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甸街道
张甸街道,位于东经123°29′7″--124°31′51″,北纬40°28′9″---41°32′25″。地处抚顺市东洲区的东部,北侧与东洲街道相接,西侧与搭连街道相接,南侧与碾盘乡相接,东侧北端与兰山乡相接。西侧有发源于抚顺县的浑河支流“东洲河”,东洲河从南到北穿过整个张甸地区。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8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6千米,总面积6.19平方千米。
地处抚顺东部。
名称来历
过去因有很多樟毛草甸子,所以叫张甸子。很早以前,张甸地区为无人居住区,整个张甸长满了3米多高的樟毛草,所以张甸地区称为“樟毛草甸子”。由于段氏子孙不断卖地,段家垓就逐渐有了许多杂姓,后来习惯上称为张甸子。
政区沿革
1948年初成立了张甸村政府。当时张甸村的占地面积为1.6平方千米,人口为300多户,1800多人,包括汉、满、回、蒙古、鲜族。
1960年5月成立了张甸人民公社和碾盘乡人民公社,工人由张甸人民公社管理,人民公社下设还有三个委员会,三个委员会下设居民小组分层管理;农民由碾盘人民公社管理,碾盘人民公社在这里下设三个大队,三个大队下设7个小队。
1968年4月张甸人民公社更名为张甸革命委员会。1979年8月张甸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张甸街道办事处,下设9个居民委员会。
2000年5月9个居民委员会合成三个社区,分别为中心社区、楼房社区、平房社区。占地面积6.19平方千米,3812户、8227人。由于多次征占土地。
2010年5月张甸街道三个社区合并成了两个社区,分别为中心社区和楼房社区。
行政区划
2017年统计用区划代码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1068人,405户。总人口中男555人,占51.97%,女513人,占48.03%,78.56%;8岁以下102人,占9.55%;8-60岁779人,占72.94%;60岁以上187人,占17.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839人,占78.55%;有朝鲜族114人、满族104人、回族6人、蒙古族5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为5.41‰,人口死亡率为0.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64‰。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8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6千米,总面积6.19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52人。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地处抚顺市东部,地貌东部较为平坦,南部为丘陵地形,总体呈现东西长、南北狭。最高处北山海拔130米,最低处城乡路海拔108米。
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短暂,冬季寒冷漫长。多年平均气温7℃,1月平均气温-13.5℃,极端最低气温-37.3℃(2001年1月15日);7月平均气温23.7℃,极端最高气温40.3℃(1942年6月20日)。最低月均气温-15.7℃(2001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2.9℃(2000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38.6℃,最大日较差14.9℃。生长期年平均185天,无霜期年平均154天,最长达165天,最短为135天。结冰期130天。年平均日照市时数2525.7小时,最多的2001年为2742.6小时,最少的1995年为2372.4小时。年总辐射125.3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225天(一般为3月26日——11月6日)。年平均降水量773.4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102天。极端年最大雨量1083毫米(1995年),极端年最小雨量477毫米(199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9月,7月最多。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东洲河流经张甸地区中段时有一支流小溪此小溪是东山上千的泉眼汇聚而成,山脚下还有一个水泡子是小溪的源头,小溪从张甸居民区中间穿过流入东洲河,此小溪无论天气多旱都没有断过流,到了雨季它会涨水。由于建立园区小溪和小溪的源头都被填死,小溪也被改成暗渠。张甸地区无自然灾害发生。
社会发展
经济概况 境内坐落有大乙烯化工厂和园区的众多的石化企业。
教育有一座小学校即是张甸小学,直到70年代初期张甸地区才有了一座初中学校抚顺第四十九中学,由于人口动迁,居民都迁出张甸地区,张甸地区的小学和中学相继解体。
社会保障全街低保户68户、123人,2011年发放低保金26524元。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贯穿街道的马路有2条,一条是东洲河成平行的城乡路,另一条是与外环202国道相接从西到东的一条南环路,从北至南,另一条是南环路从东至西。有10路公交车从纶化工厂到南站,间隔15分钟一趟。604公交车从乙烯体育馆到千户村,间隔时为每1小时一趟。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