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
翰林院是中国皇朝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中的一个职能部门,也是一种官僚制度。
翰林院,唐玄宗时期初设,开始是各种艺能之士供职的机构。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别建学士院,自此,翰林院分为翰林院和学士院。学士院则是在禁中起草诏命,参预机务的枢要部门,专承内命,权势颇重。宋朝的翰林学士院,是皇帝的秘书班子,掌制诰、赦敕、国书及宫禁所用之文词,随时备皇帝顾问。明朝建立后改名为“翰林院”。设学士、侍讲学士、直学士、修撰、典簿、编修等官。清朝翰林院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院,并创立庶吉士制度。
翰林院自出现便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科举制的发展,翰林院逐渐成为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宋代更有“非翰林不入内阁”之说。翰林院成为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他们所倡导的一些理念对一些文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后世乃至当今的行文风格仍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此外,不少失意的翰林官充任各地书院山长(校长)或主讲,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翰林院官以文学见长,熟读经史,熟悉国家典章制度,但缺点是缺乏政治经验,没有在基层从政的经历,一旦进入内阁,其弱势即暴露无遗。以文才而入阁,极少有治理国家的真才实干,而且大多因循守旧,偏重资格,这些都带来了消极影响。
名称
翰林,即文翰之林,意犹文苑。翰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文学家扬雄的《长杨赋》。汉时待诏于玉堂殿,唐时待诏于翰林院,至宋以后,翰林院也被叫做玉堂署。
历史沿革
唐朝时期
唐玄宗时期设立翰林院,开始是各种艺能之士供职的机构。后来又将一些文学之士诏入禁中,以备顾问,称翰林待诏。玄宗设立翰林院是为了强化君权。只是翰林院初置,杂流并处,没有出身限制,故三教九流之徒皆在其中;文士只是其中一类,负责参议表章,撰拟诏命。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别建学士院于翰林院之南。自此,翰林院分为翰林院和学士院,二者性质不同。翰林院是在内廷侍奉君王的普通机构,如李白便是翰林供奉;而学士院则是在禁中起草诏命,参预机务的枢要部门,专承内命,权势颇重。肃宗以后,翰林学士逐渐取代了宰相的机密谋议之权,地位逐渐上升,不过其性质属于天子私臣。李纯时期,翰林院成为独立机构,主要负责起草诏令。翰林学士院设于禁中,仍然具有皇帝内臣的性质。翰林院除常设于大明宫外,一般根据天子所在随地而设,紧靠天子,以备召见。
宋朝时期
宋朝仍分设翰林学士院与翰林院,二者区别与唐代相同,翰林学士院仍然是读书人的向往之所。(宋神宗)元丰改制后,翰林学士承旨和翰林学士成为正式官员,官阶三品,不任其他官职,专司草拟内制之职。此时的翰林学士院,是皇帝的秘书班子,掌制诰、赦敕、国书及宫禁所用之文词,随时备皇帝顾问。带“知制诰”职衔的翰林学士,负责为皇帝起草制书、批答等,被称为“内制”。此时的翰林学士院,已经与艺能伎术之士毫不相关,而是皇帝周围经常参与决策的官僚群体。
辽金元时期
辽朝时期翰林院改名为南面官署,设翰林都林牙、南面林牙、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翰林祭酒等官。金朝复称翰林学士院。元朝先后设立两种翰林机构,即翰林国史院和蒙古翰林院。元朝翰林国史院机构庞大,属官完备,地位较高,且呈现出翰史合流的特点。
明朝时期
吴元年,朱元璋在南京筹建翰林国史院,明朝建立后改名为“翰林院”。设学士、侍讲学士、直学士、修撰、典簿、编修等官。主要职能有五点:其一,编修国史、实录和全国地理、水文等书籍。其二,协助六部制定法令、礼乐等制度。其三,给皇家讲解经史等传统典籍。其四,帮助皇帝草拟敕令、诏书。第五,协助主持全国乡试、会试、殿试等。自洪武年间废丞相、设内阁,“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做法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
清朝时期
清朝顺治元年,翰林院承接明制,次年并入内三院(内翰林国史院、内翰林秘书院、内翰林弘文院)。康熙帝九年改内三院为内阁,翰林院遂再次独立,成为定制。清朝翰林院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院,状元授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翰林院创立庶吉士制度。庶吉士,是在新科进士中再行选拔,留院学习三年后再次考试,合格者留院,称留馆,其余则外放授其他官职。清代科举,沿袭一甲进士直入翰林之成法,二三甲进士则通过考选庶吉士才得入翰林,称为朝考。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合格者由皇帝亲笔勾定,称“钦点翰林”。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是有清一代士人层次最高的文人群体。
