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下乡
王下乡地处昌江黎族自治县东南角的海南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腹地,东临白沙黎族自治县,西靠东方市,南与乐东黎族自治县交界。是昌江县最偏远、最贫困的乡镇,也是海南省最贫困的乡镇之一,辖三派、钱铁、洪水、大炎4个村委会,13个自然村,全乡共707户,常住人口2418人(2020年)。乡政府所在地三派村距县城52公里,其中霸王岭至三派村26公里。全乡行政区域面积365平方千米,约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2018年12月12日,被命名为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1957年置王下乡,1961年改公社,1987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346平方千米,人口0.3万人,辖三派、大炎、洪水、钱铁、牙迫5个村委会。2002年,七差乡、王下乡合并,设立七叉镇。2005年恢复王下乡。
清末为昌化县大员峒。1987年,改称王下乡。截至2018年末,王下乡户籍人口为3268人。截至2020年6月,王下乡辖4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三派村。
2011年末,王下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609元。
王下乡自然自理境内四周环山,绵延起伏,河流纵横,林海莽莽,可谓是昌江黎族自治县天然的绿色生态屏障。王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季木棉争艳;夏季青山含黛,百花竟放;秋季天高气爽,山泉叮咚;冬季云雾缥缈,峰峦迷离。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9%,空气清新,自然环境优越,王下被称为“昌江肺腑”。
历史沿革
清末为昌化县大员峒。
民国三年(1914年),归昌江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划归乐东黎族自治县。
1952年,划归东方县(时称小县)第二区。
1958年10月,并入石碌公社。
1958年12月,昌感、东方市、白沙黎族自治县3县合并为东方县(时称大县),归属东方县。
1959年8月,石碌镇公社析置石碌、叉河、七差3个公社,归入七差公社。
1961年5月,复置昌江黎族自治县,重新置王下公社。
1983年,改称王下区公所。
1987年,改称王下乡。
2002年7月合并入七叉(差)镇。
2006年10月,重新复置王下乡。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1年5月,王下公社辖5个生产大队。
1983年,王下区公所辖5个乡。
1987年,王下乡下辖5个村委会。
2006年10月,王下乡下辖4个村委会。
2011年末,王下乡辖三派、钱铁、大炎、洪水4个村民委员会。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王下乡辖4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三派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王下乡地处海南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南麓,为昌江黎族自治县最偏远山区。东南与乐东黎族自治县交界,西靠俄贤岭与东方县邻隔,北与白沙黎族自治县接壤,西北与七叉镇相邻。乡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石碌镇52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3千米,总面积36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王下乡境内地形以山间谷地为主,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面一般在海拔800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80%。
水文
王下乡境内属昌化江水系。河流众多,流程短,主要河流有南尧河、洪水河和荣兔河3条。三大河流交汇牙迫村注入昌化江。河道总长度150千米,总集雨面积250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经济
综述
2011年末,王下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609元。
第一产业
王下乡有耕地面积1429亩,人均0.43亩;林地面积79603亩。以种植水稻、玉米、山兰稻、木薯、橡胶为主。2011年,粮食产量196吨;橡胶种植面积1.56万,开割面积9800亩,产值700万元,已成为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林业生态补偿3180人,补偿金额共126万元。2011年,农业总产值1930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
第三产业
商业
2011年末,王下乡有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30万元。有商业网点8个,从业人员12人。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50万元;境内土特产有白藤、花梨、沉香、益智、砂仁南药6种,年供外销8吨。
财政金融
王下乡为省级贫困乡镇,财政收入微薄。2011年末,境内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6万元,各项贷款余额36万元。
交通
王下乡境内唯有县道公路石白线(后段接王下线)1条,总长52千米。2011年,石王线有护栏6处。
