条件。
2005年,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落址新港,2005年7月31日,新港至大连石化输油管道工程(简称新大线),顺利通过管道公司专家组验收。
新大线始建于2004年3月,投产于2004年7月25日,全长39.09公里,设计输送压力4.51MPa,年输油量350~650万吨,工程总造价1.5亿元。
新港事件
输油管道爆炸
2010年7月16日晚18时许,大连市大连新港附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的一条输油管道发生爆炸起火。到当晚23时30分记者发稿时,火势得到初步控制。
大连市出动400多名消防官兵和110多辆消防车,将发生爆炸的一条900毫米管道大火全部扑灭。但爆炸引发的另一条700毫米管道发生的大火,因油泵被损坏而无法切断油路,大火尚未扑灭。
大连保税区公安消防大队长崔洪涛表示,正在着火的管道有200米左右。辽宁省正在准备派飞机往现场运送泡沫。
事故发生时,一艘油轮正在进行卸油作业。起火后,这艘油轮安全离开。
在现场了解到,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附近空气中弥漫着黑色粉尘,石油燃烧气味浓厚。
事故原因尚不清楚,有关部门正在调查。
码头油库爆炸
2010年10月24日,消防队员在火灾现场扑救。当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大连新港码头油库“7·16”爆炸现场17时左右,再次发生火情。据现场知情者说,起火的正是7月16日发生爆炸的103号油罐,事发前103号罐正在被拆解,可能是在清理罐底的过程中,施工不慎点燃了罐里的剩油发生火灾。
到达现场时,已看不见油罐燃烧的明火,只是烟雾迷漫,气味呛人。至24日晚19时左右,大连市消防部门的100多辆消防车在现场扑救。鉴于大连新港消防供水和泡沫供水相对充足,加之103号罐周围的管线已经大部分拆解,罐体只剩六米多高。消防人员正在围堵大火,避免烧到别的罐体和区域,火势已在受控状态。另外,60多辆装满砂土的翻斗车在一旁待命。
2010年7月16日18时许,位于辽宁省大连新港附近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发生爆炸,造成原油大量泄漏并引起火灾。大火持续燃烧15个小时,现场发生了至少6次爆炸。至7月28日22时,大连新港生产全面恢复。
新港损失
油管爆炸导致的漏油事件,已经影响了部分船只的正常装卸运营。中远海能(11.08,0.41,3.84%)股份有限公司油轮公司一位内部人士昨天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受大连港部分码头暂时关闭的影响,公司已经有三艘油轮船改道其他码头装卸。
上述公司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关闭的新港港口中,包括一个30万吨级的码头、一个15万吨级的码头、一个近6万吨级的码头。其中30万吨级的码头一般是接卸“超级油轮(VLCC)”的。受此影响,中海昨天就有一艘原计划装载汽、柴油的油轮已经改道宁波港装船,执行其他客户的运输任务,这艘船的装卸能力在五六千吨。而中海另外两艘原本要在大连港新港码头卸货的船只也改道大连港的老码头卸货,两艘船的装卸能力分别为5万吨和4万吨。
根据计划,7月20日中海还有一艘油轮要到大连港装卸,21日和23日还将分别有一艘油船停靠大连港。上述人士指出,公司正在与部分货主商量改变船只流向的可能。公司也在密切关注事故原因的调查进展,并在安全管理方面加强措施。
大连港方面并没有公布港口码头关闭要持续多久,有船运代理公司预计,由于要进行漏油的清理工作,大连新港港口码头关闭可能要4~5天。而如果港口关闭港口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其他港口码头堵塞,进而影响航运周转效率,从而可能推动运费上涨。行业咨询机构易贸资讯旗下的息旺能源昨日发布的报告也指出,由于大连新港油罐爆炸起火,造成原油泄漏,新港整个地区已经被政府戒严,不允许任何油品进出和相关操作,油库这次受到事故影响,内贸和保税业务皆受到影响。
不过,对于此次事故是否会对大连市地区的船供价格造成影响,息旺能源引述主要船供方表示不会借供应短期吃紧而提价,“尽量满足市场需求,价格也不会大幅上调”。
