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肖营子镇

肖营子镇

肖营子镇位于青龙满族自治县县城西南17.5千米。境内有“五指挺秀”、“大相飞泉”、“冷口温泉”等景点和明长城古迹,其中“冷口温泉”为清代“四外八景”之一。

面积138.59平方千米,辖2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肖营子村。平(家)青(龙)大(清河)公路纵贯乡境。截至2020年11月1日,肖营子镇常住人口为27493人。

2020年5月26日,肖营子镇入选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行政区划

辖24个村委会:肖营子、五指山市、王子店、姚杖子、荒山沟、海红庄、楼子店、赵杖子、马道沟、高丽铺、温杖子、乱梨沟、王营子、白家店、薛杖子、柳树行、西庄、沙沟、温泉、光明、上打虎店、下打虎店、上抱榆槐、下抱榆槐。

人口民族

2021年6月17日,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肖营子镇常住人口为27493人。

村镇建设

该镇结合实际,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增加村民收入作为创建文明生态村的重要抓手,全民发动,合力攻坚。该镇已投资500余万元,硬化水泥路26公里,安装路灯242盏,翻建村部82间1600平米,植树20余万株,农村的人居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村民生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020年5月26日,肖营子镇开展农业产业强镇建设。

经济状况

2006年人均纯收入2164元,比创建前增收800余元。

注重创建引导

注重创建引导,增强群众主体创建的吸引力

不断提升干部群众认知度,进一步增强主体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深化拓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成果的关键和动力源泉。为此,他们始终坚持把宣传工作贯穿在创建活动始终,做到应创建所需,解村民所惑,营造全民不等不靠、自主争创的浓厚氛围。

一是定期召开党政联系会、乡镇村及包村部门座谈会、创建典型推介会等,研究讨论创建工作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和存在的具体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及途径,增强创建工作的指导性和创建成果的延伸性;

二是针对村民的疑点和盲点,及时下发宣传提纲和明白纸,把文明生态村创建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讲明白,把最终创建目标与阶段性创建目标的承接性讲透彻,把创建主体的义务与受益主体的权利讲清楚,解决创建认识层面上的偏差;

三是依托村民学校、乡镇技校等阵地,把创建文明生态村纳入农民大培训的主要内容,深化全民认识。全镇召开党政联系会、座谈会、典型推介会累计18场次,散发宣传提纲和明白纸3万余份,绘制文化墙500多平方米,组织农民培训近1.2万人次。

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和舆论引导,统一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调动了农民群众极大的创建热情。肖营子镇海红庄村在道路硬化中,人力不足比干劲,全村老少40余人奋战了17个昼夜,硬是打通了3.7公里的山路;高丽铺村干部年薪仅三千元,在创建活动中,他们却能拿出500元现金带头捐款,在全村掀起了“义捐”高潮,全村450户累计捐款达到了22.3万元,不但硬化、绿化了所有大街小巷,还翻建了村部,配齐了文体器材和图书,创下了村无一分集体积累也能创建市级示范村的先例。创建期间,该镇参与创建的群众多达2.1万人次,无偿拆除的占道墙1500多延长米。

深化创建内涵

二、深化创建内涵,激发群众主体创建的聚合力

该镇虽然地处京沈高速公路连接线,但创建前各村街道狭窄、坑洼不平、脏乱差等现象大量存在,成了各村群众议论最多、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针对这种现状,他们从四方面入手,全面创建。一是从农民最想干、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抓起,治“五乱”建“三化”,实施生态建村。为改变农村因脏致病和解决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等“五乱”问题,他们推行政策优惠和资金扶助等办法,鼓励农民建设“畜-沼-蔬三位一体”沼气池452个,建规模养殖小区8处,设立垃圾堆放点52个,修建村与村、村与主干公路连接线78公里,栽植花草树木20余万株,各创建村不但实现了路通、街净,而且达到了村美、人和。二是从农民愿望最强烈、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增收难问题抓起,以利益驱动为引导,实施产业强村。依据各创建村资源、地理和人文特点,将文明生态村创建纳入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中,在全镇划分为四种经济功能区,即公路沿线的石材加工区、地处深山的板栗基地培育区、乡镇驻地的钢铁冶炼基地区、临近县城的棚菜规模种植区。同时,全面提供技术指导与资金支持,使该镇石材加工企业达到了68个,板栗基地6个,投资10亿元的鑫鸿轧钢项目落户我镇,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近万人的再就业,每年为村民多增收200元。三是从农民最感兴趣、最有影响的人文品位抓起,建阵地强组织,实施文化兴村。他们投资50万元,完善了10个村民中心软硬件设施,配套建设了多功能厅和活动广场,定期组织编排文艺节目、开展体育活动,评选“十星级文明农户”等,使村民在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中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准明显提升。四是从农民最关心、最想知道的村情村务抓起,推行“两公开一透明”,实施民主治村。村民作为创建活动的参与者和管理者,必须享有村务、财务知情权,做到管理透明。为此,他们建立健全了村务公开制度,完善了村民、村民代表、党员等大会制度,让广大群众自觉地参与到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之中,推进农村和谐发展。

由于创建活动紧紧抓住了农民的“关注点和兴奋点”,群众主体作用被完全激发了出来。在资金非常匮乏的情况下,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三批创建村的路基、路面硬化全是农民义务出工完成,建筑所需砂石料全部由农民无偿提供,简易机械农民自己动手制作,工程勘测和规划请不起专业测量队,就自己测量,群众还自发捐款280余万元。其中有4个村在村无一分钱,又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完全依靠群众自身力量开展起创建活动,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想都想不到的奇迹。

健全工作机制

三、健全工作机制,加大群众主体创建的牵引力

为加快创建进度,确保工作质量,推进各创建村因时因地全面创建,该镇建立健全了三项工作机制:一是包村部门帮建机制。选派镇机关党员干部与创建村结对子,积极主动帮助创建村与市县包村部门联系,争取资金、物资、项目等援助,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实干、大干、苦干,依靠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打动包村部门领导。其中,该镇硬化道路所缺的150万元资金、200吨水泥和部分办公用品等全是在市港务集团、市第二医院等数家包村单位的大力支持与援助下解了燃眉之急,保证了创建进度,取得了良好的创建效果。二是财政资金奖补机制。投入就是最好的发动。在我镇财政收支矛盾相当突出的情况下,他们每年仍拿出30万元文明生态村创建奖补资金,以这些资金为酵母,奖勤罚懒,激发斗志。三是台帐跟踪督导机制。推行村干部周汇报,镇包村领导月总评,书记、镇长季调度季观摩等办法,进行查漏补缺,梯次推进,不断扩大和深化创建成果。该镇在动态跟踪管理中,做到了组织到位、指导到位、督办到位。三项机制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全镇村民的创建热情,促进了各项创建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

参考资料

重磅!青龙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人口变化、男女比例、年龄构成 这里都有——.网易.2021-06-29

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