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临泾镇

临泾镇

临泾镇位于甘肃省镇原县城东北部,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地处黄土高沟壑区,半山半塬,地势自西向东倾斜。总土地面积28.0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9.46万亩,平均海拔1302.9米。临泾镇属于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9.9℃,年降雨量400至500毫米,无霜期150天。

临泾镇历史悠久,文化名人辈出,如王符北魏宣武灵皇后等。《潜夫论》蜚声中外,被誉为“文化之乡”。临泾镇土特产品丰富,黄花菜享誉五洲。2014年,甘肃省民政厅批复同意将临泾乡撤销,设立临泾镇。

基本概况

临泾乡共辖14个行政村,114个村民小组,10个乡直单位,总人口36971人,总农户8260户,其中农业人口36226人。临泾乡已形成“三纵两横”的道路网络,镇西、镇三公路穿境而过。临泾乡14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拥有固定电话(移动)17768部。临泾乡共有学校23所,其中中学2所,小学20所,幼儿园1所,教师278人,在校学生511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高达95%,拥有卫生所14所,医生18人,病床数72张。2007年年底,临泾乡共有各种经济类型企业669个,工业总产值16285万元,粮食总产量18973吨,油料产量1238吨,年末羊存栏3725只,大家畜存栏7354头,农业总产值846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920万元,乡财政一般预处收入14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60元。临泾乡有机动车辆2598辆,其中汽车36辆,农用车2562辆。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25元。名优特产有杏、黄花、刺绣、剪纸、书法、绘画。

基础设施

临泾虽然地处县城近郊,但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比较滞后。2000年,随着省道318线的全线贯通铺油,乡村争资、融资530多万元,新修乡村等级道路9条130公里,村组道路170公里,如今境内道路四通八达;2007年底,临泾乡拥有汽车、农用车等机动车辆2598辆,摩托车5274辆。“九五”以来,共治理农田26902亩,其中机平农田3214亩,实现了梯田整乡达标;累计投入资金540多万元,境内建成水厂3处,新打机井21眼,累计达到38眼,压埋供水管线315公里,临泾乡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7%。实施“121”雨水集流工程以来,建成水泥窖6320眼,土井土窖1830眼(处),增加有效灌溉面积7430亩;教育“两基”达标累计争取投入资金970万元,新修两所中学教学楼和七所小学校舍,维修改造14所小学校舍;中小学校在校学生511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顺利通过“两基”达标验收。90年代初至今,分别投资45万元,80万元新修了卫生院门诊大楼、住院部大楼,卫生院拥有病床27张,医护人员21名;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整建达标14个村级医疗所,配备专职医护人员38名,农村医疗医保工作全面提高。

自然地理

土地面积18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5万亩。

自然环境

临泾,据《镇原县志》记载:因临近泾河,取名临泾。该乡地处王符故里,文化名人辈出不穷,《潜夫论》蜚声中外,北魏宣武灵皇后,治国清明节,素有“文化之乡”之美称。位于镇原县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5公里,东接太平镇,南壤城关镇、屯字镇,西邻开边镇,北毗孟坝镇。境内半山半塬,属黄土高塬沟壑区,地势自西向东倾斜,东西长约22公里,南北宽约7.5公里。全乡总土地面积28.02万亩,耕地面积9.46万亩。平均海拨1302.9米,年平均气温9.9℃,无霜期150天,年降雨量400至500毫米。

历史沿革

临泾,据《镇原县志》记载:因临近泾河,取名临泾。解放初临泾区驻地由县城迁至寇家庙(今临泾),1956年撤区改为基点乡,1958年3月撤销基点乡,成立临泾乡,9月成立超英人民公社,12月改称临泾人民公社,1961年分为临泾、什字镇两个人民公社,1965年合并为临泾人民公社,1983年复称临泾乡。2015年改临泾乡为临泾镇。

行政区划

现辖14个村,114个村民小组,8130户、36400人,其中农业人口35954人。

包庄村、耿塬村、祁庙村、十里墩村、什字村、石羊村、桃园村、蒙塬村、祁焦村、路壕村、毛头村、席沟圈村、良韩村、新堡村

党史纪事

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经过临泾乡;1937年3月至8月,中国工农红军中国工农红军援西军所属骑兵一团驻临泾乡。

经济发展

临泾乡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累计新修农田2.3万亩,建设节灌工程7000多处,人工造林2000亩,栽培果树8000多亩、黄花7000亩。农民人均收入1280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4800万元,实现利税60万元。省道318线过临泾、太平达庆阳市

