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铃响马帮来
《山间铃响马帮来》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剧情,由王为一执导,冯奇、于洋、孙景璐、吴漾等主演,1954年3月3日上映。
该片讲述了解放初期,为保证边疆地区各族人民的正常物质供应,云南边防部队与中国国民党特务进行激烈战斗的故事。
剧情简介
解放初期,苗寨年轻的联防队长黛乌和边防军张连长从岗哨走来。美丽的姑娘蓝蒡看到了他们,含羞地低下了头。因为她正爱着坚强而热情的黛乌。人们迫切地希望政府的马帮到来。他们需要卖出自己的粮食和棉花,也希望买到需要的盐、用品和农具。“政府的马帮一定会来的。”张连长肯定的答复着人们。
这时,隐藏在苗寨开小店的蒋匪帮残余分子李三,不断地抬高食盐的售价,破坏人们安定的生活。他还利用这个机会拉拢联防主任拉若埃。忠厚的拉若埃虽然没有上当,可是也认为这个坏蛋变好了。
“马帮出发了。”边防军张连长接到了区委书记的电报。这是各族人民的希望。张连长为了保护马帮安全到达,决定连夜抄小路赶到紧挨国境线上最险要的嘎帮渡口迎接马帮。黛乌兴奋地要求给边防军带路。匪队长毕根化装成瑶人的模样,偷过了界河混进苗寨。李三把马帮出发的消息告诉了他。毕根急忙赶回报告匪司令。他们妄图抢劫马帮,截断政府和边疆各族人民的联系。
哈尼族寨的青年们,来到苗寨帮助收割。青年男女愉快地对唱,歌颂解放后的幸福生活。儿童团也忙着给马帮准备街棚。可是,李三却暗地散布谣言,欺骗落后群众说,从哈尼寨传来马帮在嘎帮渡口出事的消息,从中破坏苗寨和哈尼寨的团结。马帮的铃声从山坡的树林里传来了。区委书记率领着长长的马帮走向嘎帮渡口。马帮不但带来各种各样的大宗商品,还带来了大批的新式农具。大批的医务工作者也随着马帮来了。偷越界河隐藏在山间草丛中的蒋匪残余,看到马帮向嘎帮渡口走去。他们企图占据嘎帮渡口的山顶。边防军恰好赶到那个山顶。蒋匪残余立刻被打得狼狈逃窜。
在嘎帮渡口,马帮和边防军会合了。苗寨的街道上挤满了人群。人们满脸喜色。马帮运来的货物在街上出售,食盐一万元四斤。奸商李三出卖五万元一斤食盐的时代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敌人是不甘心失败的。残匪又筹划着新的阴谋。一天,哈尼寨突然得到一张残匪的通知单,说要哈尼寨准备500担粮食迎接路过的匪军。哈尼寨联防队长连忙赶去报告边防军。张连长和区委书记仔细分析了敌情。他们判断,残匪是在声东击西,意在抢劫马帮运来的货物。但为了让哈尼族寨群众安心,以防万一,还是派了一支部队去了哈尼寨。夜间,蓝蒡和密乌在哨岗放哨。他们发现山坡下有草动的声音。残匪分子李三强作镇静地从草丛中站了起来。他伪称是奉命来接岗的。蓝蒡和密乌正在犹豫的时候,李三打倒密乌夺去了火枪。蓝蒡机警地叫密乌回寨报信,自己急忙吹起了牛角号向边防军告警。匪军们拥上了北哨岗。蓝蒡被李三绑走了。边防军和联防队早已有了准备。听到北哨岗的警报,张连长立刻派战士前去阻击敌人。黛乌听到蓝蒡被俘去的消息,非常愤怒,冲出战壕要去救蓝蒡。区委书记劝阻了他,要他到哈尼族寨去调回支援哈尼寨的部队,截住残匪退路。一场激烈的战斗开始了。蒋匪帮残余被消灭在界河边上。黛乌打死李三,救出了蓝蒡。
市场上挤满了各族人民。人们满意地选购自己需要的物品,拉若埃给女儿蓝蒡办嫁妆。黛乌的妈妈也给儿子准备结婚的物品。街棚里到处洋溢着各族人民团结、幸福的欢乐。经过了一番波折的黛乌和蓝蒡,爱情更加深厚了。他们怀着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一定要保卫住美好幸福的日子。
音乐原声
角色介绍
幕后制作
幕后花絮
该片编导善于将朴素的题材处理得波澜起伏,使作品带有很强的生活实感,同时又富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色彩。
创作背景
