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杜公祠

杜公祠

位于宝塔区七里铺东,坐东向西,面对大川,祠下边便是210国道,杏水从祠前缓缓流过。当年这里曾是一个石湾,传说大文学家、大诗人杜甫来时曾在这里枕鞋夜息,后人便依势凿窟建了聂氏宗祠,以示纪念。据记载“川口有唐诗,杜拾遗祠,记像石室,登望杜亭,得地高爽,俯瞰河流,祠有石刊墨人骚客多赋凭吊”即此。

简介

杜甫,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是唐朝伟大诗人。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青年时期很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七月暴发了震惊唐王朝的“安史之乱”。战乱一下子把时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杜甫抛入了社会的最下层,他只得携子挈妇,与民众一起开始了逃亡的生涯。765年5月,杜甫先从秦先(今陕西蒲城县)出发,艰辛跋涉来到延安州(今富县羌村落户。为了去灵武寻找肃宗,参加平叛,杜甫又从羌村出发北上,经石门,过徐寨,上万花山,沿川到达延安七里铺。途抵安塞芦子关附近,不幸被叛军虏擒,押解长安。九个月后,公元757年4月,诗人终于冒着生命危险,从小路穿越两军对峙的防线,投奔风翔,被肃宗任为左拾遗,后因谏救方而遭贬,再度回州羌村探亲。杜甫两次延安市之行,是他一生中所经历的极其重要事件,使他更加了解了民情,体察了民苦,使诗人的“爱国忧民”思想更加坚定,在这一段的诗作中渗入了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才写出了《三观水涨》、《晚行口号》、《玉华宫》、《避地》、《得舍弟消息》、《羌村三首》、《北征》、《彭衙行》、《喜闻官军已临贼境》、《收京三首》等十多首著名诗篇。这些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的社会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对劳动人民的疾苦寄予无限的同情,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延安市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把他在延安经过的川道取名为“杜甫川”,并在他睡过的地方建起了“杜公祠”作纪念之地。杜公祠建于何年,不得详考,在公元1040年,时任延州知事范仲淹曾亲笔题书“杜甫川”三字刻于石崖,可见此时已有此祠。爱新觉罗·旻宁23年(公元1843年)肤施县(今延安)知事陈炳林亦书“少陵川”三字刻于崖壁。道光27年(公元1847年),重建了聂氏宗祠和望杜亭,石门两侧有石刻对联“清辉近接州月,壮策长雄芦子关”,和祠内石窟长联里外相映成趣,颇具文彩。到同治年间,杜公祠遭兵毁,光绪5年(公元1879年)又重修。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门又专门拨款维修扩建,除恢复重修了原有祠堂、摩崖石刻、拓片、楹联外,还新建了亭台、展室、成为国内外游客经常光顾的地方。

地方志记述

位于延安城南七里铺与杜甫川口相对之处。杜甫安史之乱时,曾避乱寄居于州羌村,后北上经万花山到延安城西南20公里的牡丹川。为纪念他,宋范仲淹在这石壁上题写写“杜甫川”三大字,后绝迹。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八年(1843)延安市县知事陈炳琳重建杜公祠时,把“杜甫川”三大字改为“少陵川”,并在附近建立了“唐左拾遗杜公甫祠”和“望杜亭”。同治时,因兵灾,祠、亭均被破坏。至光绪五年(1879)又重新修复。1959年,进行了整修,1983年重建。

景区摘牌

2019年10月6日,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消息,杜公祠景区被摘牌,缘于硬软件设施不达标等问题,目前在提升整改,但仍对游客开放。

参考资料

杜公祠.大河票务网.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