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镇
东宁镇位于东宁市政府所在地,东距中俄口岸10公里,黑龙江省五大水系之一的绥芬河由西向东穿城而过,这里是东宁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县商品、金融、信息的交流中心,是联系吉林省、牡丹江市、鸡西市、俄罗斯的交通枢纽。这里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土质肥沃、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素有“塞北小江南”美誉。
介绍
东宁镇是东宁县政府所在地,是东宁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接三岔口镇(距东宁口岸5公里),南邻大肚川镇,西靠道河镇与绥阳镇,北接绥芬河市。新建火车站位于镇内,206省道贯穿南北,是连接吉林、牡丹江、俄罗斯的交通枢纽。
镇域面积550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30°59′--131°15′、北纬43°39′--44°10之间。黑龙江省五大水系之一的绥芬河自西向东穿过自镇内穿过,流入俄罗斯,辖区内有寒葱河、小金河等河流。年平均气温5.5℃,有效积温在2990℃以上,无霜期130天以上。
全镇辖10个社区、17个村委会:率宾社区、光明社区、中心社区、东兴社区、宏源社区、团结社区、南山社区、繁荣社区、建国社区、西山社区、一街村、二街村、菜一村、菜二村、大城子村、夹信子村、北河沿村、民主村、南沟村、东绥村、万鹿沟村、转角楼村、暖一村、暖二村、葫罗卜葳村、太平沟村、新屯村,24个自然屯,总户数5367户,总人口18063人,常住农村人口17760人,流动人口30000余人,劳动力8346人。
东宁镇,原名“小城子”,因有古城遗址,范围比“大城子”小而得名。“小城子”为渤海国时期古城,城墙遗址已被建筑物掩没不见轮廊。清代晚期,始有垦民来此定居。1882年(清光绪八年),开辟宁古塔至三岔口驿路时,已经形成村落,隶属宁古塔副都统管辖。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设置绥芬厅后,属讲礼社辖区。1909年(清宣统元年),改隶东宁厅管辖。中华民国成立后,1917年隶属东宁市第三区。东北地区沦陷后,1934年隶属第三区北河沿保。1939年6月,伪东宁县公署移驻小城子,改为东宁街,并对新县城进行了规划。划为商业区、作坊区、居民区和机关单位及日本人居住区。到1941年,城内居民达到1万人。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东宁县城区。1948年10月,绥阳县并人东宁县,县政府移至绥芬河镇,东宁街划为第三区,1952年县政府从绥芬河迁回东宁街。1954年改为第一区。1956年5月,撤区划乡,设置东宁镇和北河沿乡。1958年9月,东宁镇与北河沿乡(新老城子沟和苇子沟划归大肚川)合并,成立东宁人民公社。1964年8月,将镇郊13个生产大队划出,设置北河沿公社。1984年政社分开,改为东宁镇。
全镇耕地面积86790亩(其中水田5857亩);林地面积47265亩,森林覆盖率90%;盛产黑木耳、赤松茸、山野菜等山珍,储有煤、金、硅等矿藏;主导产业以果、菜、畜、菌、粮为主,粮经比例达到4:6,30%的劳动力脱离土地从事二、三产业,有效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发展。
镇容环境整洁优美,有省级文明村1个,市文明村4个(太平泉村、暖一村、一街村、夹信子村),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及卫生厕所普及率均达90%。
行政区划
辖葫罗卜葳村、北河沿村、二街村转角楼村、菜一村、夹信子村、民主村、暖一村、东绥村、菜二村、南沟村、新屯村、暖二村、万鹿沟村、太平沟村、大城子村、一街村
经济发展
