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平
陈汉平,男,汉族。1937年生于福建省闽候县。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现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
人物经历
介绍
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随后在附属龙华医院和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从事针灸临床与研究。1964年11月至1965年8月,在北京中医学院援外培训班进修针灸学。1979年4月至1981年6月赴法国巴黎Necker医院肾病研究中心(INDERMU-25)进修免疫学。1981年晋升副主任医师,1987年晋升主任医师、教授。
贡献
1.用善于发现的眼光,积极思考和缜密思考
作为一名学者,陈汉平教授善于思考、勤于思索。时刻用善于发现的眼光,将身边发生的问题引入自己的研究领域,又将自己的研究领域与世上发生的一些事情联系在一起。他主张在认真继承中医针灸学传统的基础上。兼收并蓄,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努力把传统针灸学同中医相关临床学科以及现代生物学、医学有机地相互渗透。乃至在某些关键节点上相互融合。
陈教授认为,没有创造就没有中医针灸学术的发展.没有继承就不能创新发展,认真地继承先辈的学术经验,是针灸学术进步的原动力。即使是继承整理文献。对活的文献也必须进行再学习再实践。只有善于站在前人肩膀之上,才能攀上中医、针灸科学新的高峰。在祖先留下的伟大文明面前,光有自豪感是不够的,当然也不要妄自菲薄,把传统成就视·为不可逾越的高峰。他强调,建立一个全新的概念,即针刺穴位可预防手术创痛及其诱发的生理扰乱效应。是迄今形成的可被后人所接受的学术传统。也是一种针灸学的新概念。
呼吁
陈教授呼吁学术界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观察和思考。首先是如何理解针灸现代化。他不认同针灸现代化就是把针灸纳入现代医学理论框架之中的见解。但他非常赞同,针灸现代化主要体现在既保持中医学理论体系,又充满现代科学内涵的现代针灸学的建立。
融合是目标
组合是手段,而融合才是目标
陈教授把对针灸疗法改革创新的思考归纳为“结合·组合融合”,结合是观念,组合是手段,而融合才是目标。在创新实践中,要善于思维,冲破习惯的思维定势,处理好科学研究中观念、思维、战略和实践的关系,注意对科学推断或假说的提炼.这样才可产生正确的研究思路或思路的合理转移。而组合式创新的前景广阔。电针、水针、穴位埋线疗法等均属组合式疗法。埋线疗法把穴位性能、穴位刺激技术与组织疗法等组合并融合为一体。融合后的疗法所含的各技术要素,均失去各自的自我。技术要素的组合、融合,是针灸疗法改革创新的途径.是继承传统又突破传统的结果。
近50年来,针灸学术的进步。是相互交融和碰撞的结果。在多极医学世界的环境有,由不同的观念。不同的研究思维方式、不同的战略目标和实践基准,在互相争鸣、碰撞、借鉴、融合的氛围中产生新的理念。实际上,针灸学是自然科学中所有以生命为研究对象或研究材料的学科和交叉学科集中起来的大生物学家族中的一员.也是中医药学领域的一员。最先引进现代科技、最早同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形成开放格局的学科。开放和交叉渗透的结果,明显地推动针灸调节作用和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近几年兴起的生命科学与非生命科学互相交叉渗透的研究,使参与针灸学研究的学科明显地扩容了。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
3.对中医针灸学术的提高和
走向世界的认识
陈汉平教授认为.针灸学是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学科。基础研究的领域,探索性很强。基础研究是为临床服务的.临床研究可促进基础研究的发展,两者不可分割。
存在着一些误区
他认为.当前在对针灸学术发展的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
(1)针灸学与针灸(疗法)既密切联系又明显区别,在学术深度和广度上均不相同。不少人把针灸同针灸学科等同看待。这是不确当的。还有人以为,针灸疗法无非是把毫针扎进若干常用穴位.对号入座地施行治疗的方法。这些认识的偏差。人为地导致了针灸学科目标的偏离.降低了对针灸学工作者学术的要求.丢弃了辨证施针灸的临床精华,从而在临床治疗和教学中。采取简单化的某些做法.有违针灸学术发展规律。
(2)要从生命科学高度来思考针灸的调节作用。针灸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成果。已经并将继续充实生命科学的内容.针灸学应该是生命科学的组成之一。这是一个重要的但有待强化的学术观念。从这一角度来考察。先前问世的某些针灸专业教材,对针灸学的定义是失之偏颇的。人们的探索越深入越有利于针灸疗效的提高;临床经验的积累和临床新现象的观察.则有利于促进生命科学研究思路的开拓。迄今这两方面互相脱节。
(3)民间经验应该是针灸疗法发展的源头活水。认为民间经验难登大雅之堂,也是认识的误区。有眼光的专家应该正确地对待民间经验。而不应轻视、排斥它,而应该进一步挖掘.科学地消化它、提炼它,进行再创造。关键是善于继承,勇于创新。
(4)针灸学研究要赋予中医特色和时代气息。千百年来.中医药的发展其实是变异、创新的结果。一味地向后看,头脑就会被禁,手脚也会被束缚。敢于认识和挑战自己不足,决不能简单地斥之为民族虚无主义,也不能用老一辈的知识结构去硬性塑造新一代的学问框架。
