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长涂山

长涂山

长涂镇位于浙东沿海岱山岛东部,其东临公海至小板岛与东海相连,距中街山渔场15海里;南濒浙江岱山黄大洋,与"普陀山海岛"普陀山遥遥相对;西邻岱山本岛与县城高亭镇隔一水道;北倚岱衢洋。辖地包括大、小长涂山、大圆山、多子山、大、小西寨山等90个岛屿。

地理环境

陆域面积58.5平方公里,其中大长涂山43.27平方公里,小长涂山10.88平方公里。大、小长涂岛间夹一条长7.8公里,宽400-700米的长涂港。万吨级是船舶可自由进出,是国家二级渔港,舟山渔场著名的避风良港。镇政府驻地倭井潭,距县城7海里,距宁波市50海里,距上海市97海里。

长涂山位岱山岛近东侧,相隔约3公里的岱山水道。分东、西二岛,称大长涂山和小长涂山,两岛互偎,形成一个"S"形的天然良港,即为著名的长涂港。小长涂山居西,面积10.92平方公里,海拔299.6米的高山为岛上最高点,居民约1万人,岛设长涂镇政府,驻地东小,有22个自然村。大长涂山居东,古称剑山,面积33.56平方公里,最高大龙山海拔290.6米,居民约1.1万人,全岛分35个自然村,西部归长涂镇管辖,东部属东剑乡。

长涂位于岱山岛的东部,东临公海,南濒浙江岱山黄大洋,与普陀山海岛普陀山遥遥相对;西毗岱山本岛,与县城高亭镇仅相隔约3公里的岱山水道,其中最窄处为1.8公里。北倚岱洋。镇域内的小板岛是岱山县的最东端,其上立有岱山县的界碑。大长涂岛的东剑乡(现为东剑社区)于1992年撤并归入长涂镇。长涂镇政府所在地在小长涂岛东部,长涂港全长7.8公里,素有“台风吹不到,巨浪涌不进”的美誉,是天然的避风良港。长涂岛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是我国南北海运的中心和江海联运的黄金水道。长涂也是省政府命名的“小黄鱼之乡”。

长涂港为舟山渔场历史悠久的天然良港,长7.5公里,宽300~600米。港区开发较早,明代已形成锚泊基地,在16世纪中叶一度被倭寇侵占。长涂镇东北角遗存一抗倭史迹,叫"倭井潭"。相传倭寇盘踞岛上时,有渔家三姐妹为消灭倭寇,投毒井中,并与倭寇格斗丧生。后人在井边建"抗倭碑",以志纪念。清嘉庆(1796~1820)初年,闽人蔡牵的武装船队踞长涂港,在海上与清廷对抗。同治十年(1871),在西鹤嘴兴建岱山县境内的第一座灯塔,象征近代长涂渔港建设迈出的第一步。据光绪二十五年(1899)统计,港区拥有渔船230艘、商船60艘。1916年8月,孙中山先生莅临舟山群岛考察,其后在《建国方略》中,把长涂列为渔业大港规划。每年旅客进出港约达40万人次,港区客运、物资供应、轮渡等码头建设完善。特产除水产品外,有享誉舟山市的倭井潭硬糕,使用传统工艺制造,已有百余年历史。

大长涂山隶属岱山县长涂镇,北纬30°15′,东经122°20′。为大、小长涂诸岛中最大的岛屿。西距高亭13.5公里,西北隔长涂港与小长涂山相对。

小长涂山是岱山县长涂镇政府驻地。西隔岱山水道与岱山岛相对,距高亭镇10公里,南北分别为浙江岱山黄大洋岱衢洋海域。陆域面积10.92平方公里,最高点高鳌山海拔299.6米,海岸线长25.23公里。

历史沿革

小长涂岛上宋时已有居民,属昌国县蓬莱乡;清代定海区(直隶厅)蓬莱乡之长涂庄;民国年间属定海县长涂乡;1949年属?州县长涂乡。1950年5解放,属定海县岱山区长涂乡;1953年6月,为岱山县长涂区之长东乡、长西乡;1958年属长涂公社;1984年属长涂乡;1986年置长涂镇。2000年有居民4323户,10822人。

宋时属昌国县蓬莱乡,清代为定海县(直隶厅)蓬莱乡之长涂庄;民国初为长涂乡,民国23年(1934),大长涂山从长涂乡析出置东剑乡。1953年6月起属岱山县长涂区,该岛设长东、西剑、东剑等乡。1992年东剑乡并入长涂镇后,全岛均属长涂镇,岛上有行政村12个。2000年末,有居民2909户,7249人。

