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瓣马蹄荷
长瓣马蹄荷(黑枕黄鹂普通亚种:Exbucklandia longipetala H. T. Chang)是金缕梅科马蹄荷属的一种常绿乔木,中国特有种。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小枝无毛,干后暗褐色,节膨大,有环状托叶痕,芽体扁平,矩状椭圆形,长2-2.5厘米,宽不及1厘米,略被短柔毛。叶革质,阔卵形,长8-12厘米,宽6-10厘米,先端尖锐,基部平截,全缘或偶为掌状3浅裂,上面深绿色,发亮,下面较浅色,无毛,干后有细小突起,掌状脉3-5条;网脉在上下两面均明显;叶柄长3-5厘米,无毛;托叶两片,长2-2.5厘米,宽9毫米,稍弯曲,无毛,早落。
头状花序单生,有花7-8朵,直径2.4厘米,花序柄长1-1.5厘米,被褐色绒毛;花两性,萼筒藏于肉质头状花序轴内,萼齿不明显;花瓣4片,白色,线形,长1-1.2厘米,宽1-1.5毫米,先端2浅裂;雄蕊10-11个,长5-6毫米,花药卵圆形,药隔突出;子房半下位,被柔毛,花柱2,长2毫米。头状果序直径约2厘米,有蒴果7-8个;果大部分突出于头状果序之外,长7-8毫米,表面平滑,干后上半部裂开为4片。
种间区别
长瓣马蹄荷与马蹄荷属其他3个种相比,长瓣马蹄荷具有特别明显的花瓣;其他3个种罕见有花瓣的,或仅有极短的花瓣。
分布范围
中国特有种,分布于中国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贵州省分布极少,在南部边缘地区零星分布,独山维寨为其模式标本产地,荔波茂兰也有;在广西分布于北部山地。
生长环境
长瓣马蹄荷生长在中国贵州的南部常绿阔叶林中。由于纬度位置偏南、地势较低,因此热量条件良好,年平均温18.3℃,≥10℃的年活动积温达5767.9℃,无霜期311天,温暖的气候为长瓣马蹄荷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荔波茂兰,长瓣马路荷生长在河谷斜坡上,土壤为由砂岩发育形成的酸性土,土层深厚,一般可达1米左右,pH值为5.5,有机质含量较丰富。含有长瓣马蹄荷的常绿阔叶林为以短刺米槠(锥栗属 carlesi var. spinulosa)占优势的森林,除短刺米外,主要种类还有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蕈树(Altingia chinensis)、光叶石楠(Photinia glabra)、杨梅(Myrica rubra)、小花红花荷(Rhodoleia parvipetala)、八角(Illicium verum)、五列木科(Pentaphylax euryoides)及榕树(Ficus sp.)等。在林中,长瓣马蹄荷与大果马蹄荷(Exbucklandia tonkinensis)同时出现,后者种群数量稍多。长瓣马蹄荷喜温、耐荫,在常绿林下生长茂盛。
主要价值
长瓣马蹄荷是马蹄荷属中原始类型,是仅具花瓣的种,在研究马蹄荷属植物的起源与进化上具有一定意义。其木材优良,结构细,可供建筑、家具等用;树形枝叶美丽繁茂,可作南部地区的绿化树种。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濒危(EN)。
列入中国《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名录》——三级保护植物。
种群现状
分布区极窄,种群数量稀少,并随常绿阔叶林的破坏而急剧减少,在分布区内已难于见到,有陷于濒危的可能。
保护建议
保护含有长瓣马蹄荷的常绿阔叶林是保护长瓣马蹄荷的最根本性措施。在中国贵州较集中分布的荔波茂兰立化的伍家河谷,森林植被较为完好,并含有多种稀有植物,宜于将此片森林划入自然保护区范围,以实现对常绿阔叶林的有效保护。此外进行采种繁殖,人工栽培以扩大其种群数量,进行异地保护也是可行措施之一。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