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冯屯镇

冯屯镇

冯屯镇属聊城市的一蔬菜种植大镇,辖89个行政村,5.2万人,10.1万亩耕地,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士鲁仲连的故乡,是近代太平天国革命纪念地之一,鲁西大蒜生产基地。

经济

农业发展

冯屯镇毗邻平县城,镇政府驻地距县城6公里,辖77个行政村。总面积104.2平方公里,人口4.6万人,是聊城市“经济十五强乡镇”之一。

工业经济突飞猛进。拥有食品、铝业、纺织、木材加工、蔬菜储藏加工等8大门类600多个品种,铝加工、纺织制造、冷藏加工产业链条已初步形成。全镇民营企业183家,从业人员12000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2家。目前过亿元投产运行的项目2个,过千万元的项目8个,2006年工商税收6425万元。农业优势突出。冯屯镇地处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光照资源充足,土质之好,历史上素有“茌平区地心”之说。四新河、茌中河、管氏河流经境内。全镇耕地面积8.9万亩,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主要有大蒜、西瓜、棉花等。建有恒温库80座,总贮量5000万斤,脱水厂36家,年加工能力达3800万斤;积极探索了“订单农业”的路子,主导产业实现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经模式。2001年冯屯镇大蒜注册了“太平”牌商标,并取得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证书”,2006年冯屯镇被评为“中国大蒜产业十强乡镇”。物主要有大蒜、西瓜、棉花等。建有恒温库80座,总贮量5000万斤,脱水厂36家,年加工能力达3800万斤;积极探索了“订单农业”的路子。

产业发展

“三大主角”唱活发展戏

茌平区冯屯镇抓大带小,狠抓农业结构调整、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建设,拉动全镇经济快速发展。1-3月份,全镇实现工商税收2650万元,同比增长62%。

抓农业结构调整,在规模上求突破。该镇立足资源优势和农民的种植习惯,引导农民重点发展大蒜、西瓜、养鸭等主导产业。同时,依托76家大蒜储藏加工企业和小杨屯鸭业集团等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带动加快全镇农业结构调整。目前,全镇大蒜基地达到3.8万亩、西瓜1万亩,填鸭存栏2000多万只。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00元。

抓民营经济,在总量上求发展。把民营经济作为主要增长点来培植,积极实施“大户带动、政策驱动、效益拉动”战略,引导民营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形成了纺织、果菜加工、密度板等5大支柱产业。全镇民营企业达到350多家,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2家。

抓小城镇建设,搞好配套服务。该镇先后投资200多万元改善镇驻地基础设施,铺设了总长2800米的中心大街两条主干排水管道,安装了路灯,实施了亮化、美化工程。对茌禹路两侧和镇驻地南北大街的房屋进行改造,共拆迁房屋532间,新建商住楼房187座,新建商品房300多间,形成了精品专卖一条街、农资一条街,1000多人从事第三产业。

种植加工

1995年至今,冯屯镇已连续七年种植大蒜5万亩,每年9月下旬种植,第二年5月中旬收获蒜苔,6月上旬收获大蒜。

2000年秋季起全过程实施“大蒜无公害种植技术规程”,2001年10月,在国家工商局为本镇大蒜(苔)注册了“太平”牌商标。经山东省农业厅严格检测,于2002年1月份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证书。

1998年至2000年,本镇围绕大蒜(苔)生产,相继兴建了蒜苔保鲜库36座,每年总容量2000万斤,蒜片加工厂20家,每年加工能力2500吨。初步实现了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冯屯镇属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38米,土质属典型的砂质壤土,PH值在6-7左右,有机质含量0.85%左右,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和培育。

气候

冯屯镇属北温带半湿润气候,光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光、热、水资源时序变化与作物生长期区配良好,热同期,有利于生产。

光照

本区光照资源丰富,日照时数长,光照充足且辐射强度大,年积温4954摄氏度太阳总辐射量127.1瓦/平方厘米。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

温度

本区年平均气温13.3摄氏度≥0≤10摄氏度。每年7月份气温最高达38摄氏度左右,2月份最低在-13摄氏度左右。

降水

本区降雨偏少,且多集中在盛夏季节,年际变化大,全年除7、8月份降水大于蒸发属湿润外,其他月份均处于半干旱期,平均年降水量为589毫米。

灌溉

冯屯镇境内各种引黄沟渠成网络分布:镇内有机井1440多眼,无任何污染和污染湖,机电配套,平均70亩地一眼井,可井黄并用,排灌配套,旱涝保丰。

社会

茌平区冯屯镇小杨屯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强班子、抓经济、促文明、保稳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班子建设,夯实新农村建设的政治基础

村党总支坚持从组织、思想和作风等方面加强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带领群众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优化组织设置,增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今年一月份,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地调整优化了党组织设置,建立了党总支,下设小杨屯农业开发、小杨屯驻茌办事处、长城油脂有限公司、小杨屯填鸭厂加工车间和填鸭厂养殖基地等5个党支部,把支部建在了产业链上,将村集体企业内的l5名外来务工党员纳入村党总支统一管理,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

