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家沃斯
《探险家沃斯》是1957年出版的一本书籍,作者是帕特里克•怀特。
正文
《探险家沃斯》原名《沃斯》,是一九七三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怀特的第五部长篇小说,出版于一九五七年。本书与一九五五年出版的《人树》均为作者的成名作。尽管澳大利亚评论界对于怀特的作品有过争论,人们对《探险家沃斯》的评价却是一致的。一九八六年三月,经澳大利亚诗人与小说家马鲁夫改编的歌剧《沃斯》在阿得雷德中国艺术节上演出,深受好评,被誉为澳大利亚第一出真正的民族歌剧。
作品简介
澳大利亚作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帕特里克•怀特的长篇名作。本书以十九世纪中叶一支探险队深入澳洲内陆、神秘失踪为蓝本,展现了人与自然、灵魂与肉体之间的漫长斗争,是一部新的“天路历程”。作者还生动地描绘了上个世纪澳洲殖民地的风土人情。
作者简介
帕特里克•怀特(帕特里克·怀特,1912-1990)澳大利亚小说家、剧作家。生于英国。莱斯利·怀特自幼喜爱文学,9岁就能读懂莎士比亚戏剧。1932年,怀特赴英国剑桥皇家学院研读现代语言,毕业后留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服役于英国皇家空军情报部门,赴中东工作五年。1948年回澳大利亚定居,先经营农牧场,后专门从事写作。
怀特的第一部小说是《快乐的山谷》(1939)、成名作是《人之树》(1955),这部长篇巨著获“澳大利亚的创世纪”之称,给作家带来国际声誉。此后又发表了《伏斯》(1957)、《可靠的曼陀罗》(1966)、《活体解剖者》(1970)等长篇小说和《烧伤者》(1964)、《白鹦鹉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剧本《在沙萨帕里拉的季节里》(1961)、《快乐的灵魂》(1962)、《秃山之夜》(1962)等。1973年,莱斯利·怀特发表了他最著名的长篇小说《风暴眼》,同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那史诗般气概和刻画人物心理的叙事艺术,把一个新大陆介绍到文学领域中来”。怀特将这笔奖金捐出,设立了“怀特文学奖”。
作品背景
二次大战后,西方社会人们在精神上与经济上经历的种种动荡,产生了严重的信仰危机。由于战后经济的繁荣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追求奢华财富,享乐,崇尚金钱,甚至以支配物质的多少来衡量人的价值。虽然19世纪40年代的澳洲仍然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澳大利亚的实用主义倾向也越来越突出。五十年代开始,澳大利亚一些作家与社会观察家纷纷撰文批判澳洲大陆出现的物质实用主义现象。怀特有着“社会批评家”的美誉,上述所发生的重大发展与变革,不可避免地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得到再现。
人物形象
沃斯是小说《探险家沃斯》中的主人公,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个人物的评论众说纷纭。有的评论家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沃斯,认为他是“弗里德里希·尼采式的英雄”,也有的评论家从神秘主义的角度分析沃斯,认为他是“由一个神话般的英雄,变为尼采式的‘超人’,进而发展为为了认识真理,通过牺牲爱与善,使救赎成为可能的人”;国内还有的评论者分析沃斯这个人物形象时,认为沃斯不是“尼采式的英雄”或“超人”,而是一个“善恶并存、动态发展的人”;吴宝康博士从小说的悲剧意义透视沃斯,认为沃斯是一个失败者,但又是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英雄,他的失败是人性冲突的必然。上述分析不无道理,但笔者认为,后者的分析更让人信服。沃斯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性的弱点与冲突,他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弗里德里希·尼采式的“超人”,而是一个以积极的方式认识自我,挑战世俗传统价值观,试图重构新的价值观的人。沙漠腹地的探险只是一个隐喻,暗示着作者怀特对现代人精神世界的探索。
内容分析
