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师
《舟师》是明代诗人俞大猷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诗的前两句写海上战斗开始,军队严阵以待,中间四句具体描绘了惊心动魄的作战场面,最后两句写战斗结束后凯旋归来的情景。全诗运用想象、夸张等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雪耻报仇、保国安民的政治理想,抒发胜利的欢乐。
作品原文
舟师①
倚剑东冥势独雄② ,扶桑今在指挥中③ 。
岛头云雾须臾尽④ ,天外旌旗上下⑤ 。
队火光摇河汉影⑥ ,歌声气压龙宫⑦ 。
夕阳景里归篷近⑧ ,背水阵奇战士功⑨ 。
注释译文
注释
①舟师:水军。
②“倚剑”:倚天之剑的省称,古人想象中靠在天边的长剑,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这里代指俞家水军。
③“扶桑”:语出《南史·东夷传》:“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古相沿以为日本的代称,这里代指倭寇。
④冥:通“溟”。东冥:东海。
⑤翀(chōng):通“冲”,直上飞。这句是说船在海中,船上旗帜上下翻飞。
⑦虬(qiú)龙:传说中一种有角的龙。虬龙宫:指倭寇的巢穴。
⑧景:即“影”。归篷:归帆。
⑨陈:通“阵”,作战列阵。背水陈:谓背水列阵,陷之死地以战胜敌人。这是韩信破赵用兵之法。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奇:杰出。
译文
俞家水军驻守在东海之上,如倚天之剑,气势特别雄伟,剑气所指,扶桑受制,胜券在握。
云消雾散,正是作战的好时机,战船上的旗子上下舞动,北洋水师已作好战斗准备。
船队打炮时的火光震天动地,摇乱了海面倒映的银河系,胜利的凯歌和正义之气压向了倭寇的巢穴。
在夕阳的余晖里,战船徐徐归来,身为将领的诗人,为军阵奇妙,战士勇武而深感欣慰。
创作背景
明嘉靖朝后期,倭寇(日本海盗)频频侵袭中国东南沿海,俞大与戚继光率兵进击,屡建战功。俞大猷所率军队被称为“俞家军”。此诗写水军练兵演习情景,是作者为胜利的抗倭水师而作。
作品鉴赏
赏析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明朝水军与倭寇的一次激战的描述,赞扬了明朝水军的军威、士气和高昂的战斗力,歌颂了水军战士的英勇气概和辉煌战绩,洋溢着作者保卫海疆、扫清来犯倭寇的战斗豪情。
首联写水军雄伟气势,说明明水军稳操胜券:“倚剑东冥势独雄,扶桑今在指挥中。”“倚剑”句实写,俞家水军驻守在东海之上,如倚天之剑,气势特别雄伟,这是前因。“扶桑”句虚写,剑气所指,扶桑受制,胜券在握,这是结果,其充满必胜的信心和自豪感。
颔联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烘托战前气氛:“岛头云雾须臾尽,天外旌旗上下翀。”云消雾散,正是作战的好时机;战船陈列,旌旗翻飞,北洋水师已作好战斗准备。“岛头云雾”,暗点时间是早上。这两句对应:稳,极见功力。进一步渲染了水军的声威和抗敌决胜的信心。
颈联紧承上联写水军与倭寇作战的情景:一串串炮火飞上天空,在银河里摇动着倒影;喊声阵阵,气势镇住群寇。短短四句,把规模宏大的海战过程描写得淋漓尽致。
尾联写傍晚水军战士凯旋,肯定他们英勇作战建立了不朽功勋。“背水阵”即背水列阵,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将兵攻赵,出井陉县口,令万人背水列阵,大败赵军。诸将问背水之故,韩信说:“兵法不日‘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此喻抗倭水军战阵的精妙奇特。诗中“夕阳景里”上应“岛头云雾”,暗点这场战斗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前呼后应,构思巧妙。诗人作为主帅,调兵遣将,列阵歼敌,大获全胜,应得头功,但他却将功劳归于战士,表现出一种大将风度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全诗意境雄阔,气势磅礴,展现了北洋水师将士们为国斗争的英雄气概,炽热的爱国情感充盈其间,十分感人。
评价
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傅德岷:《舟师》是一首歌颂水军将士在海上与倭寇作战的声势和辉煌战功的诗篇,表达了作者抗击倭寇的坚强斗志和必胜信心。
作者简介
俞大猷(yóu) (1504一1580),明抗倭名将。字志辅,别号虚江,晋江市(今泉州市)人。起自百户,历参将、总兵,以功进右都督。倭寇侵扰东南时,他转战江、浙、闽、粤,多立战功,与戚继光齐名。著有《正气堂集》《剑经》。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