社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王下乡有乡文化站1个;乡级、村级文化活动中心5个;各类图书室5个,藏书1.3万册。有广播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100户,入户率10%。
教育
2011年末,王下乡有小学1所,在校生189人,专任教师39人,小学儿童入学率99.8%。有初中在校生1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99.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王下乡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5个,其中乡镇级1个,村级4个,共有床位20张。专业卫生人员1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人,注册护士5人。2011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756人,参合率达67.27%。
体育
2011年,王下乡有学校运动场1个,有乡村篮、排球场4个。年内活动场次16场。
社会保障
2011年末,王下乡有低保户136户,共441人,财政低保支出41.68万元。医疗救助4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45人次,共支出18万;五保户66人,共支出71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8人,抚恤事业支出27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2751人,参保金额5.6万元,参保率92.1%。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户,电话用户普及率0.1%;移动电话用户780户,互联网用户29户。
旅游
昌江地下宫
昌江地下宫位于海南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林区,地处昌江王下乡大炎新村西面,艾劈岭之南。地下宫属于喀斯特岩溶地质。该溶洞共有4层,构造奇巧,洞中有洞。最大的洞穴可容纳万人,里面钟乳石形状各异,石柱玲珑剔透,有“定海神针”、“回音柱”、“龙凤呈祥”、“阴阳石”、“盐田”等多种奇特景致。还有专家发现,溶洞中有多个纹理构成天然的山水画。1990年代中期被发现后,地下宫引起了许多专家的关注。
地下宫溶洞洞壁曲折,洞内个别岩石与地面相隔不到一公尺。洞底深处有一幽暗宽阔的广场,里面钟乳石形状各异,石柱晶莹亮丽、玲珑剔透,地面是一大片被当地黎族同胞称为“盐田”的梯级型鱼鳞状的湿地。地下宫深不见底,目前尚未知晓究竟其通往何处。奇特的洞穴景观与神秘的出口,为探险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探寻自然奥秘的好机会。
皇帝洞
皇帝洞是海南省重点自然保护区,位于昌江黎族自治县南部王下乡的五勒岭下,距县城石禄镇60余公里。座落在海南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热带雨林区内,依山傍水,是个石灰岩大溶洞,主要由地下水长年溶蚀而成,洞内冬暖夏凉。洞口就在南瑶河边,从远处眺望,像一头张开嘴的大水牛。洞宽约60米,深约130米,高25米,面积约7800平方米,洞厅呈拱形,平坦宽敞,可容纳上万人。洞内小径蜿蜒曲折,群燕飞舞,钟乳石多姿多彩,游人行于其间,会觉得意趣盎然。在洞的东南方,有一处90米长的天然石景,当中有一个宝座,椅上坐着一石人,两侧站有石卫士,这情景酷似皇帝登基,故此洞名为“皇帝洞”。在石景后面有“皇宫”,门口有三片横石,像挂的彩锦,门后有一石柱,柱身上雕龙绘凤。宫顶上有一通天洞口,长2米,宽1.5米,像天窗,光线照射下来,使洞里光彩夺目。攀登着石阶可以从天窗外爬上洞顶,观赏四周的群山、稻田以及黎族村寨。
在皇帝洞前,可以看到南尧河。小河弯弯曲曲,顺流而下便是著名的大广坝,河两旁是茂密的森林和奇形怪状的石头,景色别致。顺流而下十里,都是悬崖峭壁,峭壁上有自然生成的各色图案,有的像动物,有的像人,有的像树木……因此被当地群众称作“十里画廊”。
文化
地名由来
王下乡乡政府驻地于霸王岭之下而得名。
获得荣誉
2018年12月12日,被命名为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0年11月,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
2021年7月1日,王下乡党委被海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地理环境
王下乡位于昌江黎族自治县东南部,距县城30千米。辖4个行政村。境内溶洞众多,皇帝洞为自然保护区。
人口民族
2011年末,王下乡辖区总人口328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75人,城镇化率20.5%。另有流动人口38人。总人口中,男性1714人,占52.18%;女性1571人,占47.82%;14岁以下519人,占15.80%;15~64岁2560人,占77.93%;65岁以上206人,占6.27%。总人口中,以黎族为主,达3272人,占99.6%。2011年,人口出生率11.05‰,人口死亡率6.82‰,人口自然增长率4.2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5人。
2017年,王下乡常住人口为3155人。
截至2018年末,王下乡户籍人口为3268人。
根据社旗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王下乡常住人口2418人。
参考资料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20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