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学院几经变迁却矢志不渝,始终植根于农业、农村、农民,育才育人,成就卓著。现在的农学院下设: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遗传育种和农村区域发展三个系,以及依托于院校的校级科研机构“河北农业大学作物育种中心”、“河北农业大学张北实验站”、“河北农业大学墨尔本大学作物生长模拟研究室”、“河北农业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草坪研究所”和“河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同时,农学院还和其他单位或学院共同建设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河北分中心”、“河北省作物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和“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三农)”。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23人,副教授14人。硕士生导师40人、博士生导师16人。省管优秀专家5人,省劳模4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1人。
学院介绍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始建于1902年,办学历史可追溯至晚清“直隶农务学堂”至今已历110余年。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学院现设作物遗传与育种系、作物栽培与耕作系、农村区域发展系、中药材科学系4个系,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设有农学、农村区域发展、中药学、植物科学与技术、草业科学(草坪方向)、种子科学与工程6个本科专业。
学院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强势特色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河北省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省部级科研教学机构及质量工程项目;拥有校内实验基地2个,校外实验基地20个,实验室面积近5200m2,实验仪器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
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973”子课题、973前期研究专项、“863”子课题、“863”后补助、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国家星火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教育部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河北省重大科技攻关、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以及横向课题300多项,经费总额近2亿元;争取到专业、学科建设经费3000多万元;取得科研、教学成果100余项;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转让新成果数十项;获国家专利30余项;审定农作物新品种20多个。近五获得国家级奖励4项,省部级奖励25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在国际知名科技期刊《Naturebiotechnology》、《Nature genetic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NucleicAcidsResearch》,《FieldCropResearch》,《PlantSystematicsandEvolution》等发表70余篇,一级学报论文300余篇。出版教材、学术论著80余部。
学院现有在职职工75人,其中专任教师5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81%。涌现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1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1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河北省劳动模范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3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4人,河北省师德标兵1人,河北省教学名师3人,河北省优秀教师2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河北省优秀青年教师1人。此外有多名教师分别担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生命学部委员,中国棉花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方小麦栽培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遗传学会理事,作物学会常务理事、理事、玉米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作物学会玉米栽培组副组长,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耕作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农学会副理事长,农业部专家指导组专家,河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玉米专业委员会副组长、小麦专业委员会委员、花生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物学科组组长,河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岗位专家等学术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