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澄
林志澄,原名允方,祖籍新会区县,出生在温哥华市。林志澄幼年好学,8岁时,他父亲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应为祖国作出贡献”,于是送他回国,在私塾攻读了6年。
少年经历
林从小受到爱国思想的影响并目睹中日“中日甲午战争”我国海军一败涂地,割地赔款的惨痛事实,便立志振兴祖国航海事业。这宏愿被其舅公伍廷芳所赏识,资助他深造,赴美留学。
1907年,他进入大学预科学习,两年后,考上麻省理工学院造船工程系,研究战舰工程与造船专业知识,在求学期间,当选为学生会主席,并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被派赴美国海军部见习。但是,由于不同肤色的学员不允许到机密部门参观,不让接触比较尖端技术设备,处处受到歧视,因而更激发着他努力用功,发展祖国造船工业的决心。
林1914年毕业,取得了“学士”学位。
1916年取得“硕士”学位。林志澄毕业后,美国不少大企业家邀聘他留美工作,他均婉言拒绝,毅然带着妻子回到了祖国
青年经历
1916年取得硕士学位。毕业后,美国不少企业家邀聘他留美工作,他均婉言拒绝。
1917年,带着妻子回到祖国,在上海海军江南造船当营业部主任。
1920年,林志澄在上海市与友人合作集资开设了上海允元实业公司,经营机械生产及桥梁建筑工程,担任经理。后公司欠下大笔债务而倒闭,林志澄遭“索债追缉”,逃返广州市。从这时起,他将原名林允方改为林志澄。
1932年得友人介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任技正,但因看不惯官场上的腐败现象而愤然辞职。1933年出任广西南宁航务局局长,由于得不到当局对他提出的合理建议的支持,因而辞职。当他离开航务局时,当地航商赠给他银鼎一座,上刻“公正廉明”的题词。
1934年冬,林志澄回到广州。经友人介绍,在私立广东国民大学工学院任教授,一年后,转到黄埔海军军校任轮机教官。
1938年,广州战役,他与妻子迁往澳门居住,随后香港沦陷,全家迁到台山槎洲村。在当地他和姨甥赵元浩相处了一段时间,赵元浩是中共党员,林在他的帮助下,阅读了一批进步书籍,思想倾向进步。
中年经历
1945年,日本投降后,经友人推荐参加接收协同和机器厂。后该厂改组为“协同和机器厂股份有限公司”,陈拔廷任董事长,聘请林志澄任总经理。协同和在他的管理下,生产逐步发展,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艘柴油机轮船下水,成为广州市具有较大规模的机器厂。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志澄曾任广州市工商业联合会筹委会主任委员、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第一届至第七届副主任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广州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副市长、广州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1955年,林志澄担任广州市副市长职务时,在北京曾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他时常记着周总理鼓励他的话:“你是回国侨商,要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多作贡献。”1956年,林志澄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拥护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申请协同和机器厂参加第一批公私合营。
林志澄相信共产党,常常以党的方针政策来衡量一切,直言不讳。1957年反右期间,当陈祖沛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时候,他在小组学习会上提出个人的看法:“陈祖沛把香港大成行大部分资金带回祖国投资,抗美援朝战争时是捐献飞机大炮最多的,又是归国华侨,都反党?是否搞错了?!”当中共中央庐山会议后,彭德怀受到批判时,林又在小组学习会上坦率提出疑问。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林志澄受到迫害。但他对共产党的信念没有动摇过。
晚年经历
1977年林志澄之妻陈美逝世后,有人劝他到美国去,他说:“我是从美国回来的,这里是我的祖国,是我的家。一切会好起来的,我相信共产党。”晚年他在病中也常说:“以后我们祖国一切会好起来的。”对国家前途充满信心。
1987年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