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
风铃是指可以在风吹动的情况下,发出声音的物品,多用来作为饰品。其可在风的吹动下,通过各个铃铛或其他物体的碰撞来发出声音。种类有很多,如日本风铃、八角风铃等。
物品介绍
佛殿、宝塔等檐下悬挂的铃,风吹时摇动发出声音。
说起风铃,既有视觉造型之美,又有听觉悦耳的享受;既是居家的小摆饰,也是宗教的重要器物;它可以是轻松休闲,也可以是庄严宁静。
典故
唐朝《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歧王宫中竹林中,悬碎玉片子,每夜闻碎玉子相触声,即知有风,号为至占风铎”,可知中国古人将碎石悬在一起,当风吹玉振,叮叮当当发出清脆的声音,称为“占风铎”,目的是用来知风。推想,占风铎应该是风铃最早的起源。
事实上,中国人所谓铃、钟、铎,与西洋人所谓的 bell、chime ,虽然不等于风铃,却与风铃在造型上、听觉上、原理上,有相当大的相似性及衍生性,所以一般人很容易将这些器物作联想,因而丰富了风铃的创作与运用。风铃悦耳清脆的声音,以及它丰富造型的美感,是现代人对风铃最大的用途与想法;但是,中国古人悬挂风铃,却是实用性高过装饰性,而是以「风吹玉振」的声音,达到警示、静心养性、或祈福的目的。
用途
用于悬铃示警
1.唐制:“学士院深严,悬铃索备警,长庆中,河北用兵,常夜作声以鸣缓急。”
2.唐.开元天宝遗事:“宁王…至春时,于后园中纽红丝为绳,密缀金铃,系于花梢之上,每有鸟鹊翔集,则令园史掣索以惊之,盖惜花之故也”。
上述二例,风铃明显用于警示用。
用于建筑
1.宋史.礼志:「明堂庭树松梓桧,门不设戟,殿角皆垂铃」。所谓「明堂者,明政教之堂」,依据大戴礼:「明堂者,自古有之,所以朝诸侯」,显见「明堂」在中国历代各朝是一个重要的政教地点,它的门口不设警卫兵戎,但却在屋檐四角设铃,有警惕、平和之意、却少了肃杀苛刻的气氛。
2.风铃用于建筑居家的风水勘舆之上,是利用风铃声的〔好韵〕,改变环境空间磁场,以招来〔好运〕,所以中国人认为悬挂风铃是要看方位。
用于宗教
1.〔铃〕在佛教意涵上有惊觉、欢喜、说法三义,常见于佛教的法器、乐器及塔寺塔寺檐角建筑中。
2.以一首〔风铃偈〕认识〔风铃〕在佛法中的象征意涵:「浑身似口挂虚空,不论东西南北风,一律为他说般若,叮叮咚咚叮叮咚。」所谓「叮叮咚咚」是为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的佛理,在大藏述略:「风铃扬音闹苍嘘,真相堂堂照膏火,教音默默鸣风铃」。
3.在宗教世界中,不论教堂或佛寺,〔钟〕都是必要的,它主要的涵意是发出信号表明仪式中重要环节,唤起人们去祈祷、报时、宣告大事件的发生、庆祝、报警和哀悼,钟声响起总有意义的。
4.巴厘岛崇尚多神信仰,传说风神〔湿婆〕藉由竹管风铃,以风吹竹管声的大小、频率表示风神的到来,并显示神威。
创新
世界各地都有风铃,但在艺术创作上日益推陈出新,近年来更着意于风铃「音乐性」的表现,但这个源于中国「占风铎」的风铃,在全世界可能以日本最为风行,它是日本夏天风物诗的代表物之一,具有测风及清凉的意味,夏日里在和式建筑的门檐挂上一串风铃,风动清凉,听其声能让人心宁安静、神清气爽、是家庭中常见的装饰物,因象征吉祥,常以具乡土特色的吉祥物造型出现;风铃在日本也广泛用于寺庙的祈福平安,遇有祭祀庆典,则悬挂风铃,外带一则祈福短文风铃的意象,在于造型和声音,也可以说就是艺术和音乐,在普遍视它为装饰品的现代,何妨探一探它的「古意」再努力延伸它的原理以及创作,「风铃」可以是一个很有意思、很有发展潜力的物品。
意义
风铃作为礼品,如果是好朋友送的,在有风的时候,风铃的清脆声代表着好朋友的一声声问候;如果是情侣送的,那就代表恋情和想念。风铃有"思念""喜欢"的意思,不过有人说还代表着情侣分手. 事实上,不管是谁送的,当风吹过,铃声都会让你想起那个人。如果送给别人,甚至别人会永远记住你。
做法
方法一
工具/原料
准备素材:贝壳、软木垫、小石子、乒乓球、颜料
方法/步骤
1.把贝壳粘在棉线上;
2.把一块软木垫切割成圆形,再把粘好的贝壳串在软木上,固定好;
3.把棉线穿过软木,再粘上一粒小石子,并固定;
4.在软木和乒乓球上涂上色彩;
5.把乒乓球和一些小装饰物串好或粘在软木上,挂起,便可静心聆听这风中的传说了。
方法二
1.首先要设想一下风铃需要的装饰,比如天蓝色的大云朵、可爱的黄色小蜜蜂、粉色的凤蝶总科、绿色的苹果树。先将不织布按照这些形状全部剪好。先剪好2片云朵之后,将2片缝合,缝合的过程中塞入云丝棉,再缝合。
2.用同样的方法让漂亮的花朵诞生,这样的花朵有圆形的花心。缝合过程中塞入云丝棉,一共做4朵。同样的办法做好苹果树。
3.接下来是可爱的小蜜蜂,剪好黄色的身体、黑色的条纹、眼睛,别忘了白色的小翅膀,然后2片缝合,同样塞入云丝棉,做4只。
4.蝴蝶也是这样做。
5.这样,所有的装饰都齐了。
6.将美丽的小蝴蝶、云朵、蜜蜂属、苹果树、花朵用透明线串起来,就大功告成啦!
参考资料
【策划】日本夏日风物诗——风铃.japan.people.com.cn.202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