东宁镇行政辖区面积550平方公里,全镇有17个行政村,农村人口17,760人,汉族人口占全镇人口的95%,其余为朝鲜族、回族、满族等,耕地总面积62000亩,粮经比例4:6,本年度农业经济总收入13104万元,农村人均年纯收入3506元。镇财政收入完成587.23万元,镇村企业总产值45200万元,税金450万元,招商引资2468万元,计划生育率达到98.84%,综合节育率90.98%,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分别控制在3.7‰和2.76‰。为了拉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东宁镇党委、政府围绕农产品加工、销售,加强龙头企业建设,相继建成了菜一果菜批发市场,菜二对俄果菜出口贸易市场,万鹿沟果汁厂,一街优质米加工厂,东华山珍食用菌厂等龙头企业十余户,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东宁市东宁镇在做“果、菜、菌、畜”四大主导产业这篇文章当中,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格局,强力打造优势产业。
东宁镇在发展四大主导产业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镇建有对俄出口、无公害黑木耳生产、畜禽养殖、水果、立体栽培等标准化示范园区15个,特色一品示范村5个。镇内建成了畜禽交易、投资1600万元的菜一果菜批发、投资5000万元的宝荣对俄农副产品批发等大市场,极大促进了主导产业的大发展。
目前,东宁市全镇果树总面积已达到28850亩,产值达2885万元。蔬菜面积达到12000亩,产值达3600万元。调整养殖结构,做强畜牧产业。采取政策倾斜、政府带动、典型引路、梯次推进的原则,全镇猪、牛、羊、禽存栏分别为2.3万头,8700头,4300头、20万只,总量居全县各镇前列,培植专业养殖大户500多户。全镇养貂10000只,野猪180头,火鸡500余只,马鹿45只,镇内建有投资200多万元的野猪养殖基地和投资37万元的马鹿养殖场,特色养殖潜力具大。向质量要效益,扩张黑木耳产业。全镇共发展地栽木耳4200万袋,实现产值2100万元,仅此项人均收入1000元。东宁镇现共有侵蚀沟34条,超坡耕地1500亩左右。东宁镇在调查研究后,在侵蚀沟两侧,超坡地块栽植刺老芽150亩。栽植区域由太平沟村延伸到民主、北河沿、万鹿沟、胡萝卜崴四个村,刺老芽栽植总面积占全镇超坡地总面积的10%。刺老芽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又具药用价值,按每地收入800元计算,预计今年全镇种植刺老芽总收入将达到12万元左右。据了解,刺老芽属五加科落叶灌木龙芽葱木的嫩芽,具有耐干旱、抗寒冷的特点,非常适宜北方的生长环境。
自然资源
辖区内除新屯子处在第五积温区,其余16个村均在第一积温区内,年平均气温6℃,有效积温2990℃,无霜期150天左右,易于作物成长。绥芬河水源充沛,宜灌溉和发电,一条人工水渠由西向东穿越全镇,灌溉水田面积5700亩。土特产品有木耳、蘑菇,山产品有名贵的丹参、黄花菜、赤松茸等100余种。矿藏资源十分丰富,有品位较高的煤炭、石英石、石灰岩、叶腊岩等。旅游资源有风景秀丽的神仙洞和鸡冠山。东宁镇丰富的自然资源,明显的区位优势,不断扩大的城镇规模为镇域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全镇在紧紧围绕“依托四边抓三产、主攻项目扩财源、两绿一黄大发展的”的总体思路,壮大发展果、菜、畜三大主导产业,全镇新发展果树面积1000亩,总面已达2.63万亩,规范化果园改造面积5000亩,果树节水灌溉6000亩,新发展蔬菜面积1000亩,其中新建棚室120栋86亩,总面积已达1.2万亩,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已达3.1万头、8110头、72000只和20万只,出栏率分别为1320头、2630头、2100只、9100只。涌现出了李超养鸡、孙庆才养牛、王学敏养猪等养殖大户,改良率达80%。全镇建立了夹信子火鸡养殖、暖二、万鹿沟黄牛改良,新屯子食用菌生产,菜一蔬菜立体栽培,一街优质葡萄等示范区19个。发展一街野猪等特种养殖户17户,“珍、奇、特”品种生产养殖已逐渐扩大。以南沟的烤烟、夹信子地瓜、花生、甜玉米、民主西香瓜、转角楼韭菜、万鹿沟大葱、东绥大蒜等为代表的专业一品村特色经济已形成规模。
普法教育
东宁镇组织普法宣传队深入到村屯、厂矿、学校,开展“送法”下乡活动,为广大群众送去实用的法律知识。东宁镇“送法”下乡宣传队由镇司法所、林业站、水利站、畜牧站、土地办工作人员和奋斗派出所民警组成,他们走村屯、入农户、进厂矿,向大家提供涉及土地、林业、消防、司法等方面的服务。他们还特别来到各学校,为同学们讲解交通、防火、用电等安全知识,增强同学们自我保护意识。东宁镇“送法”下乡活动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前来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几天来,普法宣传队已发放各种法律、法规宣传单2000多份,现场回答群众咨询问题上百个.