组织机构
以清朝为例,翰林院的内部组织有典籍厅和待诏厅。典籍厅掌章奏、文移及吏员、差役的管理事务,并保管图书,有典簿、孔目等官员;待诏厅掌缮写、校勘之事,有待诏、笔帖式(文书官)等官员。翰林院附属机构有庶常馆、起居注馆、国史馆等。庶常馆是庶吉士入馆学习的地方,清于新进士中选择年龄较小而名次较前者,不授他职,而改为翰林院庶吉士,进一步深造学习。庶吉士学习三年期满,经过御试,留用者分别授以编修、检讨等职。因庶吉士又名庶常,故学馆称庶常馆。起居注馆是编修起居注的地方。国史馆是编修国史的地方。
主要职责
唐宋时期
唐朝学士院是在禁中起草诏令的机要部门。学士院的翰林学士负责起草重要诏令;觉得皇帝的命令不合理时可拒绝起草诏书。唐代设置有翰林待诏这一使职,担任者以琴、棋、书、画、僧、道、阴阳、天文、医术、文词等技艺服务于宫廷,也就是陪同皇帝娱乐。宋代翰林学士的主要任务是起草制诰。制诰文书是涉及国家重大事务的档案,高度机密,因此起草制诰流程非常严谨。宋代翰林学士起草制诰,主要流程有宿直、接旨、锁院草制、皇帝审阅、宣麻等。他们作为皇帝的机要秘书,除了日常的工作之外,还兼任其他临时性质工作,主要有担任主考官、参加外交活动、编修书籍等。
元朝
元代翰林制度的一大特色是翰林国史院和蒙古翰林院的并置,蒙古翰林院的主要职能是翻译润色翰林国史院起草的诏书,以便皇帝和蒙古贵族阅读。元代翰林国史院的职能,主要有三方面:纂修国史,典制诰,备顾问。
明朝
明朝翰林院学士、侍读学士和侍讲学士的职掌是: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以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备天子顾问。凡经筵日讲,纂修实录、玉牒、史志诸书,编纂六曹章奏,根据皇帝旨意承办相关事件。翰林院修撰、编修和检讨通称史官,他们的职责是:掌修国史,凡天文、地理、宗潢、礼乐、兵刑诸大政,及诏敕、书檄等都需如实记录。国家有纂修著作之书,则分掌考辑撰述之事。经筵充展卷官,乡试充考试官,会试充同考官,殿试充收卷官。记注起居,编纂六曹章奏等。
清朝
翰林院职掌论撰文史,长官为掌院学士,属官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等。掌院学士掌国史笔翰,备左右顾问。侍读学士以下掌撰著记载,修实录、史、志时,担任提调、总纂、纂修、协修等职务。一般情况下,修撰只能由状元担任,编修只能由榜眼、探花担任。起居注馆是编修起居注的地方。其职责是记录皇帝一天言行:先记皇帝上谕,续记处理在京各衙题本,三记处理通政司所上各地大官题本和八旗奏折,四记所见。记毕署记注官衔名。翰林院所修各书一般由掌院学士担任正副总裁官;侍读学士以下,编修、检讨以上担任纂修官或提调官;庶吉士间或担任纂修官;典簿、待诏、孔目担任收掌官;笔帖式担任誊录官,间或担任收掌官。
主要影响
政治影响
翰林院自出现便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发轫于隋唐的科举制度,是教育制度和选举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其核心是通过考试以选拔官员,以制度的形式保障并促进社会成员规范化地垂直流动。在科举制的发展过程中,翰林院逐渐成为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自唐朝创翰林学士草诏并应奉文字之责后,靠科举而晋身者的比例逐渐增加。
宋代,科举制度与翰林院制度接轨。至明代,翰林院成为外朝官署,并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状元授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还创立庶吉士制度。自此,有“非进士不入翰林”之说。而自朱元璋废丞相之后,成祖设内阁,置大学士,与丞相相类。大学士均出自翰林,有“非翰林不入内阁”之说。翰林院成为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
清代科举,沿袭一甲进士直入翰林之成法,二三甲进士则通过考选庶吉士才得入翰林,称为朝考。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合格者由皇帝亲笔勾定,称“钦点翰林”,为了防止冒滥现象,还在会试与殿试间增设复试,复试合格者方准参加殿试。另外,对已经跻身翰林者,创立大考制度加以监督和激励。制度之严格、措施之细密可见一斑。为笼络汉族知识分子,清廷仿宋朝故事,实行制科征士,大批汉族士人被罗致入彀,直接进入翰林院,以成士林佳话,影响并吸引知识分子,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民族融合
就翰林院制度而言,由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曾首创殿试一甲头名即状元例授翰林院应奉的制度,使翰林与科举不可分割;元代创立蒙古翰林院,使将本民族士人安置其中;而就清代翰林而论,除汉族出身者外,不乏满、蒙翰林跻身其间,还有回族翰林和南方少数民族的优秀士子得选,遂使翰林院成为华族多元文化交汇、融合之所。翰林院为此专门制订一系列相关制度,颇具独创性。
学术教育