产业发展

临泾属典型的农业大乡,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优越。但由于受资源限制,工业发展无明显优势,到90年代初期,群众生活相当贫穷。从90年代初开始,临泾把烤烟作为支柱产业大发展、快发展。到1996年、1997年栽植面积达到万亩以上,成为当时全县唯一的万亩乡镇,收入达到2000万元左右,户均2500元,仅此一项收入占到当时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90年后期,由于受市场影响,烟叶生产一度受损,乡党委、政府瞅准市场,积极调整思路,果断提出发展“黄花、杏子、草畜”三大产业。到2004年,临泾乡黄花累计留存面积达到了3.2万亩,果树栽植面积达到1.24万亩,与镇原县新一代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联姻,建成镇原县第一个农业产业化杏子栽植示范园;养殖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实现了万头牛乡镇目标。

2004年初,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按照“市场引导、农民自愿、政府推动、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政策,适时提出发展“苹果、草畜、瓜菜、劳务”四大产业,稳步经营黄花、杏子的产业发展思路,并倾注全力,狠抓落实。苹果产业坚持优质高效、以点带面,共新栽各类果树1.48万亩,其中苹果7200亩,建成桃园、十里墩千亩苹果示范园;草畜产业按照“小群体、大规模”发展思路,重点发展舍饲圈养和暖棚养殖,建成了沟圈、良韩两个千头规模养牛示范村,沟圈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祁焦两个年出栏500头的标准化养殖厂,带动临泾乡新建暖棚860座,规模养殖户755户,种植多年生牧草2.42万亩,大家畜存栏量13364头,其中牛9300头,出栏数5600头,2007年人均畜牧业收入58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1%;瓜菜生产由农户种植自用型向规模发展经济型转变,年均种植5000亩以上,收入500万元左右,户均600元;劳务产业由过去的农户自发外出务工向政府组织输转方向迈进,通过引导培训、政府组织、职介输转,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务工收入逐步提高,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2007年,务工人数达到1万人(次),收入6000万元,劳务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由2001年15%提高到2007年的45%以上。通过这些特色优势产业的开发培育、壮大发展,不但调优了经济结构,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经济社会步入了科学发展的崭新阶段。

社会事业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只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经济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三年共为群众发放粮食直补资金及农资综合补贴资金593万元;1999年开始为退耕户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960万元;2005年以来为计生户兑现计划生育优惠政策资金72.3万元;关注和重视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定补、救灾救济资金及时发放到户,审核上报城乡低保对象1485户4277人,发放低保金200.4万元,被市政府授予民政工作先进乡镇,残疾人工作得到省政府的表彰奖励。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以来,参合率达到95%以上,为计生两户、困难群众垫付参合基金2.4万元,为住院病人报销医疗费用90.73万元。同时,通过开展“学教”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基层党建“三级联创”、“双培双带”、“三联三帮三增”,教育引导党员发挥能动作用,增强农村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各级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使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得到夯实和加强,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工作中从群众最急需、最急盼的道路、改水、民事纠纷调解入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化解矛盾纠纷,调处邻里关系,确保社会稳定,以农村的稳定确保社会的和谐。

当地特色

素有“文化之乡”美称的镇原县临泾乡,组织乡村妇女,积极开发剪纸、刺绣新产品。临泾乡香包刺绣能手罗桂霞,在历届香包节上收入达万元,在她的带动下,临泾乡家家户户绣香包。罗桂霞1985年就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巧手,由她设计制作的“老虎枕头”、“鸳鸯戏水”、“春姑娘”、“龙凤呈祥”、“奥运会中国五福娃”等300多个品种的香包,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有自己独特的创新,深受当地妇女和外地客商的喜爱。在她的带动下,临泾乡涌现出了贺彩霞、许改莲、张爱绒、贾有玲、任小艳等一大批香包刺绣能手。临泾乡从2007年11月份开始,积极发挥香包、刺绣能手的辐射带动作用,组织农村妇女全力迎战香包节。已形成个体门店5处,制作成品1.3万多件。

文教卫生

全乡共有学校21所,其中中学1所,小学18所,幼儿园2所,教师341人,在校学生442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高达99%;有卫生院1处,村卫生所14个,医生9人,病床37张。

经济指标

2010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428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2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7元。粮食总产量15109吨,人均产粮834斤,油料产量856吨。财政收入完成317.2万元,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企业9个,个体工商户286个。

名优特产

杏、黄花、刺绣、剪纸、书法、绘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