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川敷
河川敷(1984年11月18日—),新西兰华人作家,诗人,翻译,青年作家。生于中国,长期隐居海外。河川敷的作品中毛利文化与中国古典诗句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创作视角;曾被读者与台湾著名诗人夏宇相提并论。北美世界华人纯文学网站橄榄树文学骨干作家,2005年开始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字另类且充满爆发力,致力于概念文学,纯文学的领域。作品主题关于爱,漂泊,摇滚,毛利文化,反对种族歧视等,风格多变。作品和失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一边写作一边丢失作品的奇怪作家。因第一本概念诗歌文集《大象》成名。
人物经历
河川敷 2004年一出道便成为海外华人文学网站橄榄树文学知名的作家之一, 他的文学作品虽然游离于主流文学之外,却在海外华人中有知名度,主要用梦幻和前卫的笔触描写青春,种族,漂泊,艺术等等主题, 他的文风时而诡异热烈时而清淡坦诚,具备后现代的特质。他本人性格低调并对自己隐私极为保护,至今都没有公开自己的基本信息。
早期风格 2004 – 2008
河川敷早期的文学作品有法国小众电影ARTHOUSE的即视感,迷离的人物定位,复杂的情感关系,艺术和现实的交错碰撞。代表作品 《宠儿》,《昙花》。代表文集《大象》。曾被海外评论家评论为“最无法评论的文学作品。”
中期风格 2008-2012
河川敷在中国刊登的第一篇作品为 《河川敷字典/ 我的生词薄》收录于2008年独立文学刊物 《鲤/孤独》中,文字简单短小,类似新浪微博体的写作,那个时候中国并没有微博这个媒介,也印证了河川敷创作文字的前卫性和超前性。
期间河川敷并没有大量文学作品出现,由于橄榄树文学网站的关闭,河川敷的作品零散的出现在《诗天空》《今天》《Landfall》等海外文学刊物上。
期间他开始翻译新西兰本土诗人的英文诗歌,比如Janet Frame, JK Baxtor, Christina Conrad。
目前风格 2013 –
河川敷于2013年推出翻译作品《饿水仙》小说《叹息》他的风格与早期相比具备了艺术的疏离感,更加内敛和安然。《叹息》描写了从新西兰回到中国后的内心变动,而《饿水仙》则翻译了新西兰著名诗人关于爱情命运为内核的第一部诗歌著作。
回国之后河川敷经常出席时尚派对,艺术展开幕等等活动,比如芭莎艺术和上海时装周的活动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像,最著名的一次遍是被法国时尚传媒抓拍到他跳舞的画面。
风格介绍
早期风格 2004 – 2008
河川敷早期的文学作品有法国小众电影ARTHOUSE的即视感,迷离的人物定位,复杂的情感关系,艺术和现实的交错碰撞。代表作品 《宠儿》,《昙花》。代表文集《大象》。曾被海外评论家评论为“最无法评论的文学作品。”
中期风格 2008-2012
诗人河川敷出席芭莎艺术的活动
河川敷在中国刊登的第一篇作品为 《河川敷字典/ 我的生词薄》收录于2008年独立文学刊物 《鲤/孤独》中,文字简单短小,类似新浪微博体的写作,那个时候中国并没有微博这个媒介,也印证了河川敷创作文字的前卫性和超前性。
期间河川敷并没有大量文学作品出现,由于橄榄树文学网站的关闭,河川敷的作品零散的出现在《诗天空》《今天》《Landfall》等海外文学刊物上。
期间他开始翻译新西兰本土诗人的英文诗歌,比如Janet Frame, JK Baxtor [1], Christina Conrad [2]。
目前风格
河川敷于2013年推出翻译作品《饿水仙》小说《叹息》他的风格与早期相比具备了艺术的疏离感,更加内敛和安然。《叹息》描写了从新西兰回到中国后的内心变动,而《饿水仙》则翻译了新西兰著名诗人关于爱情命运为内核的第一部诗歌著作。
回国之后河川敷经常出席时尚派对,艺术展开幕等等活动,比如芭莎艺术和上海时装周的活动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像,最著名的一次遍是被法国时尚传媒抓拍到他跳舞的画面。
主要作品
荣誉奖项
两次荣获新西兰Douglas Lilburn奖学金。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