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霜霉目

霜霉目

霜霉目(Peronosporales)是真菌门(Eumycota)、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卵菌门卵菌门)的1目。霜霉目是卵菌纲中最大、发展阶段最高的1目。霜霉目下分腐霉科、霜疫霉科霜霉科白锈菌科4科,约20属320种。

形态特征

该目真菌菌丝体发达,但比水霉目的细。寄生种类的菌丝一般生在寄主细胞间,由菌丝产生吸胞,伸入寄主细胞内吸取养料,有的菌丝能直接穿入寄主细胞吸收养分。孢子囊成熟时大都与孢囊梗脱离。孢子囊单生于孢囊梗分枝的顶端,或成串生在不分枝的孢囊梗顶端。低等属的孢子囊萌发时,一般生游动孢子;高等属则生芽管,且可随环境的不同而变动。游动孢子肾形,侧生双鞭毛。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藏卵器多为球形,内含单个卵球,具卵周质,卵孢子壁厚,平滑或具纹饰,萌发生芽管或游动孢子。

生活习性

该目真菌水生、两栖和陆生;也有的腐生、寄生和高度专性寄生。

危害

该目真菌是许多重要经济植物病原菌,常引起病害流行,如各种幼苗的猝倒病、油菜白锈病以及各种疫病和霜霉病等,造成严重损失。

主要科

1、霜疫霉科(Peronophythoraceae):菌丝发达,分枝繁茂。孢囊梗高度分化,长短相差很大,由数百至千余微米,于顶端双分叉一至数次,或在主轴两边形成近双分叉的小枝。小分枝差异不大,同步分化,顶端逐渐变细,每一顶端又同步形成单个孢子囊,在同一孢囊梗上所形成的孢子囊成熟度基本相同。孢子囊成熟后遇水即脱落,小枝小不再形成孢子囊,但在某些孢囊梗的小枝顶部或分叉中部会重新长出长梗,梗端再不断分枝,形成新的二级孢囊梗,上面着生新的同步形成的孢子囊。孢子囊脱落后,在二级孢囊梗上还可形成三级、四级或更多级的孢囊梗。孢囊梗的这种再长现象叫做多级有限生长。孢子囊呈柠檬形或椭圆形,大小为(24~45)×(15~28)微米,有明显的乳突,具短梗,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生芽管。藏卵器多球形,平滑,卵周质不明显或者没有。雄器多围生,少数侧生。卵孢子球形,平滑,直径18~30微米。

2、霜霉科(Peronosporaceae):全部是维管植物的专性寄生菌。菌丝体发达,生于寄主细胞间,以球形或线形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吸取养料。孢囊梗由内生菌丝发生,从寄主气孔伸出,与菌丝的区别很明显,常具有特征性的各种分枝,是分属的主要依据。孢子囊单生于孢囊梗分枝的顶端,同时成熟,成熟后脱落,借风传播。萌发时产生肾形的、带有侧生双鞭毛的游动孢子或芽管。有性器官生于寄主细胞间,藏卵器仅含1个卵球,经雄器授精后发育成卵孢子。

3、腐霉科(Pythiaceae):菌丝体发达,少数可形成吸器。多数种的孢囊梗与菌丝无区别,少数具定形的孢囊梗并可继续生长。孢子囊形态多样,从线形至球形;萌发生游动孢子或芽管;游动孢子肾形,侧生等长的双鞭毛。有性生殖为霜霉目的一般模式,即藏卵器由侧生或围生的雄器授精后形成厚壁的卵孢子。少数可行孤雌生殖。腐霉科为霜霉目中最原始的1类,是水霉目进化到霜霉目的过渡类型,其中低等类型接近水霉,高等类型接近霜霉。低等种类生于水中或土中,孢子囊不脱落,与菌丝分化不明显,萌发时多形成游动孢子;高等种类陆生,孢子囊易脱落,萌发时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生芽管。腐霉科腐生于水体或土壤中,或寄生于植物。寄生类型具不同程度的寄生性,一般低等的为弱寄生,寄生范围较广;高等的接近专性寄生,有一定的生理分化,但不如霜霉科专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