交通部昨日也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对所有油品接卸港口码头进行最严格督查,凡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要坚决停产整顿。尤其是重点强化对港口油库、输油管道、设施设备以及运输船舶现场作业的有效监管,严防类似大连新港油管爆炸事故再度发生。而受事故消息影响,大连港昨天低开,开盘后初段交易最低曾至2.93港元,跌幅近7.28%,创近6周来股价新低。大连港收报3.01港元,跌4.75%。
新港海域承包人损失惨重: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火灾泄漏的原油污染了近50平方公里的海面,致使一批渔民就此“遭殃”。
虽说此时正值休渔期,加之事发地点为集装箱搬运码头,不会给大连市的养殖业带来较大影响,但是绝大部分渔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在大连每一片海域都是有承包者的,对于新港海域的承包人来说,他们的收入可以用十个手指算清。“今年我是栽了,赚的也就是个吃饭钱。”位于大连新港的渔民金师傅这样告诉记者。
在外界看来,休渔期发生此次事件似乎是不幸中的万幸。但根据当地渔民的经验,休渔期内的海洋生物则会因为此次污染而选择集体搬家,跑到干净的海水中生活,这是一种潜在的经济损失。金师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生产成本来讲,他们每年会埋下300多个鱼笼待今后捕鱼使用,按照每个笼子10元钱的成本来算,加之鱼线等辅料,这300多鱼笼将会花去渔民近5000元的生产成本。平时,这一组笼子就可以产生2万元左右的收益,每年可以盈利1.5万元。但海洋生物的迁移将让这5000元的成本算打水漂。金师傅预测,他的300个鱼笼将有一多半是空的。渔民们希望政府方面尽快展开措施清理海面以将其损失降至最低。
养殖业
称未受到原油污染带影响:18日,獐子岛集团(47.58,1.58,3.43%)董事长曾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表示大连市海域油污带未对獐子岛养殖基地产生任何影响。不过,獐子岛与大连壹桥海洋苗业股份有限公司(79.02,0.25,0.32%)在周一深成指上涨2.96%的有利形势下,仍分别下挫0.78%及1.78%。獐子岛位于大连金石滩的贝类净化分公司距离事发地点约19公里,但该公司在19日公告中称“贝类净化海水取水系统目前未在油污影响范围之内”,以保证贝类净化系统安全用水。
公司已底播面积中距离大连新港事发地点最近的广鹿岛海域养殖面积11万亩,距离大连新港事发地点约50公里;大、小长山岛海域养殖面积18万亩,距离大连新港事发地点约70公里;獐子岛、海洋岛、乌蟒岛海域养殖面积142万亩,距离大连新港事发地点约90公里。2010年上半年新确权的59万亩海域中,广鹿岛海域10万亩,距离大连新港事发地点约50公里;乌蟒岛海域49万亩,距离大连新港事发地点约90公里。公司对状况的初步评估认为,此次事故不会对长海县海洋牧场造成危害。大连壹桥海洋苗业股份有限公司对该污染事件发布公告称,壹桥苗业位置地处瓦房店市炮台镇,属于渤海内湾海域,距离爆炸地点约60公里距离。且与爆炸地分属不同海域,由于渤海地处黄海西北部,由陆地阻隔两个海域,因此公司所在海域没有受到爆炸地泄漏原油污染。
调查结果
操作失误
“该次重大安全事故的首先原因,就是当班工人操作失误,他们以为把油管接入储油罐之后,就万事大吉,可以去旁边歇着了,但他们在接入输油管之前,根本就没有检查储油罐处于什么样的作业状态,是否符合接受油品的条件。”有中燃大连中层人士谈及此事非常愤慨。
这位中燃大连的中层人士称,比上述行为更让他不安的是,从接入输油管进入罐体,到最终输油工作完成,长达数小时的时间之内,当班工人均没有去再次核查、复查。
据介绍,按照生产工艺流程,油品注入储油罐之前,通常要经过多个严格的手续,并需要建立严格的交接班制度和工作日记制度。“对于特殊罐体,我们还需要每一个小时进行一次罐体总容量的现场核查和登记报备,但实际上,透过这次事故,我们发现,很多的工作日记和交接班制度都是假的,乱填的,用来交差事的。”这位人士说。
“你可能不知道,这次大火,导致该罐区个人饲养的一条藏獒都被活活烧死了呢。”一名工人直言,由于罐区生活过于单调,养点幼犬小猫的事情,并非偶然。
