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阜新蒙古剧

阜新蒙古剧

阜新蒙古剧是中国第九个少数民族剧种,成立于1984年,经过国务院批准。这一剧种的发展标志着蒙古族文化艺术的新阶段。

历史背景

阜新蒙古剧起源于阜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短调民俗音乐,这种民歌与草原长调民歌有所不同。解放初期,阜新市地区的蒙古剧雏形已经形成。特别是蒙古族自治县佛寺乡,作为蒙古剧的发源地,拥有85%的蒙古族人口。1947年至1949年间,当地民间艺人在《慰问军属》中首次将蒙古民歌融入短歌剧,随后多个蒙古族村庄也开始组织民间蒙古剧队,改编并上演蒙古剧。1949年时,全县已有四个农村业余剧队。蒙古贞素有“歌的海洋”的美誉,这也是阜新蒙古剧的重要起源条件之一。50年代,蒙古剧开始将民俗音乐体裁搬上舞台,陆续推出了《桃儿》《花儿》等多个剧目。60年代,剧目数量和表现形式都有所增加,音乐也更加多样化。

形成与发展

1979年后,随着民族文化政策的落实,蒙古剧得以复苏。进入80年代,蒙古剧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不仅在音乐上进行了创新,还在语言和创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蒙古剧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乐队配置包括文场和武场,使用多种传统乐器。音乐发展经历了从单一曲调到长歌联缀体型的变化过程。

繁荣与传承

1983至1984年间,蒙古剧达到了繁荣顶峰。在此期间,蒙古剧队在全国范围内巡演,推广了这一剧种。蒙古剧的剧目不仅展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还反映了当代社会变革。

参考资料

阜新蒙古剧简介.民族史.2024-11-07

阜新蒙古剧《乌银其其格》亮相第八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2024-11-07

戏曲·阜新蒙古剧|中国第九个少数民族剧种.百家号.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