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打击
指定打击(Designated Hitter,简称DH)是棒球比赛中,按照打序轮到投手进攻时,代替投手上场打击的打者。这名打者只需在己队进攻时上场打击,不需在敌队进攻时担任守备。美国职棒大联盟(MLB)的美国联盟于1973年首次采用指定打击制度,随后多数大学、业余及职业棒球联盟也纷纷采用,各联盟之间对于该制度内容有些微的不同。
基本内容
指定打击(Designated Hitter,简称DH)是按照打序轮到投手进攻时,代替投手上场打击的打者。这名打者只需在己队进攻时上场打击,不需在敌队进攻时担任守备。传统上,棒球队每个守备位置的球员也都必须上场打击,包括投手在内。许多投手在学生棒球时期也是有名的强打者。但球员在进入职业棒球后,因为到了职业层级,分工精细,投手通常只被要求有好的投球表现即可,打击方面并不十分重视,甚至也会被要求放弃练习打击。因此除了少数例外,通常投手的打击能力都相当弱。
为了让比赛的打击表现更精彩,美国职棒大联盟的美国联盟于1973年首度采用了指定打击制度,而日本职棒的太平洋联盟则于1975年跟进使用。优点是可使打击强悍但守备欠佳或没有守备位置的球员有上场机会,短处是上场球员会多一人造成人力浪费外,另一短处是指定打击的出场特性具有强制性,因为指定打击是代替投手上场打击的打席,故球员不能上场守备,若当时担任指定打击的球员因教练调度关系上场守备、原本于转任守备位置守备的选手退场,依规则,下一轮打击开始,投手就必须上场打击至比赛结束。〈只须将指定打击接替该守备位置,其棒次不更动〉。换句话说,指定打击有时会有球员调度过于复杂之虞。
采用指定打击制度的赛事:
- 美国职棒大联盟的美国联盟
- 日本职棒的太平洋联盟
- 中华职棒
- 韩国职棒
- 一般正式国际赛
仍依传统未采用指定打击制度的赛事:
- 美国职棒的国家联盟(2022年起采用)
- 日本职棒的中央联盟(全球职棒联盟中唯一未采用)
应用
美国职棒
美国职棒大联盟的美国联盟(美联)有实施DH制,国家联盟(国联)2020年以前未实施。2020年起,由于COVID-19导致大联盟停战,球员久疏战阵,为减少投手受伤情况,国联曾单一球季短暂导入DH制,在2021年恢复不使用指定打击的传统,但隔年大联盟与球员工会达成新版劳资协议后,国联宣布将导入DH制,两个联盟自2022年球季起都采用指定打击制。在美国职棒小联盟球队当中,新人联盟及1A联盟的全部赛事采用指定打击制度。在2A及3A当中,以往对战球队的母球团皆为国家联盟,则不采用指定打击制度,其他情形则会采用,但在2020年以及2022年起,随着国家联盟导入DH,小联盟各层级也跟进全面实施DH制。此外在太平洋岸联盟当中,如果对战球队的母球团皆为国家联盟,两队可共同决定是否采用指定打击制度。
各国棒球联盟
全球绝大多数职业棒球联盟采用了指定打击制度,包含台湾的中华职棒以及韩国KBO联赛。1975年,日本的太平洋联盟采用了指定打击制度。在日本大赛或是跨联盟交流比赛中,指定打击制度适用于太平洋联盟球队为主场的赛事。至于日本职棒的二军则一律采用指定打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