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高娃

高娃

高娃,女,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蒙古族中学高级教师。20年默默奉献在民族教育战线上。

人物轶事

作为班主任,她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的自觉性。她坚持以家访为家校联育的主要方式,制作“牧区家校联育互动卡”,对贫困生、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爱,所在班级为盟级先进班集体。她积极钻研业务,教学成绩突出。她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等荣誉称号。

高娃1990年毕业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后她被分配到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苏木小学。刚到这里,学校安排她担任音乐课教师,和学生同吃同住。高娃不是音乐专业毕业,但她凭着对教育、对孩子的热爱,勇敢地承担了音乐课程,主动向老教师学习乐理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刻苦练习。当时,只有汉语音乐教材,为了民族学生上好音乐课,她利用业余时间和寒暑假虚心请教专业教师,将汉语教材认真的编译成蒙古语教材教授孩子们蒙语歌曲。还成功组织了一次苏木文艺汇演,得到了学校师生和牧民群众的赞赏和肯定。

期间,她还担任着大队辅导员工作,虽然学校规模不大,但工作却很繁杂。学校的师生活动、演讲、歌咏比赛、学科竞赛、板报等都是她负责。高娃是一个办事很讲计划和效果的人,每次活动她都要认真、周密安排。那时牧区没有通电,为给学校出一期板报或出一份试卷,高娃就秉烛办公,由于光线暗,有时看不出蜡纸的正反面,忙一晚上刻出的卷子,第二天却不能用,只好再重刻。但她无怨无悔,永远以微笑面对每一天的生活、每一天的工作。父亲来到牧区,看到女儿生活工作环境如此艰苦,心疼极了。但看到女儿很快乐,父亲也很欣慰……

三年的牧区教学工作,兢兢业业,倾心执教,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受到了学校师生和牧民群众的欢迎和爱戴。三年中,她每周从未间断向旗团委报送大队板报材料,每周更换一次学校的板报。在她的勤奋努力下,学校少先大队被评为全国优秀红旗大队,高娃同志还被评为盟级优秀大队辅导员。

1993年,高娃被调到阿巴嘎旗蒙古族中学担任初中政治老师。在中学的教学生涯中,她更加勇于实践,不懈进取,潜心教学,科学育人,始终以一种难以割舍的使命感和春风化雨般的真诚默默耕耘,为边疆民族教育事业、为草原的未来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她的努力赢得了中学生及其家长们由衷的信任和爱戴,受到了各级领导和教育同人的高度评价和肯定,成为了全校乃至全旗教职工的表率。她先后多次荣获旗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德育课先进工作者”, 2007年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荣誉称号。

论文《把握教学重点上好语文园地》获全国语文教学研究论文一等奖

她非常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和知识的更新。她一边教学,参加学历教育,努力汲取名师经验,自学现代教育技术,制作电子课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边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带头钻研政治教材和新课标,研读教材教法,撰写了《浅谈“怎样教政治课”》、《政治课教学中的“提问”技能》、《怎样关爱学生》等论文,多次举办了校级和全旗的教学讲座,极大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高娃同志任教的蒙古族中学生源90%来自牧区,受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影响和制约,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她任教的班级有一名学生刚上初一时居然连一个蒙文单词和汉字都写不正确,这让年轻的高娃老师心情沉重。面对这些问题,一向要强上进的她陷入沉思,如何给孩子们补上这一课?奠定扎实的基本功呢?她利用业余时间翻阅了大量的教育书籍,写了厚厚的三本笔记。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她从牧区孩子熟悉的生产生活环境入手,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调动了孩子的学习激情。作为班主任,她关心学生的各科学业和进步。学生的数学和英语课程基础薄弱,高娃老师就与任课教师沟通合作,商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设计,研究课程教材,研究学生的学业基础和心理。根据民族学校“三语”教学环境,提出了英语口语有效训练方法,开辟了英语学习专栏和对话表演等师生互动活动。她的心血没有白费,所任教班级学生成绩突出,名列学校榜首。2010年所带的班级荣获盟级“优秀班集体”称号,在各级各类学科检测中,高娃老师所带班级各科总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高娃同志时刻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的自觉性,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她积极尝试班级管理民主化模式,一方面密切与任课教师的关系,群策群力,共同管理班级;另一方面强化师生全员参与班级管理。通过采取民主管理班级后,无论是课任老师,还是学生,都有了充分发挥自己特长和展示自己能力的空间和机会。在学校班级量化管理考核中,高娃老师的班级一直排名第一。

高娃同志更是“满腔真情暖人心”,关心体贴学生。学生生病了,家长在牧区,它不仅垫付医药费,还像母亲一样在医院陪床,照顾学生直到痊愈或家长来。贫困生、后进生更是她无微不至关心的对象。麦拉图(化名)是一位来自牧区的贫困牧民家庭的孩子,父母连孩子上学的路费都拿不出来,面临失学,高娃得知后,马上托人把孩子接回学校,垫付了路费。受助学生家长十分感动,逢人便夸“高娃老师真是一位好老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