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丁吉甫

丁吉甫

丁吉甫,原名丁守谦,江苏省南通县骑岸镇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1984年12月病故于南京市,享年77岁。其家祖辈务农,家境比较清寒。尹吉甫幼年聪颖,颇为奋发苦学。吉甫临摹法帖之前,必先读帖,熟记其结构及其运笔技法,然后才伏案临摹,极为认真、工整,写好后对照一遍才交给老师圈阅。他也喜爱国画。每当校园花木芊芊之季,他即利用课余时间,对花写生。

人物生平

小学毕业进入通州师范,加入了校内金石书画研究会,经常聆听画家李苦李先生的教诲,更加孜孜不倦地苦练书画,因而学业大进。1935年,他以优异的学业成绩,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深造,专攻西画,又选修中国篆刻,受王个、诸闻韶、方介堰等教授的教益。上海美专毕业,应聘于南通县立初级中学(设在金沙)执教,任美术专科教员。1937年日军侵华,翌年南通市沦陷,他毅然加入了抗日救亡队伍。1940年参加了抗日民主政府的政权建设工作和财粮工作。此后一直工作、战斗在解放区。1949年奉命渡江南下,投入了江南的新区工作。

1958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迁往南京市,更名为南京艺术学院,吉甫被调去该校工作,直至1984年病逝。其间曾任中共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委员,学院办公室主任,美术系党支部书记,系主任,一直坚持教学与艺术研究的实践,并晋升为副教授。吉甫还是许多文化艺术团体如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画协会的会员以及江苏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江苏对外文联理事。

作品风格

绘画

丁吉甫的绘画,有其独特的风格,水墨色彩,浑然一体,用笔疾速,纵横自如,他的代表作,有用传统技法描绘伟大祖国美丽河山的国画《满目青山夕照明》和大幅山水画《群峰叠翠》;他的泼墨山水画《南国风光》,既用了传统的擦技法的技巧,又成功地进行了国画创新的尝试;他画的迎春、梅、兰、荷、菊、月季等花卉,有极工致的写生技法,特别是他的《兰》,寥寥数笔兰梗,用粉红、西洋红、玫瑰红、深红等鲜艳的色彩,粗枝大叶,点染花朵,大有晚清画派的写意手法,他给这幅画的题字“看花常念种花人”,寓意更为深刻,因之此画被选入《现代花鸟选新编》画册。

书法

他的书法,刚劲挺拔,浑厚古朴,行、草、隶、篆等,用笔洗练娴熟。作品款式则条幅、横幅、中堂、对联,俱极精雅。其代表作有行书对联“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草书《游子吟》、隶书楹联“大道通万里、巨功永千秋”等,备受书法爱好者的欢迎。日本《访中记》一书,也曾选载了他的书法、印章佳作。

金石篆刻

他的金石篆刻,确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他用了毕生的精力,钻研篆书,学清代邓石如吴熙载的书法,又受当代名家吴昌硕齐白石赵之谦等人的影响,集各家之所长,融为一体,从而脱颖而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篆刻的传世名作有巨型印“祖国万岁”、阳文印《竹名画印》、《介然》等,还有为外国友人如加拿大友人镌刻的白文玉印《纪念白求恩》等。他编著的《现代印章选》一书,曾受到陈毅同志的赞赏,并为之题签。他早年编写的《印章参考资料》,成为篆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亦深受一般读者欢迎。

现代风貌

尹吉甫一贯谦虚,晚年颇负盛名,却越发苦学不倦,创作态度更为严谨。

他已年逾古稀,又患肺气肿,步履蹒跚,但是仍伏案作书画,继续不断地探索篆刻艺术。家人劝他保重身体,注意休息,他感慨地说:“人总是做到老,学不了的,求学问就得刻苦地球科学啊!”

吉甫虽然多年在外地工作,但却时时怀念着家乡。解放初,他听说“骑岸镇建立了文化站”,即从江南寄来一百多本图书。之后也经常联系,直到“史无前例”的浩劫来临,方始中辍。1983年6月他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南通市,举办个人书画展览,南通市党政领导干部以及各界人士参加了开幕式。江苏美协、江苏书协、上海市著名画家王个簃、曹简楼四川美术学院冯建关和海安市文联仲贞子等单位和个人也发来电报表示热烈祝贺。在家乡和乡邻相聚,尹吉甫心情格外激动,他说:“这是向家乡父老汇报的好机会,切望多多批评指教。”话虽不多,却情真意切。展览结束时,他亲选国画与书法作品和他的著作三册,赠送给南通博物苑收藏。

就在那次展览结束,他特地回到故乡,观看了骑岸镇的小街,畅叙了乡土之情,并流露出难以形容的怀恋。

他从骑岸镇回到南京市以后,不过一年半时间,竟于1984年与世长辞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