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肉髻

肉髻

肉髻,也称为“顶髻相”,梵名为乌瑟腻沙(Usnisa),意思为“头戴敷巾冠饰”,即佛顶上的一肉团,如髻状,故名肉髻,是佛的专有特征。

肉髻从人的生理结构上讲,是佛陀的天生异相或是禅定修行而获得的头部顶骨凸起。起初,它只是印度王者或贵族男子的发型模式,因为释迦牟尼王子的身份,在成佛之后被逐渐演化成三十二相中的一相,按佛教教义,肉髻为佛陀修持善行所得。

名称释义

肉髻,即肉髻相,是三十二相之一。如来及菩萨的头顶上,骨肉隆起,其形如髻,所以称肉髻,是尊贵之相。佛陀顶上肉髻,高广平好。大人顶上有肉髻团圆相,称为发螺右旋,此系大人之相。世尊顶上的肉髻,高显而广阔,犹如天盖。在《净土三经》中所述的观世音大势至菩萨的肉髻,是佛及菩萨所共有的,只是诸佛之相极殊胜,菩萨之相稍有逊色。在观世音菩萨的色身相中,只有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

演变

在早期的犍陀罗佛教艺术中,佛陀都是卷发、高髻,在服饰和发型方面与其他人物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他头顶高耸的或许只是当时较为流行的一种发式,并不存在所谓的“肉髻”;到了2世纪左右的印度中部佛教艺术中,佛的形象又发生了变化,为直发高髻或螺发无发髻,发丝清晰可见,也没有肉髻的痕迹,这为肉髻佛像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公元4-5世纪的多时代是印度佛教的鼎盛时期,根据《佛造像度量经》来看,“肉髻”名称或许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随着造像的东传,在新疆地区这两种样式并存发展,直到隋朝。唐以后,以螺髻为主要模式,偶尔有螺旋波浪纹出现。不同时期的螺髻也略有不同,且各时期的特征相对统一。

三十二相

根据经典记载,佛陀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经云“百劫修相好,三修福慧”,佛陀的三十二相并非天生如此,而是经过了九十一大劫的修行所成就。根据《百福庄严经》说,每修一百福,才庄严一相;甚至一个广长舌相,便需大阿僧祗劫不妄语才能成就。可见学佛必须广修福慧,才能功果圆满,三十二相分别是:足下平满,没有凹处;足下轮形,千辐轮状;手指细长,白净如雪;手足柔软,毫不粗硬;指间缦网,交互连络;足睡圆满,无凸凹处;足背高起,前后均平;股肉纤圆,有如鹿王;手长过膝,端严如山;男子之根,密藏体内;头足之高,如两手长;一一毛孔,生青色毛;身毛上摩,向上侵伏;身体之色,有如黄金;身放光明,四方一丈;皮肤细滑,柔软如油;足掌肩顶,平满无缺;两腋充满,无有凹陷;身体平正,威仪严肃;身形端直,毫不似曲;两肩平满,丰腴异常;口中牙齿,计有四十;齿白紧密,洁净而坚;牙齿平整,毫不参差;两颊隆满,如狮子颊;咽中津液,润食美味;舌广而长,柔软细薄;口中音声,远能听闻;眼以继青,澄如大海;眼睫之毛,殊胜非凡;两眉之间,白毫放光;顶成肉髻,无能见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