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吴德星

吴德星

吴德星,1952年5月生于山东无棣。他曾在1971年进入原中国海洋大学学习,并于1974年毕业后留校担任教师。吴德星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也是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学会和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理事,以及四个学术期刊的编委或特邀编辑。他还是国家《渤海碧海行动计划》技术组组长。吴德星是一位物理海洋学者,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国内外知名度。他于2019年11月16日被增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曾任中国海洋大学校长。

工作简历

1971年-1974年,原山东海洋学院,学习 1974年-1980年,原山东海洋学院,海洋气象专业教师

1983年-1986年,原中国海洋大学,教师

1985年评定为山东海洋学院,讲师

1986年-1992年,美国华盛顿大学海洋系学习

1992年,获青岛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学博士学位

1992年-1995年,青岛海洋大学,副教授

1995年,青岛海洋大学,教授

1996年,青岛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

1994年9月-1995年5月,任物理海洋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1995年5月-1996年2月,任物理海洋研究所副所长

1996年2月-1997年4月,任海洋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

1997年4月-1997年10月,任研究生教育中心副主任

1997年10月-1998年9月,任科研处处长

1998年9月-2005年7月,任副校长

2005年7月-2014年7月,任中国海洋大学校长

2012年2月16日增补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山东省委员会委员。

2012年2月23日增补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山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

社会兼职

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洋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 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五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九、十届地球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国际海科委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等5个学术期刊的编委或特邀编辑。

研究方向

海洋环流动力学,近海环境质量预测机理与方法,数据同化 与融合技术。

研究课题

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和课题,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课题,国家科 技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省部级重点项目等共20余项。基于对赤道深层射流的研究,提出了不同密度水体的运输或形成所产生的局部性浮力振荡激发的波动以及关联的能量辐射和赤道波沿赤道的局部性能量辐聚是形成赤道射流的主要机制的观点。基于洋底涡旋的研究,提出洋底涡旋应遵从锋面地转动力学,且以不同 效应的重要程度,洋底涡旋的变化和迁移规律遵从5种相应的次锋面地转动力学的观点。基于热带海区波动研究,建立了热带海区波致环流动力学和波致物质输运理 论框架。基于对热带海区观测资料与模式研究,提出热带海区混沌混合和输运是热带海区物质与能量混合与输运中非可忽略分量的观点。提出了以有效位能变化研究热带太平洋上层海洋热力与动力现象年代际变化成因。研究的途径,提出了以能量级联为主线研究渤黄东海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其环境效应的学术思路。并以首席科 学家的身份适时组织承担国家“973”计划“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其环境效应”项目。主持完成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环境专项调查,主持 编写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编制大纲。

研究成果

基于对赤道深层射流的研究,提出了不同密度水体的运输或形成所产生的局部性浮力振荡激发的波动以及 关联的能量辐射和赤道波沿赤道的局部性能量辐聚是形成赤道射流的主要机制的观点。基于洋底涡旋的研究,提出洋底涡旋应遵从锋面地转动力学,且以不同效应的重要程度,建立了热带海区波致环流动力学和波致物质输运理论框架。

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和课题,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课题,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适时组织承担国家“973”计划“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其环境效应”项目。主持完成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环境专项调查,主持编写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编制大纲,指导完成了三省一市(山东省河北省辽宁省天津市)《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参与主持(副组长)编写完成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该计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自1992年以来,已发表论文90余篇,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其他科技成果奖多项。

献言献策

四点建议

全国人大山东代表团讨论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吴德星就发挥海洋教育科技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基于国情,海洋产业发展急需以国家行为培育真正的高新技术产业;二是加大海洋高新技术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力度;三是加强中国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能力建设;四是加快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发挥高校海洋教育科技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把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吴德星建议国家在研发资金投向上给予倾斜,在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和科技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给予海洋领域更多的支持。

就加大海洋高新技术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力度方面,吴德星谈到,海洋高新技术自主创新产品技术含量高,但市场竞争力尚需培育。市场竞争力的培育主要靠市场,在市场竞争环境不完善的条件下,加大政府采购和一定程度国拨经费的强制购置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知识产权