1953年,白桦创作的描写云南省边疆军民与蒋匪斗争的小说《山间铃响马帮来》发表,受到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的重视,电影局决定由白桦亲自将小说改编为电影剧本,1945年初下达给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因为是该厂承拍的第一部反映少数民族生活题材的影片,所以,电影局在人力、物力上予以充分保证,安排王为一执导。王为一看完剧本后感到场面惊险,恋爱描写也很新鲜,当即接受了任务,并白桦一起赴云南体验生活。
选择演员
在演员安排上,上影厂指名要让孙景璐担任女主角,王为一觉得孙的演技虽好,但蓝蒡是个年轻姑娘,而孙已30岁,不合适。上影厂给王为一做工作,称孙景璐倾向进步,毅然从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到上海市,而上影厂当时只有这一部影片开拍,所以必须用孙当主角。另外,上海电影制片厂出于同样的理由,为从香港回上海的刘琼也在片中找了一个角色。男主角方面,上海电影厂当时没有健壮的青年男演员,王为一偶尔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一部电影中发现了于洋,觉得其体格气质比较合适,就把他借到上影来。
服装布景
美术师韩尚义体验生活后,了解到苗族有青苗、花苗、白苗之分,所以设计服装时注意不把不同族群的衣服搭错。他根据黛乌的人物特点,着力从服饰的色调、大小尺度上表现人物的稳重有力,设计了上衣紧窄、裤脚宽大的造型,用一件黑色有细红横条的短背心加强人物胸脯的宽阔,也使其在群众场面更容易突出、显明。在黛乌家的布置上,除了把明火枪、弩弓挂在墙上显眼位置,表明人物的身份,还设计了犁、锄、磨子、玉蜀黍等,体现其家庭的生产情况。在建筑材料上,用棕榈做柱子、梯子,用大竹子做间壁,大门外则加上芭蕉树、牛栏等,表现山野气息。
因为蓝蒡会绣花韩尚义特意让她的衣饰比别人花哨些,而色调则浅一些以表现其纯洁的心灵,还用各种首饰显示她正处于恋爱阶段。又因为蓝蒡是劳动积极分子,便为她安排了青麻、针线、花布等不离身的道具。她的父亲的苗寨的领袖,故而韩尚义认为她家应代表着所有苗家室内的模样,所以室内陈设包含了苗家应有的东西,如农具、马鞍子、背斗等等,还用墙角边挂的兽皮说明其父当年是打猎能手。
爱情表现
王为一觉得黛乌与蓝蒡谈婚论嫁的戏缺少表达心意的动作,便提出让二人互亲脸颊,孙景璐表示可以,反而于洋有点不好意思,要求导演不当众宣布拍这个动作,不试拍,只能拍一次,不准重拍。于是,在正式拍摄时,导演只提前通知了摄影师,当于洋与孙景璐互亲脸颊时,现场有的工作人员惊叫了起来,以为这是演员自己临场发挥。后来片子送审时,王为一担心会被剪掉,但最终那个镜头平安无事地保留了下来。
作品评价
该片类型杂,融爱情片、反特片、战争片、歌舞片、惊险片、动作片等类型元素于一身,同时也是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代表作,片中真实而激烈的内搏场面以及对男女爱情的大胆表面在当时颇具开拓勇气。(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镇评)
该片不仅能够帮助观众了解到解放初期边疆面貌发生的变化化,而且能进一步激发观众的爱国主义感情。以热情的笔触描绘了绚丽多彩的边疆风光,插曲十分优美、朴素、动人,有着强烈的民族色彩和生活气息。该片的缺点是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黛乌、蓝蒡两人的命运是为观众所特别关注的,但影片对他们的描写绝大部分只是一般的交待情节,却不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其次是整体剧情发展稍嫌简单,几个战斗场面处理得比较潦草。(安徽文学院院长、《诗刊》编委公刘评)
大众评分
截至2024年1月10日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
山间铃响马帮来_剧情_1905电影网.1905电影网.2012-12-25
山间铃响马帮来 (1954).豆瓣电影.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