对于罐区养藏獒一事,参与扑火的大连消防部分官兵予以了证实。他们还证实说,罐区作为特殊安全区域,有人甚至在这一区域随身携带火种出入。
不可思议的是,就在《中国经营报》记者多次进入事故地点及大连港和中燃大连的罐区和自用码头期间,也没有工作人员上前盘查是否携带有火种。
前述中燃大连中层人士透露,由于基础油泄漏事件在公司内部影响巨大,因此该事件发生迄今,中燃大连已经切实加强了作业管理和核查力度,并对公司罐区的安全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重新梳理,部分重要岗位实行双人负责制,以相互监督和确保万无一失。
为了证实管理机制已经切实提高,他透露说,中燃大连一位中层人员,前不久因客户投诉油品未及时送到等原因,被行政免职。大连新港油库再次失火未导致海水污染
截至2010年10月24日23时,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储备基地的火势虽然还没有被扑灭,但火灾已基本被控制,环保部门在现场设置了流动监测点,严密控制火灾对海水及环境的影响。
24日21时30分左右,在火灾现场的流动指挥车上,大连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负责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储备基地拆除作业的中石油辽河油田建设集团副总经理李明辉介绍,当日16时10分许,中石油辽河油田建设集团在组织施工人员对位于大连新港原油储备基地的103号罐体(原“7·16”事故着火油罐)进行拆除作业时,不慎引燃罐体内残留的原油,发生燃烧。
李明辉称,出于安全考虑,在施工时工程方已经在现场安排两辆消防车,但由于风势过大,没能控制住火势,但周围罐体的消防喷淋装置已全部启用,火势不会向其他罐体蔓延。火势已得到控制,无人员伤亡报告。
据介绍,罐体内残留的原油已固化,同时由于出火通道完全封闭,不会对海水造成污染。
火灾发生当日,大连市天气预报为北风6-7级。由于事发地临近海边,风力更加强劲,有关人士估计局部风力超过7级。由于风力变化多端,给灭火造成一定的影响。
另据了解,事故发生后,大连市主要领导立即赶赴一线,指挥部署灭火工作;省、市安全生产专家也到现场指导事故救援和灭火工作。大连市出动370余名消防官兵、70余辆消防车实施救援。由于现场不能容纳大量消防人员和车辆,部分消防人员随时待命,轮流冲到一线灭火。
官方通报
2010年7月23日电据安全监管总局网站消息,日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公安部共同发布《关于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通报称此次事故的初步原因是,2010年7月16日18时许,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大连保税区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发生爆炸,造成原油大量泄漏并引起火灾。
事故基本情况
国际储运公司是中国石油大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国际事业公司(80%股份)与大连港股份公司(20%股份)的合资企业,成立于2005年9月,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的日常运营和检维修工作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负责。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内建有20个储罐,库存能力185万立方米;周边还有其他单位大量原油罐区、成品油罐区和液体化工产品罐区,储存原油、成品油、苯、甲苯等危险化学品。