2004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山东省考察时明确提出“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并在本届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列为2008年主要任务中的一项内容。吴德星认为,发展中国海洋经济的根本性战略措施是加强中国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能力建设。就中国企业同跨国公司的专利技术竞争而言,中国基础性、原创性发明专利还很缺乏,海洋经济的发展应该将基础性、原创性发明专利的知识产权战略作为重要的保障措施。因此,吴德星建议政府加强中国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能力建设。

技术转移

吴德星在发言中还着重就加快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发挥高校海洋教育科技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谈了自己的看法。长期以来,技术转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因此,以建设产学研战略联盟为载体,体现要素互补优势,优化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过程中上中下游三阶段的利益配置,突出高校技术源头的作用和企业的规模化能力,真正形成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大学和科研院所为源头、技术转移服务为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技术转移体系,才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主要途径。因此,吴德星建议国家加快推进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

宏观思维

经济社会的状况是教育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世界高水平大学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基点”。这些“基点”就是学校在制定实施发展战略和规划时所处的“生态环境”。立足于21世纪,就世界范围而言,有三大力量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知识爆炸、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的市场。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得一个国家的财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民的智力强弱、读写能力、创造力和设计创新能力所决定,而自然资源和生产能力所占的比例已经变小。对于中国教育来讲,除上述因素之外,还要受到国情的影响。其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占70%以上,是人力资源大国,还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其二,中国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地域差异非常之大。其三,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四,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列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这就是中国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国内外生态环境。教育必须与这种生态环境相适应。因此,在指导学校科学发展时,必须用宏观思维、国际视野,把学校放在大的宏观背景中进行分析、考察,着重解决好学校的定位、发展目标、发展举措等问题。

前瞻意识

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这种发展,不仅是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职能的扩展、模式的转变和质量的提高。社会发展的速度是不断加快的,而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周期都较长,这都是教育的特点。上述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决定了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时,必须具有前瞻意识,不仅要看到“今天”,还要看到“明天”、“后天”,洞察和把握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战略思想和相应的战略规划,能否与发展趋势相适应,是决定学校发展成败、兴衰的关键。

办出特色

促使上述一流大学腾飞的战略思想与规划,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都是开创性的,无不具有鲜明的特色。世纪之交,美国《外交政策》曾发表一篇题为“给新时代定名”的文章。文章说21世纪应该叫“与众不同”的时代,并且指出“与众不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所谓“与众不同”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彰显的就是质量和水平。大学办学特色不仅仅是生存需要,更是竞争与发展的需要,是大学进一步发展的竞争性战略。高校要办出特色,既要反对“盲目多元化”,也要防止“单打一”,应借鉴企业的“焦点法则”,将80%的精力投入到20%的事情上,让这20%的事情产出80%的效益。好的大学中并不存在简单划一的模式,但是,好的大学也有广泛的共同特征。其中,最根本的是一所高质量的大学必定有一个明确的办学目标,它要在众多的要求下作出选择,并确定哪些是学校应当考虑的重点。要办出特色,首先要清楚什么是特色。一般认为,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学校的海洋科学和水产科学是学科特色,校训是文化和精神特色,总体发展策略和学科发展思路是发展的特色,特色立校、科学发展、创新体系、树人立新、谋海济国,为建设海洋强国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做出更大科技贡献是特色办学之路。

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围绕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三个阶段所开展的管理活动,是保证战略规划顺利执行的过程和采取的行动。世界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不仅在于有一个正确的战略思想和战略规划指导学校发展,而且在于强有力的战略管理有效确保了战略思想的落实,确保了战略规划的执行和目标的实现。也是基于上面的认识和不懈的探索,在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大调整大改革的形势下,中国海洋大学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率先提出了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战略构想,首批身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行列。新世纪伊始,学校进一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海大”和“怎么建设这样的海大”两个根本性问题,研究制定了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明确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并在“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中阐述了实现“第一步”目标,即高水平特色大学目标的具体过程和要求。事实证明,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和世界知名、特色显著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战略构想,切合学校的实际,符合国家和海洋事业对学校的要求,更有利于学校的科学发展。在坚定不移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要更加关注战略的可操作性,关注战略的执行即实施,关注有效的控制和评估,关注学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更加注重创新和变革等。

参考资料

吴德星.中国海洋大学.202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