教育事业
学校介绍
东宁县第五小学,座落在东宁县绥芬河畔,是一所在崛起中不断奋进的小学。学校多年来始终坚持“抓好全体学生,抓好全部学科,抓好全程管理,抓好全员优化,抓好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一切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育人理念,努力“让每一位学生成人,让更多的学生成长”。学校坚持使全体学生始终保持一种高昂向上的精神状态、健康明朗的心理状态,规范和谐的行为状态,刻苦勤奋的学习状态。学校以浓烈的校园文化熏陶、激励着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自觉把校园当作自己的家园和生活的乐园,实现健康而快乐的成长。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学校始终坚持把深化教学改革作为提高质量的有效抓手,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努力构建了体现新课改理念的“自主预习、互动讨论、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新的课堂模式被全体教师广泛实施于教学之中,人人都在创新教学,个个都在教学反思,大家都能自觉做到把目标盯在育人上,心思用在教学上,工夫下在钻研上,本领显在课堂上,能力展示在效益上,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成为全县小学课改典范。学校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狠抓科研兴校,广泛开展教师之间的教科研竞赛,取得了显著的教科研成果。近年来,学校每年都有几十篇教学研究论文在省、市评比中获奖。
教学理念
学校一贯强化坚持“立足校内、发展内涵、全面打造、整体优化”的校本策略,狠抓队伍建设。多年来始终坚持校本培训与校本研究的内涵发展思路,着眼于校内教师的潜能挖掘。多年来学校坚持校本研训制度,采取“领导驱动、骨干引动、新老促动、相互带动、整体推动”的多种研训模式,广泛开展教研组内的说课、研课、赛课、评课和教师教学基本力的竞赛,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狠抓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严”、“细”、“实”、“恒”的精细管理,保证管理上的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从而保障学校的长效发展、可持续发展。
荣誉
学校多年来始终坚持“思维超前、务实求真,追求卓越、攀求新高”的发展战略,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牡丹江市教育先进单位、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教育研培工作先进集体、教育科研科普先进单位;东宁市教育先进集体、课改先进单位等。
红色旅游
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侵华日军东宁要塞遗址
东宁要塞:位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东宁镇。它北起绥阳镇北阎王殿,南至甘河子,正面宽110多公里,纵深达50多公里,曾被称为“东方马其诺防线”。日伪时期,侵华日军为了防止前苏联的进攻及为随时对苏联进攻,不仅在此修筑了亚洲最大的军事要塞,而且在此屯驻了关东军三个师团计13万多人,并构筑了飞机场10个,永久性工事400多个,野战炮阵地45处。现已发现的地下军事要塞有勋山、朝日山、胜洪山、母鹿山、409高地、麻达山、三角山、甘河子、阎王殿、北夭山等处。目前开放的是勋山要塞——在那郁郁葱葱的大山深处藏着庞大的军事工事。勋山要塞是东宁要塞中的一个中型要塞,它占地5公顷,与俄罗斯仅一河之隔。进入暗堡的隧道之后,便感到像是进入了一座迷宫,一条条高1.8米,宽1.5米的隧道纵横交错,上下连通,最深处可达地表15米,隧道中建有指挥所、医疗所、无线电室、铁车库房、升降井、排水沟、蓄水沟、暖气管道、贮备仓库、弹药库、电机房、兵舍、火力发射点、防毒气的双层隔离门等设施。要塞全部由钢筋混凝土构筑。在大山腹中有“侵华日军东宁要塞陈列馆”。馆内以大量的实物和照片向人们揭示了当年日军的罪行。
东宁要塞始建于1935年春天。为了修建要塞,日本从中国山东、河北省、吉林榆树等地用欺骗手段招募劳工,还有一些是中国战俘。前前后后共有17万名劳工参加了东宁要塞的修建。中国劳工和战俘受到了非人的待遇,每天都有十几个至几十个劳工死于非命,有的还被日军残酷地杀害,在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地区内就发现有大小坟包一千多个。为了“稳定”军心,日军还用火车运来了一千多名日本女子挺身队,这其中有日本女人、朝鲜女人和中国女人,当年东宁五镇设有二十多个“慰安所”。现在,在东宁市的敬老院里还住有当年的“慰安妇”。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零时苏联红军在大炮、坦克、飞机的支援下分三路对东宁要塞进攻,日军以弱对强,战斗持了7天之久。苏军以空中、坦克、步兵联合攻击,强行攻破日军多年苦心经营的东宁要塞,没有援军的日军不得不向吉林省方向溃退,一小部分日军则留在要塞中。8月15日,日本天皇下诏书宣布投降后,由于苏军的猛烈轰炸和日军的仓慌逃窜,日军的通讯全部中断,据守在东宁要塞中的日军不知道天皇已经投降。苏军的轰炸是相当猛烈的,东宁市满山都是一米见方的水泥块,许多隧道被炸塌了,但仍是无法取得完全胜利。后来苏联红军用飞机将日军第三军后勤参谋河野贞夫中校从牡丹江市运来,打着白旗进入东宁要塞,向日军传达了天皇氏的投降诏书,日军才完全放弃抵抗。901名日军于8月28日打着正镶白旗走出要塞。但是,勋山要塞的日本守军因暗堡没被发现,没有投入战斗,所以没有被苏军发现。是当地的老百姓上山时发现了日军,立即报告了苏军,苏军立即调集飞机、大炮,天上炸,地上轰,到8月30日战斗结束。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可以说是完全结束。所以,东宁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最后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