(5)继续保持中国针灸学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中国针灸进一步走向世界要以学术进步为基础,而临床研究的发展对针灸学术进步尤为重要。由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公室制订的《针灸临床研究指南》,强调临床对照.尤其是“假针灸”对照试验的重要性。有鉴于此,应当按《指南》的要求,改善研究方法,加强临床对照研究,在积极接受世界同行与我传统针灸接轨的同时,努力使临床研究方法同世界医学科学进一步接轨,继续保持我国针灸学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人个生活
陈汉平,教授、主任医师,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随后在附属龙华医院和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从事针灸学临床与实验研究。1979年4月至1981年6月赴法国巴黎Necker 医院肾病研究中心(INSERMU-25)进修免疫学。1981年晋升副主任医师,1987年晋升主任医师、教授。曾任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第五、六届上海市科协委员,上海市针灸学会会长,《中国中医药年鉴》副主编,上海中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主任。从1984年、1986年分别被聘为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以来,陈汉平教授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0名,博士研究生17名。曾主编《中国针灸年纪》(1993)、《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针灸分册》(1995)、《实用针灸手册》(1996),与裘沛然共同主编《新编中国针灸学》(1992),并参与编写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针灸治疗学》。陈汉平教授在中医针灸理论与临床研究方面有很深造诣,尤其在针灸与免疫、神经、内分泌相关性方面,他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免疫、神经内分泌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经过系统的研究,陈汉平教授在国内开创及建立了针灸免疫学概念及领域,为针灸学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前景。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门诊部,教授针灸治疗免疫、内分泌疾病,如女性内分泌失调性疾病、类风关及慢性肾功能衰竭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曾先后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和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从事针灸临床和科研工作。1979年赴法国巴黎第5大学Necker医院肾病研究中心(INSERMU-25)进修学习2年。回国后主要从事针灸治疗免疫、神经内分泌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1981年晋升副主任医师,1986年晋升主任医师,1987年晋升教授,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名中医。发表论文280余篇,曾主编多部著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共培养硕士20名,博士17名。临床擅长针灸治疗免疫、内分泌疾病,如女性内分泌失调性疾病、类风关及慢性肾功能衰竭。
1964年11月至1965年8月,在北京中医学院援外培训班进修针灸学。陈汉平
1969年4月至1971年7月,在上海第二医学院法语培训班学习法语。1972年5月至1974年8月,赴阿尔及利亚援外,任医疗队医师兼法语翻译。1979年4月至1981年6月赴法国巴黎Necker医院肾病研 究中心(INDERMU-25)进修免疫学。1981年晋升副主任医师,1987年晋升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实验针灸分会理事长,上海市针灸学会名誉理事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针灸杂志》编委会主任,《中国中医药年鉴》副主编,第六届上海市科协委员,《上海免疫学杂志》第六届编委会编委。曾任上海中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主任,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上海中医学院针灸系主任,上海市针灸学会理事长,第五届上海市科协委员,上海市免疫学会常务理事等。从1984年、1986年分别被聘为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以来,共培养硕士20名,博士15名。
个人作品
