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柽柳

中国柽柳

柽柳科是一个古老植物科,在中国荒漠植被中地位显著,其中柽柳属的综合利用价值较高。

物种研究

选取生长习性、植物形态、解剖结构、花粉特征以及种子微形态特征等共66个性状,采用简约法对国产柳属16种植物及外类群红砂Hololachne songarica进行分支分析,并用靴带检验法(Bootstrap)计算内部分支的支持率。分支图表明,国产柽柳属植物分为4个分支,分别属于Baum(1978)所划分的组Ⅰ及组Ⅱ中不同的系,从一个侧面说明基于经典分类所划分的组是比较自然的,同意Baum的属下分类系统。同时,基于分支分类结果并结合分子证据,对国产柽柳属属间亲缘关系及有争议种的分类学地位进行了探讨,认为甘蒙柽柳是独立于中国柽柳的种,多花柽柳是独立于多枝柽柳的种,盐地柽柳刚毛柽柳的变种,而叶抱茎呈鞘状的沙生柽柳莎车柽柳系统学关系很近,是较为原始的一类柽柳。

科研应用

在滨海滩涂造林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国柽柳在滨海滩涂造林技术。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在含盐量0.3-0.6%的地块上采用插育苗的方法培育中国柽柳幼株;

(2)将中国柽柳幼苗移栽到花盆等容器内培育容器苗,容器内土壤含盐量为1.0%左右,不能超过1.2%;

(3)将中国柽柳容器苗带土保持完整根系按照合适的密度移栽到滨海滩涂中,滩涂地带的选择要求是可以短期海水浸泡,但不能连续多日浸泡海水中;滩涂土壤含盐量不能超过3.0%。有益效果是:采用容器育苗方式保证了移栽时中国柽柳根系完整,没有伤根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中国柽柳在高含盐量条件下的造林成活率,特别适合滨海滩涂地区缺少淡水资源的现实情况。

分子系统学研究

对中国柽柳科3属21种植物的核糖体脱氧核糖核酸中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及58?S rRNA基因的3′端序列进行测定。结果表明,ITS-1片段的长度范围在254?bp~269?bp之间,ITS-2片段的长度范围在225?bp~253?bp之间。以Reaumuria songarica作为功能性外类群,运用PAUP软件分析仅得到一个最简约树。简约树步长为466步,一致性指数CI=08584,保持性指数RI=08622。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秀丽水柏枝不应从水柏枝属中分出。另外,研究分析为目前分类上存有争议的白花柽柳、短毛柽柳及甘蒙柽柳的划分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证据。

病虫害防治

分布与危害

柽柳条叶甲分布于吐鲁番市哈密市、喀什、阿卡和田县甘肃省、宁夏、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目前,已知寄主只有柽柳属植物。该虫以成虫和幼虫取食柽柳包茎叶和幼嫩枝梢,严重的叶片全部食光,犹如火烧一样,林木枯萎一片,严重影响柽柳生长发育和防风固沙作用。柽柳一年内若连续多次受害,就会造成96%以上枝条干劲枯甚至整株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7mm,宽2-3mm,黄色,背面有黑色斑纹,头部黄色,斑点浅而稀,头颈在一近卵圆形黑斑。眼黑色。触角黑色,11节,胸足3对,鞘翅目两边较宽并有黑光斑纹。

卵:椭圆形,长0.9mm,宽0.8mm,初产时淡黄色,后为灰白色。

幼虫:老熟时体长8.5-9.5mm,黄黑色,呈褐色斑纹及斑点。头近圆形,黑色或黑褐色,胸足3对各3节,腹足退化。

蛹:长3.9-4.7mm,宽2.5mm,乳黄色。

发生规律 1年发生2代,以成虫越冬。第二年4月中下旬开始活动,5月上中旬交尾产卵,卵期6-12天,5月中旬第1代幼虫孵化,下旬为孵化盛期.6月上旬至7月上旬是幼虫为害盛期,幼虫期8-26天,6月中旬至7月中旬入土化蛹,蛹期9-17天,成虫6月上旬开始羽化,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盛期,第二代卵产于6月上旬,下旬孵出幼虫,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幼虫为害和化蛹盛期,7月下旬出现第二代成虫,8月中旬至9月下旬成虫陆续越冬。该虫由于受气候影响,生活史不整齐,成虫迁飞能力强,活动多在10-13时和19-21时,寿命平均18天,交尾持续时间20-60分钟,平均40分钟。产卵时间多在21-24,卵散产2-14粒,成堆产在嫩枝叶上,每雌产卵量11-49粒,平均30粒,卵期5-7天,成早对不同柽柳取食有一定的选择性。嗜食顺序为短穗柽柳长穗柽柳甘肃柽柳异花柽柳紫杆柽柳密花柽柳刚毛柽柳多花柽柳、中国柽柳等。老熟幼虫在根茎部附近的混沙层中化蛹,结粉沙形成椭圆形薄茧。蛹期7-11天,平均9天。

防治方法

(1)加强苗木、种苗检疫,发现卵及时剪除焚烧。

(2)柽柳条叶甲仅为害柽柳属植物,营造混交林可有效控制其发生为害。

(3)冬灌时结合清除落叶,破坏成虫越冬场所。夏灌利用洪淤覆盖化蛹场所,破坏成虫羽化场所。

(4)幼虫期喷洒20%阿维灭幼1500倍液或5%阿维除虫脲3000倍液。

保护与发展

科植物的系统研究工作在国内多方面存在空白,项目依托中国科学院中科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柽柳专类园为研究基地,在对中国柽柳科植物进行种质资源迁地保存的同时,采用定点观测、实验室分析测试及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态学、生物学以及种质资源迁地保存方面对中国柽柳科植物进行了多学科的系统研究。为柽柳科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与演化研究和资源合理开发保护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资料,也为开展国际间的柽柳科植物合作研究创造条件。该项目较全面、系统地对中国柽柳科植物的分布格局、珍稀及特有种的重要生态学地位、不同生境因子对不同分布的影响、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境多样性、经济价值、生态学意义和科学研究意义等诸方面给予了综合评价研究,并明确了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切入点。在染色体数目相同而看不出种间差别的情况下,运用化学分类、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手段研究了柽柳科植物的种间、种内及种下的遗传变异。研究内容丰富全面系统,对柽柳科植物资源的开发、保护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学术价值。对荒漠干旱区的开发建设也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与应用实践意义。通过植物资源的迁地保护,沙漠植物园内已保存柽柳科植物种数达3属18种,占中国分布种数的50%以上,为建立中国柽柳科植物的种质资源基因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该成果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参考资料

植物研究.journal.kib.ac.cn.201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