主要景观

传灯庵与

西鹤嘴灯塔

在宛如澄黄色丝带的长涂港北面,有两座对峙的小山,名曰东鹤嘴和西鹤嘴,“双嘴”的北面是“五虎礁”,此乃船只进出长涂港的必经航道。倘若大风天气或雨雾黑夜,常有过往船只在此触礁或撞山。传说清代同治年间常熟市有个叫慈领的和尚,与友人王伟先生东游蓬莱,途经长涂港耳闻目睹此事,佛门本以慈善为怀,于是毅然决定留在西鹤嘴,搭起茅篷,每天夜晚点上5盏小油灯,为渔船指航。当地渔民为感激指航人,常去西鹤嘴助款。不久,慈领就用渔发的助款铸了一只大铜钟,每遇雾天,撞击铜钟,以告过往船只。后来慈领又在西鹤嘴建造了一座灯塔,名曰“西鹤嘴灯塔”。后人为纪念慈领和王伟先生,就在他们搭茅篷之处建成了一座庵,取名“传灯庵”。以示灯之精神代代相传。

大沙河

休闲海钓园

大沙河休闲海钓园始建于2005年,当时素有“海上高尔夫”之称的海钓作为一项重要的休闲和竞技运动已被许多国人所接受,而且舟山市本地的海钓爱好者也已形成一定规模,仅定海区普陀区两区就拥有海钓爱好者600余人,注册会员270余人,而且市外游钓客已成为舟山海钓业的主要服务对象。镇政府积极响应渔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引导渔民转产转业使他们从事旅游、休闲渔业,并在大沙河叮嘴门征地160多亩用于创建海钓园。

经过二年多的努力,大沙河海钓休闲园现已基本建成。总投资420多万元的休闲园现有员工18人,海钓园的软硬件特别是硬件有了一定的提升。目前为止已完成了大沙河沙滩的整理及海塘的修理工作;建立了浮式钓鱼岛;配置了一条休闲渔船;计划明后年在南园山东北面新建一条栈桥,在大沙河码头东建一条长300米栈桥;海钓钓鱼台和采贝区正在建造中。那里吃的有各种海鲜,山野菜,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应有尽有,是海产品养殖和休闲养性的好地方。海钓园内有钓鱼岛、海钓天地等多个海钓板块,里面海钓设施齐全先进;“水上宾馆”设计独具匠心,共有床位30多张,里面有线电视、热水器等设施一应俱全;依海而建的茶吧一方面可消除游人的周车劳顿,另一方面还可使游人欣赏美丽的海岛风景;一个可容纳30多人的会议厅,是举行商务会议等各种大中型会议的最佳选择;园内15000多平的大沙河沙滩是拾螺捡贝、休闲海钓的理想场所,四周岛礁众多,具有礁美、石奇、崖险等特点;25亩的桔子林专供游人参观采摘,给人以另一种享受。

娘基宫

娘基宫座落于长涂港南岸西端,依山朝北,建于光绪十三年菊月(1888年)。墙门门框上还刻有修建年月,是倒着的,是后来在重修照墙时把这对石条门框给安装反了,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清代末年,当地村民大多在外从事海运事业,多数人家都较为富裕,由于村民在海上作业,需要神灵护佑,他们就在村里建了一座“娘基宫”,供奉天后娘娘。从此,村以宫名,一直沿用至今。据说,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为圆强国之梦,想建立自己的海军,曾沿海岸线寻找军港,来到长涂后,踏勘沿港岸线时到娘基宫小憩。整个宫院除在八十年代戏台被拆除以外,其它都是原封不动的,保存极为完好,可以说是县境内按原貌保护最为完好的一座清代庙宇建筑。现有正殿五间,东外厢房七间,全部木质构件。一百多年来,历经风雨,这木构架很少有虫蛀、霉烂的。殿内梁架用七桁,抬梁结构,五架梁上用两月梁承托垂柱,两月梁阳刻云纹,脊垂柱底饰吊篮,其它都是穿斗结构,檐下用牛腿梁承重。整个构架全用榫铆,见不到钉子。看外形,小青屋,歇山顶,正吻龙护栋,整个建筑显得古朴而又典雅。

倭井潭参府庙

小长涂岛有个倭井潭村,村里有眼井,潭水清凉甘美,久旱不干。相传在明朝嘉靖三十六年(公元一五五七年)间,入侵倭寇受戚家军沉重打击后从海上逃至长涂岛后霸占了这口水潭,从此渔家百姓无水饮用,饮恨潭边。然而渔家儿女不甘凌辱,他们拔刀相搏,与倭寇展开了英勇的夺水保潭斗争。两年后,戚家军挥师挺进长涂岛,一举剿平倭寇,水潭得以归主,人们将此潭称为“平倭井”,并在井旁立一石碑,上书“抗倭井”三字纪念此事。父老乡亲出于憎寇爱国之情,亦惯称此潭为“倭井潭”,倭井潭从此得名并扬名四方。而戚家军在长涂百姓心中,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戚继光抗倭时任参将,百姓遂建“参府庙”以示纪念。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