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石屯镇

石屯镇

全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最高海拔1483米,最低海拔375米,平均海拔780米,年均温度20.3℃,年降雨量1183mm;土壤以红、黄土壤为主,地表肥力差;森林覆盖率为42.9%,树种主要有杉、松、枫、油茶、核桃、板栗等。常住人口20151人(2020年)。

地理环境

石屯镇位于望谟县西北部,是望谟县老、少、边、穷和全省100个一类贫困乡镇之一。

境内国土面积21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7500亩,其中稻田镇7200亩。田少土多,农业基础薄弱。

人口民族

境内居住着布依族、苗、汉等多个民族,其中布依族占总人口45%,苗族为40%、汉族为12%,其他民族为3%。辖15个行政村75个村民组80个自然寨,常住人口20151人(2020年)。

经济

石屯经济来源主要以种养业和农民外出务工为主,2010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完成7742171元,农民人民纯收入实现2117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以内。

石屯境内沟壑纵横、河流深切、山峦起伏,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境内有着不计其数尚未开发的溶洞群、天坑、千人洞和红军井等。浓郁的布依族、苗族文化润育着热情、好客的石屯人,红星村李首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勒由传承人。

2021年7月,望谟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石屯镇常住人口20151人。

乡镇特产

石屯布依盐水面产于望谟县石屯镇包树村的布依族手工盐水面,既是布依人的面食特产,又是富有地方文化的特色面食,每年从这里生产出来的万余公斤盐水面产品,销往县内外各地市场,颇受顾客的青睐。

面条是布依族的食品之一,布依族盐水面只能用当地群众种植的原生态麦子为原料,而其它品种的麦子却不能用作盐水面的原料。盐水面的制作是布依族的祖传绝技,其工艺流程主要有七道工序。

一是用马拉石磨或人工推磨,将当地品种的小麦加工成面粉,面粉里不能含有麦皮,如有麦麸皮掺杂其间,在用手拉长面条时,麸皮会导致面条不断断落。

二是在用盐时要将盐巴先放进水里融化,澄清后取所需的盐水放入面粉里。盐在面条的制作中能增加面团的粘性,增强弹性与强度,改进面筋的性质,使面团延伸时不会断裂。用盐则根据不同的季节及气候温差来确定用量,天热时用盐增多,天冷时盐量减少。

三是将面粉和盐水混合搅拌,水与面的比例为1比2左右,用手揉面的时候,要一把接一把,一手压一手的交替揉,揉一阵看面是否能拉开,如不能拉开可适当加些盐水或是碳酸钠水,在案板上交替揉搓、摔打10来分钟,将和好的面团放在盆中发面,用湿纱布或塑料薄膜盖上,使其发酵膨化增加弹性和粘性。

四是分面出条。将面团在面板上用刀切成条并均匀刷油,然后用面粉撒放进行揉搓变小,使其只有拇指大,按旋转方式一盘盘地绕放在簸箕内。

五是制作1个暗箱,挖1个宽度为0.8米的土坑,长度3至4米,深度1.2米,从暗箱中取出插进准备好的上下有小圆孔的柱头或方子,其间的上下距离为80公分至1米,而后用特制的两根又细又长的面筷从中进行分开,再放回暗箱。

六是拉面。把揉好的面团放置于暗箱中,将暗箱中分好的面筷一头往上入5至6米高的面方上,随后用一根面筷放于中间往下均匀地拉面,将拉细拉长3米的面条均匀摆放在户内或户外一排排用来晒盐水面的木架上。晴天让自然温度晾干,阴雨天气则用火帮助烘干。用手工将面团拉成面条时,要掌握好拉面的力度,体现柔中带刚,爽而不脆,1人1天可做10至15公斤的盐水面。

七是切面和包装,把已晾干或烘干的面条取下,放在按板上按顺序从头到脚理整齐,用1块长12至14公分的木块压在盐水面上,用菜刀比着把面切断,而后将盐水面过秤,用白棉纸包装,每包重2两5钱。

社会

基础设施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25元增加到2010年2117元。2006年年底,全镇村村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以桉属、中药材种植为主的新兴产业初具雏形,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日臻完善,农业基础不断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发展,扶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参考资料

望谟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望谟县统计局.202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