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刘法印

刘法印

刘法印(1922年—1989年),男,河南省上蔡县西洪乡小庄村人,豫剧大师,豫剧“刘派”小生流派艺术创始人。艺名“垫窝”,以其精湛的文武小生表演艺术而闻名,被誉为豫剧“活周瑜”。他的代表作包括《提寇准》《黄鹤楼》《满江红》等。1980年,刘法印参加了河南省豫剧流派汇报演出,并被录音录像,其艺术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

人物经历

刘法印,(1922—1989年)河南省上蔡县西洪乡小庄村人,早年在漯河市师承沙河调名须生贾窝学艺,因年龄最小,故被戏称为“垫窝”。11岁入西平县李桥科班学艺,后入南阳豫剧团为主演,主工文武小生,期间学习《对花枪》《豹头山》《迷人馆》《反长安》等武戏。

初试锋芒的“小垫窝”,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绩,更坚定了他学戏吃饭的信念,鼓起了苦学苦练的勇气。那时,沙河调的一些著名演员,像擅长武戏的刘喜禄、何麻子,会戏诸多的名丑穆保,有名的文武老生贾窝、武净名家张金斗,红脸名家毛老道,刀马旦名家徐艳琴,武生名家王大利等,都经常聚会在漯河。他投师于这些行家里手,跟他们很快学会并演出了《黄鹤楼》《提寇准》《韩信拜将》《翠屏山》《南阳关》《截江救斗》等一大批沙河调经常演出的保留剧目,逐步掌握了戏曲艺术中的各种基本功和演唱技术,还学到了诸如“盘椅”“滚刀”“倒窜席筒”“二起倒挂”“咬牙切齿”等不少特技绝招,在他的艺术的成长和发展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漯河镇地处中原,铁路、水路交通都比较方便。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在豫剧界已是风华正茂的常香玉马金凤阎立品崔兰田李景萼等著名演员,不断到那里演出。利用这个机会,刘法印熟悉了豫东、豫西和祥符调的不同特色,领略了她们风格各异的演唱艺术,扩大了他的艺术视野。更难得的是博采了众人之长,大大地促进了他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经过长期勤奋学习,刻苦磨炼,刘法印在艺术表演上有长足的进步,逐渐形成了端庄大方、刚健洒脱、细腻含蓄的艺术风格。

作品

《黄鹤楼》《中秋之夜》《满江红》《天赐禄》《韩信拜将》(《拜将台》)、《翠屏山》(《吵家杀山》)、《南阳关》《野猪林》《截江救斗》《提寇准》《白马关》(《刀劈杨藩》)、《九龙杯》《佘塘关》《评雪辨踪》《武昭关》(《武昭关》)、《万花楼》(全部《白水滩·通天犀》)、《南阳关》《八郎探母》(《南北和》)、《迷人馆》《反长安》《豹头山》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