二是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扎实搞好党员教育培训。坚持理论学习与掌握实用技术相结合,坚持利用网络资源与制作乡土教材相结合,通过收看远程教育节目,对党员干部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基本知识教育,为群众提供农业实用技术和致富信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张国忠同志应邀参加了山东省委组织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心与山东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联合主办的第三批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强村富民"专题访谈节目,通过网络向全省农村党员干部阐释了小杨屯的“吃亏经"、“发展经”。同时,村里自己录制电教片23部,从新农民、新生活、新风尚、新环境、新风貌“五个新”来展现小杨屯村的新形象,从而增强了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发了党员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和活力,坚定了党员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学好用好“吃亏"精神,加强班子作风建设。村党总支书记、全国劳动模范张国忠同志,任职六十多年来,坚持奉行“吃亏在前,无私奉献”,是带头“吃亏”、敢于“吃亏”的典范。在村里组织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讨论会上,张国忠同志欣然赋诗:学好“吃亏经”,保持先进性;拼搏闯新路,党员打先锋;发展讲科学,经济争头名;建设新农村,才能有保证。在张国忠同志的感召下,小杨屯村党总支一班人,人人肯吃亏,个个讲奉献。村党总支副书记刘长城,前几年承包了16亩土地,年纯收入2万多元,但为了村办企业,他毅然退掉了承包地,在鸭场负责抓生产经营。为了企业发展,他上河北省、下浙江省,购鸭苗、销填鸭,找贷款、跑项目,从不计个人得失,为鸭业集团的发展付出了很大心血,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在小杨屯,已经形成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事,党员干部必须首先做到;凡是风险大的项目,党员干部都要带头试验;搞计划生育,最先上手术台的是干部或干部家属;划分宅基地,排在最后的总是干部。

大力发展经济,奠定新农村建设物质基础

小杨屯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现代农业为方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全村公共积累达52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突破一万多元。一是加大科学技术应用,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在

种植业上,张劳模带领群众制定科学的改造方案,动用土方50多万方,修建桥涵50多座,打机井20多眼,将1400亩红土洼地改造成了旱涝保丰的吨粮田,一年交售粮食l7万斤;通过对农作物科学的进行多类型、多品种、多形式的间作、混作、轮作,创造了一年“三种三收"、“四种四收”的立体种植模式,每亩收入平均增加1000多元,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高度评价,创造了“平原农业立体开发的新模式”。在养殖业上,张劳模率先搞填鸭试养,经过42天的摸索,总结出一套养鸭经,通过科学孵化、养殖,鸭子存栏量由200只发展到了100多万只,在此基础上,引进了5000只长白山肉食鹅和500只法国“郎德鹅”,鸭鹅养殖逐步发展壮大,创造了集约化生态养殖的新模式。二是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实现农业产业化。小杨屯村按照“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思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市场考察,逐步建成养殖、生产、运输、销售为一体的小杨屯鸭业集团总公司,资产达3268万元,年创利税820万元。同时,充分利用招商和闲置资金,建设了色拉油厂等一系列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年可实现利税200多万元。三是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注入经济发展活力。小杨屯村依托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优势,聘请农技人员、专家多次为农户授课,通过发放资料、利用远程网络观看电教片等形式,进行大棚种植、养鸭等实用技术培训,农民人人都成为发家致富的能手。

抓好文明创建,激发新农村建设精神动力

小杨屯村紧紧围绕“改善农民家庭生活,提高农民思想觉悟,增强农民文明素质”的目标,以建设“精神文明一条街”为支点,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一是改善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小杨屯村从

集体积累资金中拿出300多万元,对村容村貌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加快路、水、电等公共事业发展,改变了以往“雨天水汪汪,旱天硬邦邦,晴天一块铜,雨后一包脓”的落后面貌。目前,小杨屯村群众的住房全部是标准瓦房或楼板房,人均住房面积65平方米,先后修建大街7条共4000多米,全部实现硬化、亮化、美化、绿化,铺设环村柏油路15公里,家家通上了自来水,是全省“村镇建设明星村”。二是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小杨屯村始终坚持对群众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集体的“四爱”教育不放松,利用村党员活动室、村文化活动中心等阵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丰富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认真组织开展了以践行“八荣八耻”为主题的辩论、演讲、歌咏等比赛,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形成了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善、融洽和谐的良好风尚。三是搞好文明创建,倡导文明新风。小杨屯村通过开展文明农户、和谐家庭、和谐村组等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增强了群众的发展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通过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活动,引导和教育村民遵纪守法、崇尚科学,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尊老爱幼、团结邻里、文明诚信、勤俭节约,提升了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维护社会稳定,创造新农村建设良好环境

小杨屯村着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及时解决各种矛盾和纠

纷,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强化民主监督约束体系。小杨屯村通过成立村民理财小组,召开村民代表议事会、民主听证会等形式,充分运用公开栏、广播、明白纸等各种公开方式,将村务公开由注重结果上的民主向决策、执行上的民主转变、深化,让群众直接对村干部和村务进行监督,促进了民主决策,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二是加大农村治安协防力度。小杨屯村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建立了农村治安协防巡逻队,通过巡防员入家入户宣传法律法规及打击违法行为的方法和措施,构筑起农村治安协防体系,有力的维护了社会稳定。三是完善矛盾调处排查体系。小杨屯村推选出有威信、有责任感的人担任综治信息员,积极收集信息,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并成立专项奖励基金,对有突出实绩的进行奖励,调动了农民参与调解矛盾、排查隐患的积极性,有效的化解了矛盾纠纷,防止了重大事件的发生。小杨屯村没有发生过一起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没有一人违反计划生育,没有发生打架斗殴、赌博酗酒及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的现象,展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风貌。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