《探险家沃斯》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怀特的代表作。尽管澳大利亚文学在中国是一新兴的研究领域,这部小说已备受瞩目并引发各种文学评论。通过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对这部小说的主要评论观点,笔者发现学者们对这部小说的悲剧意义都有不同程度的忽视。基于此,笔者运用西方悲剧理论对这部小说进行系统的评述和剖析,旨在揭示这部小说所蕴涵的独特却广泛的悲剧意义。
这部小说的悲剧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爱情,人生和信仰。首先,本文分析了小说所表达的爱情悲剧,即探险家沃斯与其女友劳拉的“柏拉图”之恋。小说的爱情悲剧主要源自三个方面:首先,他们的爱情是灵魂与肉体的分离的“柏拉图”之恋。在沃斯深入澳大利亚内陆探险的过程中,他们精神上相互理解,但时空上相互隔离,相爱既给他们带来慰藉,又使他们备尝痛苦。另外,他们的爱情磨难源自“女性意向”与“男性意向”的冲突。从荣格心理分析理论看,沃斯拒绝他人性中的劳拉所代表的“女性意向”。同样地,劳拉也忽视了自己人性中的沃斯所代表的“男性意向”。
接着本文分析了小说所叙述的人生悲剧,即探险家沃斯不可避免的失败命运。主要表现在:一是探险队员之间不同人性的冲突。沃斯带领的探险队员,性格各异,展示了人性的各个方面。探险队员不同价值观的碰撞和冲突,导致了探险队的分裂。这是哲学家阿图尔·叔本华所称的人性的悲剧。二是探险队与土著黑人之间的冲突。探险队与土著黑人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的种族冲突,这些冲突因黑人向导的背叛而激化,最终导致了沃斯的悲剧之死和探险失败。随后本文分析了小说所揭示的信仰悲剧,即沃斯神性的幻灭。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性与神性的冲突。沃斯试图证明,人可以通过肉体和灵魂的苦难转化为神,他的探险就是一次从人上升为神的努力。
最后,本文联系澳大利亚的特殊背景和作家怀特本人的悲剧人生,对小说悲剧主题的象征意义作进一步探讨。认为,十九世纪中期澳大利亚未知的内陆沙漠、特殊的殖民文化和历史上无数探险家的悲剧故事,以及莱斯利·怀特自己的悲剧人生、和他在创作《探险家沃斯》时所经历的痛苦,是该作品悲剧艺术灵感的来源。同时,小说的悲剧主题由于有了广泛的现实代表性而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总之,这部小说塑造了沃斯这位史诗般的悲剧英雄,他的探险精神及小说独有的悲剧精神,激励着澳大利亚人进一步探索这一古老大陆的未知领域。同时,沃斯代表了澳大利亚的“文化英雄”,怀特通过这一悲剧的“文化英雄”形象展示了他对澳大利亚文化的独特感知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感悟。
作品评价
《探险家沃斯》取材于澳洲开发早期一支德国探险队到沙漠内陆寻找宝藏的真实故事,但怀特在创作上又融进了许多艺术想象,进行了艺术加工。例如,为了衬托沃斯这个人物形象,作品中添加了沃斯的精神恋人劳拉,还在小说中描写了沃斯与劳拉之间产生的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所以严格说来,这部小说并不象许多评论家所说的那样是一部历史小说。
关于沃斯是否是“弗里德里希·尼采式的英雄”,其实依据很明显。首先,瑞典学者英格玛•布约斯顿认为小说的创作背景集中体现了19世纪的德国哲学思潮,特别是沃斯这一人物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尼采的“超人”意识以及男性道德观中的权利意志。莱斯利·怀特也曾于1973年在给友人的信中提到他在剑桥学习期间,阅读过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尽管理查德·怀特声称对尼采的书了解不多,但是不可否认,青年怀特的思想上留有尼采哲学的影响痕迹。在谈到《探险家沃斯》的创作意图时,怀特曾经坦言,是出于对二战时期战争狂人希特勒肆虐的屠戮行径感到愤慨而萌发写作念头的。小说中沃斯的狂妄与自负,相信“万事依赖于自由意志”,仅凭个人的意志出发到澳洲沙漠深处探险,妄图凭借个人意志征服世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查拉斯图拉的教诲:“意志解放一切,因为意志具有创造性。”沃斯最终惨遭失败,这不仅让人联想到“弗里德里希·尼采式的超人”发疯而死的毁灭性的结局,因此沃斯不是“尼采式”的人物,那又是什么呢?
