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针毛鼠

针毛鼠

针毛鼠(食虫类:Niviventer fulvescens),是鼠科、白腹鼠属的动物。

形态特征

针毛鼠属中型鼠类,体背铁锈色调较深,背毛中刺状针毛较多,耳较社鼠小而圆,尾背面棕褐色调,无白色末梢。

针毛鼠背毛棕色或棕黄色,背毛中有许多刺状针毛,针毛基部为白色,尖端为褐色,越靠近背部中央针毛越多,所以背部中央棕褐色调较深,背腹交界处针毛较少,呈鲜艳的棕黄色。由于夏毛中背部刺毛较冬季为多,所以冬季针毛鼠背部棕黄色较深。腹毛白色。前后足背面亦为白色。

针毛鼠与社鼠颅骨十分相似,鼻骨细长,向前伸超过门齿,眶上嵴明显,向后沿伸达顶骨后缘。听泡小而低平,颧弓较细。

针毛鼠上颌第一臼齿较大,第三臼齿退化,大小不及第一臼齿之半。第一臼齿第1横嵴的外侧齿突退化,中央齿突发达。第2横嵴内外齿突正常,第3横嵴内外侧齿突都较小,中央齿突发达。第三上臼齿内侧齿突3个,外侧具一大齿突。

栖息环境

针毛鼠栖息于热带亚热带林区、丘陵地带山地、灌丛及山谷溪流两旁,选择林下灌丛、树根、岩石缝及山区农田等地作为栖息位点。

生活习性

针毛鼠以夜间活动为主,但白天无人时也经常外出活动。活动范围很广,性凶好斗,善攀喜跳,能在树上活动,跳枝穿隙觅食。

针毛鼠洞系结构较为复杂,洞道弯曲多分支,可分单口纵深洞、单口横洞、双口纵深洞、双口横洞和三口横洞等,洞道以纵深洞居多。洞口较为隐蔽。洞穴通常有巢氏室、厕所及盲洞。巢材多取自树叶、竹叶、树枝和禾本科杂草,洞口多朝向西南方。

针毛鼠杂食性,以植物为主,喜食野果、竹笋、桐果、茶果、栗子和榛子等,也经常潜入田问盗食稻谷、麦、花生以及浆果番茄等。当冬季食物缺乏时,也以野生植物根、叶和幼苗为食。

分布范围

针毛鼠分布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在中国分布在甘肃省浙江省江西省河南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繁殖方式

针毛鼠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下,一年四季均可生殖,以6-7月怀孕率最高。中秋节以后,怀孕率逐日下降。每胎1-7仔,通常为4-6仔。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该种在东南亚很常见,但无其具体数量信息。针毛鼠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针毛鼠在中国安徽长江以南山地林区较常见鼠种。在山地林区其数量仅次于社鼠中华姬鼠。如在黄山市调查,共捕鼠243只,针毛鼠为23只占9.5%。在宁国市山地共捕鼠103只,针毛鼠为13只,占12.6%。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The Red List Partnership.Niviventer fulvescens .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