主编《中国针灸年纪》(1993),《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针灸分册》(1995),《实用针灸手册》(1996),《针灸临床研究进展》(1997),与裘沛然共同主编《新编中国针灸学》(1992),参与编写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灸治疗学》。8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共发表论文230余篇,共获省、部级成果奖9项,于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名中医。
个人特点
陈汉平掌握法语和英语,曾22次赴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10余个国家和地区学习、工作、考察或讲学。1989年曾作为中国政府科技代表团专家组成员,赴苏联参加“中国科技日”活动。1 995年作为世界卫生组织顾问赴越南考察针灸工作。陈汉平在治学上,追求海派学术风格,主张兼收并蓄、广采博纳,在继承中医、灸学传统的基础上,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努力争取把传统针灸学同现代生物学、医学有机地互相渗透和结合,乃至最终互相融合。
主要成就
治学方面
针灸学是一门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中医学科。若仅把针灸学视作临床医学一个部分的认识,是有失偏颇的。针灸学和针灸疗法是既密切联系又明显有别的研究领域。以针灸(疗法)代表整个针灸学科,是以偏概全。全国统编教材《针灸学》从第1~5版中对针灸学所下的定义,是片面的。
没有创造就没有现存的中医。针灸学术传统,只有创新才能有中医。针灸学新的传统,或使现存传统在新的实践中获得发展。
要从生命科学的高度思考针灸调节作用及其研究。针灸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但有待强化的学术观念。针灸学的任务是探索生命科学并在治疗中应用其研究成果。
老中医学术经验的继承,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是对活的中医学文献的研究。
民间经验是针灸疗法产生发展的源头活水,有眼光的专家不应轻视排斥它们,而应进行科学的消化、提炼和再创造。正确地对待民间经验并从中汲取有益的内容,无论在治学上还是在学术上,均是对中医药优良传统的继承。关键是善于继承,勇于创新。
应重视应用客观检测手段观察疗效。实际上,现代的技术望闻问切人进行得闻得切时得用得手眼耳的科学延伸,不仅不应排斥,相应该地应科学、合理地利用它们。
学术方面
1.调节作用是针灸最本质的作用。针灸疗法是调节疗法最典型的代表。针灸作用具有整体性、双向性等特征,由于针灸调节作用受到机体功能状态或反应性等因素的制约,所以其作用是有限度的,不能把作用程度夸大到不适当的地步。
针灸整体性和双向性调节作用之间存在一个点与面的关系。后者主要体现为对异常的功能这一“点”进行调节。
2.正气并不包括一切免疫功能,因为不是所有的免疫反应均对人体有利。所以,针灸、中药对免疫系统的作用,不能简单地以增强免疫力来予以概括,它们另一重要作用是纠正异常的免疫功能状态。扶正的目标也不是增强一切免疫反应的能力。
3.中医学所谓的“不通则痛”的“通”,应理解为“调”,“不痛”即“不调”或“失调”。气血不通或经络痹阻,是包括免疫功能在内的相关功能失调所致。同样,中医学对疼痛减轻或消除归纳为“通则不痛”,“不痛”可以理解为治疗后有关功能重新归于协调的结果。除了病症病证所致的疼痛外,似乎都可以作这样的理解。疏通经络即调节相关的功能状态,相关功能获得有效的调节,阻的经络也就得到了疏通。
4.血瘀形成有免疫学因素参与,如免疫复合物过量形成及其在组织中的沉积,以及免疫系统过度的自身识别,导致把自身正常的组织细胞也当作异已抗原进行识别,产生免疫反应攻击它们,造成组织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这种“阴阳相错,真邪不分”的结果,似可理解为一种内生瘀浊所产生的病理结局。
鉴于同种皮片移植引起的免疫排异反应的结局,是移植皮片内血管变形,血流缓慢,广泛性形成血栓,最终导致皮片坏死,这同血瘀形成有许多近似之处。所以,同种皮片移植排异反应,是一种较好的免疫学性的血瘀病理模型,可供针灸、中药研究试用。
5.作为中枢免疫器官的胸腺,是一个重要的脏器。在以往中医学研究中尚未直接涉及。中医学脏象学说应如何认识胸腺,是一个尚未曾引起广泛重视的学术问题。胸腺属脏属腑,归入何脏腑的问题值得进行讨论。依据胸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对诱导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发育的重要作用,似应把胸腺归属于“肾”为宜。
科研成果
倡导并建立针灸-免疫,即针灸介导免疫反应,或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研究方向。应用针灸方法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Gravew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支气管哮喘、难治性肺结核、恶性肿瘤和衰老等免疫相关性疾病或状态,并借鉴现代免疫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针灸治疗对免疫功能调节的特征、规律和机理,改革或总结了某些治疗方法和技术,提炼了某些针灸治疗免疫性疾病及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所获荣誉
2020年5月,获得上海市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