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以收定支

以收定支

以收定支是一种根据中央核定的收入留成率来确定地方预算支出的方法,旨在实现当年收支平衡。这是中央平衡地方年度预算收支的一种测算方法,通常与地方财政大包干办法结合使用。在这种制度下,地方收支包干基数一旦确定,一般会保持多年不变,中央不再每年下达收支指标,而是由地方按照规定的收入留成率提取收入,并相应安排支出,以达到收支平衡。如果地方收入超出预期,则可以额外留存并用于支出。

历史背景

以收定支的部门经费预算体系和经费保障机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逐步演变而成的。这一机制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这些政府部门拥有法定的行政性收费和行政处罚权力,将其收取的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收入,有助于增加财政收入和减轻财政负担。然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带有计划经济特色的财政预算体系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尤其是在强调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的新形势下,这种体系的局限性和缺陷日益凸显。

不足之处

以收定支的财政预算体系对市场经营者和市场经济秩序产生了负面影响。这种体系导致了一些行政部门为了追求所谓的监督力度,采取了设置障碍、限制措施等执法行为,降低了公众对其的信任度,甚至演变成了“以罚为主”、“以收为本”。这不仅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还阻碍了政府职能的正常发挥。此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这种体系可能会加剧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不利于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并可能成为引发群体事件的因素。同时,不合理或隐蔽的收费和处罚也可能助长腐败。

改革建议

针对以收定支财政预算体系的不足,提出了以下改革建议: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摒弃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与经费挂钩的预算模式,转而采用稳健的公共财政政策,切实保障相关部门的经费需求。

各级政府应承担起责任,通过财政体制改革,建立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效、公正廉洁、亲民的政府职能部门,改善执法部门的形象和服务态度。

清理和取消不合理的处罚项目,严禁下达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指标,防止乱收费、乱罚款的现象。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职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总结

实施财政体制改革,放弃以收定支的财政预算机制,转向公开透明的公共财政预算是必要的。这不仅关乎政府形象,更涉及改革开放成果的持续推广和全民共享。政府应重视这些问题,积极改进工作,转变职能,提高公信度,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