事故当天,新加坡太平洋石油公司所属30万吨“宇宙宝石”油轮在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卸送最终属于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控股的下属子公司)的原油;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天津市辉盛达石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辉盛达公司)负责加入原油脱硫剂作业,辉盛达公司安排上海祥诚商品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以下简称祥诚公司)在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上进行现场作业。所添加的原油脱硫剂由辉盛达公司生产。
卸油作业在两条输油管道同时进行。20时左右,祥诚公司和辉盛达公司作业人员开始通过原油罐区内一条输油管道(内径0.9米)上的排空阀,向输油管道中注入脱硫剂。但注入脱硫剂的作业没有停止。18时左右,在注入了88立方米脱硫剂后,现场作业人员加水对脱硫剂管路和泵进行冲洗。18时8分左右,靠近脱硫剂注入部位的输油管道突然发生爆炸,引发火灾,造成部分输油管道、附近储罐阀门、输油泵房和电力系统损坏和大量原油泄漏。事故导致储罐阀门无法及时关闭,火灾不断扩大。原油顺地下管沟流淌,形成地面流淌火,火势蔓延。事故造成103号罐和周边泵房及港区主要输油管道严重损坏,部分原油流入附近海域。
事故原因
在“宇宙宝石”油轮已暂停卸油作业的情况下,辉盛达公司和祥诚公司继续向输油管道中注入含有强氧化剂的原油脱硫剂,造成输油管道内发生化学爆炸。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分析中。这起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大火持续燃烧15个小时,事故现场设备管道损毁严重,周边海域受到污染,社会影响重大,教训极为深刻。
暴露出主要问题
一是事故单位对所加入原油脱硫剂的安全可靠性没有进行科学论证。二是原油脱硫剂的加入方法没有正规设计,没有对加注作业进行风险辨识,没有制定安全作业规程。三是原油接卸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指挥协调不力,管理混乱,信息不畅,有关部门接到暂停卸油作业的信息后,没有及时通知停止加剂作业,事故单位对承包商现场作业疏于管理,现场监护不力。四是事故造成电力系统损坏,应急和消防设施失效,罐区阀门无法关闭。另外,港区内原油等危险化学品大型储罐集中布置,也是造成事故险象环生的重要因素。通知最后强调,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各环节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各环节的安全管理;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合理规划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布局。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深刻吸取此次事故教训,认真做好大型危险化学品储存基地和化工园区(集中区)的安全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布局,严格审查涉及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提高重特大事故的应对与处置能力。
事故追踪
海上漏油开始扩散
截至2010年18日14时许,大连保税油库爆炸现场黑色烟雾逐渐稀薄,除了零星几个点还在喷水降温外,爆炸事故现场的消防官兵多数已经撤离。18日,最大的10万立方米原油储罐被烧毁,现场数台消防车仍在向它喷水。据现场灭火专家介绍,这个油罐顶部是一个大圆铁盖,着火后,油罐里面温度很高,仍需不断降温,防止复燃。在这个油罐东侧10米远,两根输油管线扭曲变形。大连市公安局副局长宁民说,这两个管道即是引发大火的起始点。在海上,前一天用沙袋毛毡隔离的一片漏油区开始向外扩散。据了解,油水扩散与海水潮汐和风向有关。已影响100平方公里海域,重污染海域10平方公里。油污海区小岛上聚居的普通海鸥因害怕油污不敢贴近水面多数已飞逃。已有28艘专业清污船舶由各地赶往油污水域实施清理工作。除了采用投放水面护栏防止油污扩散之外,还采用投放吸油毡和直接回收两种方法清污。前者主要用于厚度1厘米左右的漂浮油污的清理,看似笨拙实际比较彻底;后者主要在港内等厚度2厘米左右漂浮油污进行直接勺舀等打捞回收,及向油污较稀薄水面喷洒消油剂等,预计28艘船清污需至少一周时间。
