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板足鲎类

板足鲎类

板足鲎类是一类已绝灭的水生节肢动物门,因最后一对附肢宽扁似桨而得名。属于有螯肢亚门的腿口纲。目前已发现67属300余种。板足鲎类可分为四个亚目、八个总科和十八个科。化石主要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以及中国的部分地区。板足鲎类的生活习性和体型差异较大,有的种类可达2.5米,是已知最大的节肢动物之一。

形态特征

板足鲎类的头胸甲近方形,中央部位有一个圆形突起,中部有一对或一个单眼,两侧有一对复眼。头胸甲腹面有6对附肢,第一对为螯,有的种类螯肢小且由3节组成,其他种类的螯肢大且由4节组成,带有锯齿。最后一对附肢通常宽扁,可用于游泳、平衡或翻动海底物质。其余几对为步足,负责移动。口位于头胸甲腹面,周围有6对附肢的基节,每个基节上有用于切割和咀嚼的牙齿。

口后方有一块口后板,其作用尚不清楚,但在分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腹部由12节腹节和尾节组成,前部6节形成前腹部,宽度较大,覆盖着5对腹板和椭圆形鳃。前腹部腹面有生殖器官,显示出板足鲎类的两性异形现象。一些种类的生殖器官细长,被称为A型,而另一些种类的生殖器官短而宽,被称为B型。后腹部比前腹部狭窄,有时呈管状。尾节形状各异,包括长刺状、短棘状、钳形和平坦形。体表有许多鳞片和皱纹,颜色也有所不同。

历史演化

板足鲎类最早出现在早奥陶世,据推测,它们的起源可能早在寒武纪之前。在晚奥陶世至早泥盆世期间,板足鲎类的数量和多样性达到了顶峰,之后逐渐减少,最终在二叠纪末期灭绝。

栖息地与习性

板足鲎类生活在近岸浅海和河口三角洲地区,主要以移动底栖的方式生存。它们可能是当时最凶猛的肉食性无脊椎动物,甚至能捕食早期的脊椎动物,如无颌类。在石炭二叠纪,板足鲎类的化石大多是在滨海煤炭沼泽环境中发现的。

化石记录

板足鲎类的化石最初在美国纽约州被发现,最初被认为是一种鲇形目化石。后来的研究表明,这些化石实际上是板足鲎类的一部分。尽管板足鲎类作为标准化石的价值有限,但它们在古生物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科普作品中经常提及,但将其称为“海蝎子”并不准确,因为它们与蝎子不属于同一类别。在野外,板足鲎类的化石容易与无颌类的头甲混淆。

参考资料

4.5亿年前的海洋“霸主”,在浙江安吉发现.中国网浪潮资讯 .2024-08-19

板足鲎目 .中国大百科全書 .2024-08-19

海中之霸:板足鲎!.搜狐网.2024-08-19

【动物界全系列】 螯肢亚门-板足鲎纲 .网易.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