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藤江之战
白藤江之战(越:Trận Bạch Đằng)指的是938年中原地区南汉政权与静海地区(今越南北部)军阀吴权之间的战争,因发生在白藤江而得名。这场战斗是越南历史的转折点,结束了北方统治的第三时期(即中国统治下的越南),标志着越南走向独立发展的开始。
起因
930年,南汉君主刘䶮派李守、梁克贞讨伐交州,擒静海节度使曲承美而归。但不久曲氏的部将杨廷艺就驱逐了南汉军队,自称静海节度使。
937年,杨廷艺为牙将矫公羡所杀。938年,杨廷艺的女婿吴权在爱州(今清化)起兵,反对矫公羡。矫公羡见吴权势力强大,于是向南汉求救。刘龑早已有吞并交趾的野心,趁机任命儿子刘弘操为静海节度使,封交王,以支援矫公羡的名义,率水军出兵交趾。刘岩自己则屯兵海门区(今博白县),为刘弘操的后应。南汉崇文使萧益认为此节气多雨且又道路难行,劝谏刘䶮暂时放慢进兵的速度,多用乡导带路。但刘龑不听,仍命令刘弘操率水军进兵,从海口市(下龙湾)进入白藤江。
经过
此时,吴权已经攻破大罗城(Cổ Loa),杀死矫公羡。在得知南汉军队到达白藤江之后,命令手下的军士砍伐树木,制造木桩,并在木桩顶端包上锋利的铁皮。吴权将这些木桩插在白藤江入海处的险要的江心里,同时在河岸一带设下伏兵。
白藤江江水因涨潮而上升,淹没了这些木桩。吴权当即命令部下率水军向南汉军挑战。南汉水军向前攻击,吴军佯败而退。刘弘操果然命令南汉军追击,到达了吴军的埋伏地点。败退的吴军返回死战。不久以后,江水退潮,江水下面的木桩全部暴露了出来。许多南汉的大船被刺穿了底部,相继纷纷沉没,不少士兵也溺水身亡。吴权的伏兵四起,趁机驾小船袭击南汉军,与之展开白刃战。
结果
大行皇帝引兵退至支棱江,遣使向侯仁宝献诈降书。侯仁宝中计,不以为备。于是黎桓夜袭宋军军营,击溃宋军,侯仁宝战死。陈钦得知侯仁宝已战败身亡,率军撤退,遭黎桓追击,大败。
战后
转运使许仲宣向赵光义上奏此事,宋太宗下令撤军回国。不久,宋太宗下诏惩治相关将领。刘澄忧惊病死,贾、王僎二人在南宁市被处死。孙全兴被押赴汴京斩首,其他将领都遭惩处。阵亡的侯仁宝则被追赠工部侍郎的官爵。
黎桓在宋军退兵之后,试图与宋朝重新修好外交关系。983年,大行皇帝遣使向宋朝朝贡,遣还俘虏,上表谢罪。986年,又遣牙校张绍冯、阮伯簪等朝贡,并要求宋朝承认其在越南的统治地位。宋朝最终于987年承认了黎桓的统治地位。
史载
《新五代史 · 南汉世家》
三年,遣将李守鄘、梁克贞攻交州,擒曲承美等。承美至南海,登义凤楼受俘,谓承美曰:“公常以我为伪廷,今反面缚,何也?”承美顿首伏罪,乃赦之。承美,子也。克贞又攻占城,掠其宝货而归。
四年,爱州杨廷艺叛,攻交州刺史李进,进遁归。䶮遣承旨程宝攻廷艺,宝战死。
……
十年,交州牙将矫公羡杀杨廷艺自立,廷艺故将吴权攻交州,公羡来乞师。䶮封洪操交王,出兵白藤以攻之。䶮以兵驻海门,权已杀公羡,逆战海口,植铁海中,权兵乘潮而进,洪操逐之,潮退舟还,橛者皆覆,洪操战死,䶮收余众而还。
《资治通鉴 · 后唐纪六》
汉将梁克贞入占城,取其宝货以归。
……
爱州将杨廷艺养假子三千人,图复交州;汉交州守将李进知之,受其赂,不以闻。是岁,廷艺举兵围交州,汉主遣承旨程宝将兵救之,未至,城陷。进逃归,汉主杀之。宝围交州,廷艺出战,宝败死。
《资治通鉴 · 后晋纪二》
……
杨延艺故将吴权自爱州举兵攻皎公羡于交州,公羡遣使以赂求救于汉。汉主欲乘其乱而取之,以其子万王弘操为静海节度使,徙封交王,将兵救公羡,汉主自将屯于海门区,为之声援。汉主问策于崇文使萧益,益曰:“今霖雨积旬,海道险远,吴权桀,未可轻也。大军当持重,多用乡导,然后可进。”不听。命弘操帅战舰自白藤江趣交州。权已杀公羡,据交州,引兵逆战,先于海口市多植大?弋,锐其首,冒之以铁,遣轻舟乘潮挑战而伪遁,弘操逐之,须臾潮落,汉舰皆碍铁不得返,绿营大败,士卒覆溺者太半;弘操死,汉主恸哭,收馀众而还。先是,著作佐郎侯融劝汉主弭兵息民,至是以兵不振,追咎融,剖棺暴其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