两名消防战士坠海,一人牺牲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故发生后,2010年7月20日清晨8时,在辽宁省大连市大窑湾大连新港海面执行清理油污任务的两名消防战士张良、韩晓雄在海面风力达8-9级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前方不间断供水,不顾个人安危,用安全绳固定渔船钢索,再次进入海里清理浮艇泵。由于海面突变,一个巨浪将二人吞没,张良不幸牺牲,韩晓雄被成功救出。经全力搜救,张良遗体于14时25分被捞出。鉴于张良的英勇行为,公安部追授张良为烈士,大连市政府追授张良“灭火英雄”荣誉称号。
扑救
从外省急调400吨泡沫
据了解,油管爆炸后,随着原油泄漏流淌,火舌以极快速度蔓延扩大,火势曾一度直逼旁边存储易燃易爆、剧毒的二甲苯罐区。在被烧的10万立方米油罐周围,还有20多个同样级别的储油罐,中间相距不超过10米。辽宁消防采用“先控制,后消灭”战术,利用水泥和沙土围堵外溢原油,设置移动水炮和车载水炮对受威胁罐体进行冷却抑爆,采取泡沫喷射、沙土覆盖等措施对起火管线和地面流淌火进行压制消灭。截至17日15时,事故现场除少量管线和一个油罐外,明火已基本被扑灭。辽宁省公安厅称,辽宁公安消防用15个小时成功扑灭大火,关闭所有油管阀门,创造了世界火灾扑救史奇迹。这次扑救过程中,大连市市消防打完所有存储的消防泡沫,又从天津、河北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等地紧急调运400多吨泡沫到达现场。
调查
调查组登外籍油轮调查
18日上午,辽宁省成立事故调查组,分别有安监、公安、监察、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参与,下辖技术、管理、综合小组,全面开始调查事故原因。18日下午,调查组对事故当日当班人员进行询问,开始调查涉及的三四家企业。当日,调查组又登上“宇宙宝石”号外籍油轮,对相关情况进行收集。据大连安监局副局长孙本强说,这艘油轮已被中方暂扣。
探因
储油区管线起火引事故
18日,大连市政府在关于此事故的汇报材料中称,7月16日18时10分许,位于大连大孤山半岛的大连保税油库一期(简称大连中联油)仓储罐区原油管道起火。
经初步调查,事故发生前,一艘利比里亚籍30万吨原油船“宇宙宝石”号在大连新港卸油过程中,原油储油罐陆地管线在加催化剂作业时起火。事故发生后,“宇宙宝石”号油轮立即撤离。起火的管线为直径900毫米的原油储罐陆地输油管线,后引起直径700毫米管线起火。两根管线起火后,引燃旁边10万立方米原油罐。另据辽宁省公安厅透露,消防官兵赶到现场时发现,一罐区泵房配电室遭到损坏,一时难以实施关阀断料。经过12小时努力,17日6时,成功关闭漏油阀门,火势得到基本控制。
恢复生产
港口安全监管部门正在对“远山湖”号安全卸载原油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包括对受火灾影响的输油管道进行压力测试等,然后才能获准卸油。
这是16日晚大连新港发生输油管道爆炸起火事件以来,大连新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首次重新投入使用,标志着大连港全面恢复生产。
据了解,修复或重建在爆炸中毁坏的直径900毫米和700毫米的两条输油管道还需要时间,但这不影响原油码头其他输油管道的正常运行。
据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部门负责人介绍,事故发生后,大连港全力展开航道和港池清污,抢修受损设施,陆续恢复了各港区的生产。18日晚集装箱码头率先恢复作业,19日晚油品码头恢复部分原油管线输送作业,保证大连两家大型炼油厂生产急需。此后,散粮码头、杂货码头和汽车码头等相继恢复船舶靠离作业。
从27日18时到29日上午,在大连港集团作业和靠离泊的大型油轮、集装箱船、矿石船等,超过130艘,港口再现往日繁忙景象。
参考资料
大连新港油库7-16爆炸现场再次发生火情.news.sina.com.cn.2019-07-12
新浪.news.sina.com.cn.201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