但是,沃斯又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尼采式的超人”。文中展示的沃斯是一个远比尼采的理想“超人”复杂的个体。沃斯放弃在德国的舒适生活,来到澳大利亚沙漠腹地探险,为的是磨练自己的意志,尝试由无所不能的“超人”升华到主宰世界的“神”的探索。精神上的孤傲使得他鄙视现实世界的传统价值观,本能地排斥影响人的意志力的一切世俗的东西,包括人的感情,人的理性,甚至对谦卑等人类的美好品质表现出极大的厌恶“认为它(谦卑)比罪恶更丑恶”。沃斯与“平庸的社会与平庸的人”之间保持着距离,因为他相信,安逸的环境不能使人完成精神上的超越。他可以用个人意志重构一个新的精神信仰,来填补世俗社会日益没落的精神信仰的空白。沃斯认为工业时代下的物质富足足以摧毁一个人的精神追求,这一点如果站在物质和精神二元对立的角度来看,那么他的探险无疑又是积极的。
出于对现实社会文明的挑战,沃斯认为澳洲内陆荒芜人烟的沙漠才是他向往的地方,因为在那里他可以经受磨难,突破人的局限,实现个人意志,最终完成精神上的升华。然而,具有反讽意味的是,随着探险队在沙漠腹地不断遭受缺粮、疾病、恶劣气候的打击,以及黑人土著的跟踪偷袭,沃斯自以为不同常人、无所不能的意志与力量不仅没有帮助他化解困难,反而处处促使其做出错误决断。这不仅导致整个探险队陷入绝境,而且也激化了他与探险队员之间的矛盾,致使探险队分崩离析。最终,沃斯这个“弗里德里希·尼采式的超人”,也未能摆脱被黑人土著俘获后杀害的命运。
沃斯之死,不无讽刺地说明了个人意志的无限膨胀只会将人带向毁灭。然而,不同于“尼采式的超人”的疯狂结局,沃斯之死,不是消极地等待与歇斯底里地一意孤行,而是在痛苦中反省,积极地寻求拯救灵魂的方法。沃斯在生命行将结束之时,最终醒悟了自己不是什么“超人”,仅凭个人意志并不能使自己成为所谓的“神”。这时的沃斯,真正地还原为一个谦卑的人,反而以大无畏的勇气接受死亡。虽然死亡将沃斯带回到生命的起点,却意味着沃斯通过死亡得到了生命的升华。
自相矛盾的多重性格又勾勒出沃斯极其复杂的人性特点。沃斯探险的失败则是他人性内在的善与恶冲突的必然结果。正如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沃斯的精神伴侣劳拉所说的那样:“沃斯是一个善恶并存的人”沃斯身上的恶,首当其冲便是他的狂妄与自负。而产生这一思想的根源,就在于他对权利意志的顶礼膜拜。沃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欲在大沙漠中自由地驰骋,实现自己的超人梦。同时,也试图凭借着这股力量驾驭探险队,征服每个探险队员的心灵。然而结果又怎样呢?一次次不合乎理性的判断,导致他犯下一个又一个错误:例如,指挥失误,耽误行程;强行过河,导致面粉全部落水,加剧了粮荒;射杀自己的爱犬,向同伴证明自己的坚强等。所有这些疯狂的举动促使他快速走向自我毁灭之路。
在痛苦地等待死亡的降临的过程中,沃斯幡然醒悟,明白了自身能力的局限性。他意识到与上帝抗衡,挑战自然大道、违背客观规律的不可能性。惟有谦卑与信仰上帝才能在精神上挽救自己。沃斯在死亡中,完成了精神上的超越。
文学作品中人物、人物关系、事件以及相关的价值观点,都是当时社会生活在作家笔下的反映。因此,怀特笔下的沃斯表现出的精神上的冲突,是跟他们那个时代分不开的。
不言而喻,小说中的沃斯形象之所以呈现出如此鲜明的、善与恶冲突的性格特点,实则反映了作家怀特本人对现代人面临的生存状况的关注,以及对现代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怀特在《怀特说》一书中声称,“我感兴趣的是容易犯错的人类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沃斯的探险的背后,隐含着作者怀特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思考。通过对沃斯这个狂妄、自负的形象的刻画,怀特表达了对“个人权利意志”的否定,也表达了对建立精神信仰的强烈呼吁。
一方面,沃斯探险的失败,是其人性内在矛盾与冲突的必然;但是另一方面,沃斯试图打破崇尚物质享乐世界中的传统价值观,积极尝试重构新的价值观的精神探索;并且在事实面前幡然悔过,勇敢地面对死亡,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英雄”。毕竟他经过死亡的洗礼,从一个不可一世的狂人,回归到一个闪耀人性光辉的真正的人。
相关词条
《金银岛》《苦儿流浪记》《猎人笔记》《漂亮朋友》《最后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