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盆地
洛阳盆地位于河南省豫西地区,黄河之南,是黄河中游地区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处于中原地区地势的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这个盆地由山、邙山、熊耳山、嵩山以及万安山等山脉围成,是一个由伊河、南洛河(瀍河回族区、涧河为其支流)下游冲积而成的平原。洛阳盆地东宽西窄,长约150公里,宽16公里至30公里,面积约4300平方公里。洛阳盆地自古以来就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被视为“天下之中”,是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之地。
在洛阳盆地的中心地带,洛河沿线不到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偃师商城、夏都二里头、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东周王城等五大首都遗址,这种密集的都城分布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罕见,被称为“五都荟洛”。从夏商至唐宋,洛阳盆地因其地理位置优越,东接虎牢,西连崤函,北依黄河,南据嵩岳,被历代王朝所青睐,为都城安全提供了天然保障。
东汉时期,洛阳盆地的防御更加坚固,设立了洛阳八关,使得盆地四塞险固,易守难攻。著名文学家、科学家张衡在《二京赋》中对洛阳市的地理优势给予了高度评价。洛阳盆地的这些特点,使其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见证了多个朝代的兴衰更迭。
地理位置
盆地内南北高,中间低,略呈槽形。北部为邙山黄土丘陵,中部是呈三级阶地的伊、南洛河冲积平原,南部为万安山低山丘陵和山前洪积冲积坡地。盆地呈东西狭长的椭圆形,地势自东向西倾斜,盆地内西部海拔150米左右,向东逐渐降至110余米。整个盆地的总面积逾1000平方公里。
盆地内是广袤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气候温暖,物产丰茂。肥沃的冲积平原保证了农业生产的丰收,使之能够养活密集的人口。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显然也有利于军事防卫,盆地周围山峦相交处的交通孔道上,历代设有多处关隘要塞,号称"东有成皋黄帝之险,西有函谷崤函之固"。因此,洛阳盆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帝王建都之所。
还有广大的河谷地带。
有学者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论述了洛阳盆地所具有的多重过渡性特征:气候方面,这里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带;地形方面,这里处于二级阶梯向三级阶梯的过渡带;纬度方面,这里处于中纬度向高纬度的过渡带;经济文化类型方面,这里处于粟作农业和稻作农业的过渡带;文化传统方面,这里则是四方文化的辐之地。这些过渡性特征及其所具有的多重边缘效应(edgeEffect),使洛阳盆地不仅具有多重的生态适宜性,而且具有很强的环境承载力,从而成为早期王朝建国立都的理想生境。
地区遗址
建于盆地内的都邑如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都分布在盆地北侧宽广的二级阶地上,显现出以盆地周边山脉为屏障,以整个盆地为"大郭"的气势。二里头都邑之东约6公里是始建于商朝初年的偃师商城,全城面积190万平方米左右,有布局严整的宫城、仓城和发达的给排水设施,宫城内密布四合院式宫殿建筑。《汉书·地理志上》“河南郡偃师县”班固自注“尸乡,商汤所都”。唐朝的《括地志》上说“偃师为西,帝喾及汤所都”。偃师商城附近出土的大量唐代墓志中有很多处以“亳邑乡”为地标,说明汉代以来人们长期把商王朝第一个王成汤所都的“亳”地指向偃师一带。西周时期在洛阳市区瀍河回族区两岸有密集的贵族墓地和其他高规格遗存,与西周初年营建的洛邑地望和年代相合。西周成周附近就是东周时期天子的王城。白马寺一带的汉魏故城叠压着东周时期的成周城,西汉初年在此临时立都,东汉、曹魏、晋朝、北魏等朝代相继建都。隋唐东都、北宋西京在今洛阳市区,与西周时期的成周、东周时期的王城有重合。二里头都邑宫城居中及中轴线理念已初步彰显“建中立极”的思想,北魏洛阳城将帝都“建中立极”的理念发挥到顶峰。可见,夏朝晚期直到北宋时期,洛阳盆地的南洛河两岸形成了一个“神圣地带”,历代把这里作为“神圣空间”来对待,这种观念至少是从二里头都邑开始的。中原地区古代以水之北、山之南为"阳"。上述几大都邑,都位于古洛河的北岸(隋唐洛阳城虽跨河而建,但其重心仍在洛北),是为"洛阳"。而二里头遗址是其中最早的一处,因此可说是最早的洛阳。
参考资料
洛阳盆地与河洛地区.news.lyd.com.cn.2024-01-29
洛阳盆地.news.lyd.com.cn.2024-01-29
二里头都邑与中国古代的“神圣空间”.中国社会科学网.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