由于长期施行科举制度,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不少学术世家。而翰林院制度的完善,使学术世家无论从层次还是规模,都比以前任何朝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出现了大量“翰林世家”。翰林官自出现之后,便一直是百僚之中学术水平最高的一群。同时,翰林院的职掌也决定了他们必须在学术与教育领域有所作为。明清两代尤其是清代,文化进入大总结时期。朝廷为粉饰太平,标榜文治,同时也为扫清专制障碍,加强思想控制,多次以修书为手段,广泛征集民间藏书,在剔除大量被其认为应禁毁书籍的基础上,对其余传世文献予以校勘、编辑、重印,汇成类书、丛书,为保存中华文化经典做出了一定贡献。此外,翰林院直接影响了明清文坛的散文流派,如桐城派文言文派的奠基人戴名世,乃一甲榜眼。该文派中“学以致用”的理念对促进散文发展等方面起过重要作用,对后世乃至当今的行文风格仍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此外,不少失意的翰林官充任各地书院山长(校长)或主讲,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负面影响
翰林的设立,本是救科举取士之弊,淘汰那些只会应试、胸无点墨、不通政事的书蠹,唐宋“先授外官”极大发挥了翰林的才能。奈何明清帝王执意集权,视翰林为文学侍从,圈其馆选,特重辞章训练,过于放大翰林的词臣本色,而反噬了它存在的功用与价值。从根本上讲,翰林制度的形成、演变、完善是君主用以权力制衡、分权集权的有效工具。对于君王而言,取才固然重要,然为己所用才是上乘之策。翰林的升降去留、生杀予夺,往往系于君王一念之间。翰林院官以文学见长,熟读经史,熟悉国家典章制度,但缺点是缺乏政治经验,没有在基层从政的经历,一旦进入内阁,其弱势即暴露无遗。以文才而入阁,极少有治理国家的真才实干,而且大多因循守旧,偏重资格,这些都带来了消极影响。
后世影响
翰林院藏书
座落在外国公使馆区的中国翰林院,以巨量藏书著称于世,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图书馆,被当时西方人比做是中国的牛津、剑桥、海德堡。翰林院内藏有卷帙浩繁的各类古版善本。罕见壮观的《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的底本也珍藏于此,以金黄色丝绸装订而成的万卷册的《永乐大典》,是明代由两千名学者参与编修的大型综合性类书,经明末文渊阁大火,已是仅存副本;到了清代,这些副本已散佚两千余卷,其余便都收藏于翰林院内(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而《四库全书》的各类底本,是乾隆由纪昀、陆锡熊与众多清朝学者合编的七万九千卷的世界上最大的学术丛书。庚子国变前,1900年间的翰林院突然遭遇一场大火,建筑被焚毁,数千万卷古籍善本在大火中化为灰烬,其中包括当时仅存副本的《永乐大典》和从全国各地搜聚的《四库全书》的大量底本。翰林院大火所造成的中国古籍文化方面的损失是永世无法弥补的。
翰林学子
随着清代的灭亡,翰林院也与之偕亡,但翰林群体仍在。民国初年,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诸多领域,翰林踪迹仍在。譬如,学界翘楚有教育总长蔡元培,政界首领有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商界巨擘有民族实业家张謇,军界名将有湖南省督军谭延闿,外交领域有外交总长颜惠庆等。由于学术世家的形成,翰林后裔的文化优势也不容低估。民国时期,活跃于文化界的精英中,不乏翰林传人。如清代首科状元傅以渐后人、著名教育家傅斯年,翰林吕凤岐之女、女子教育前驱吕碧城,翰林张佩伦之女孙、著名作家张爱玲,庶吉士周福清之孙、著名作家鲁迅(周树人)和周作人等。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翰林后裔仍不乏各界翘楚。如末科探花商衍鎏之子、国学大师商承祚,学术巨擘俞樾曾孙、红学大师俞平伯,军机大臣瞿鸿禨之孙、社会史大家瞿同祖,爱新觉罗·颙琰状元赵文楷后人、四世翰林传人、佛学大师赵朴初,宗室翰林爱新觉罗·毓隆之孙、国学大师兼书法大家启功,溥仪帝师陈宝琛侄孙、经济学泰斗陈岱孙等,体现出翰林世家明显的文化优势。
他国翰林
越南
北部越南独立建国以后,为巩固政权,政府大力推广包括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内容的儒家思想及制度,科举制进一步加强。李朝初年,即有一系列振兴科举和儒家教育的举措:圣宗神武二年(1070),立孔子庙,塑周公、孔子及四配像,定四时享祀之礼;仁宗泰宁四年(1075),开三庠科试,“诏选明经博学及试儒学三场”;次年,立国子监;广佑二年(1086),开科试,选有文学者入翰林院。从此以往,科举之制经黎朝和阮朝的极盛而延续至1919年。
朝鲜
1298年1月,王璋发表即位教书,4月忠宣王罢政房。政房掌管人事行政职权转到文翰署,后改为词林院(又为艺文馆:显宗改为翰林院,忠烈王元年改为文翰署)。词林院不仅掌管人事行政大权,也掌管国王旨意的传达。
参考资料
Hanlin Academy.britannica.com.2024-06-16
翰林院.故宫博物院.2024-06-16
中国历史上的翰林院与翰林.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研究所.2024-06-16
翰林是中国真正的天之骄子.中国文化研究院.2024-06-16
伪爱国主义自毁文明:中国翰林院被焚真相.凤凰网.2024-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