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满族霸王鞭

满族霸王鞭

满族霸王鞭是流传于中国各地的满族舞蹈,又称打连厢、打花棍、地落子、金钱鞭等。起源于隆化县章吉营乡满族乡章吉营村,承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进行满族霸王鞭(后文简称为霸王鞭)舞蹈时,一手的手指上扣着绣有各种图案的方巾,另一支手执鞭的中端、鼓或竹片,或双手各执一鞭。舞起来时,以鞭击打或碰击臂、腿、肩、腰、背、脚心、膝、胯、肘、手掌等部位或地面。霸王鞭的表演者人数不限,可一个人打,男女双打,也可集体分组对打。表演者按一定套路,有规律、有节奏地挥舞击打,形成一套跳跃、舞打的连续动作。

1985年,以“地落子”为素材编排成的群舞《端午之夜》在河北省首届舞蹈大赛中获得编导、表演二等奖,2003年,舞蹈作品《霸王鞭》获得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二等奖,2008年以霸王鞭为素材编演的《鞭韵乡情》荣获河北省第九届燕赵群星三等奖。2016年参加河北省少数民族调演,并获二等奖。

名称来源

有关霸王鞭的起源,在民间说法是秦末楚汉战争,项羽与刘邦击掌相约,先入咸阳市者为王。后项羽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每攻下一城池,项羽王便站在马上,挥舞马策,高歌竞舞,舞至酣时,命士卒折木为鞭再舞,共同欢庆胜利。其歌舞的欢快之情,吸引和感染了当地的百姓,人们便纷纷仿效。结果这种欢庆胜利的即兴舞蹈形式,就由军营传播到民间,逐渐演变为一种传统舞蹈节目。因项羽自称西楚霸王,霸王鞭便由此得名。

历史发展

满族舞蹈“霸王鞭”起源于隆化县章吉营乡满族乡章吉营村。隆化县“霸王鞭”别名“地落子”是流传民间比较广泛的一档花会。形成于清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兴盛于清代至中华民国。吉营村的“地落子”是邹、武两姓祖传会档,邹家表演的叫“大落子”,武家表演的叫“拉场戏”,两档落子各有特色,为取长补短合二为一,即为霸王鞭。

霸王鞭(地落子)作为河北省民间舞蹈的种类之一,于1983年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河北卷和承德县分卷。1984年,经过县文化部门的挖掘整理,对霸王鞭(地落子)进行了改革创新,1985年,以“地落子”为素材编排成的群舞《端午之夜》代表承德地区参加河北省首届舞蹈大赛,获得编导、表演二等奖,1989年,改编的双人舞《霸王鞭》在河北省民间舞蹈交流会上获“燕舞”奖,1991年,河北省第三届民运会开幕式上进行表演,获开幕式优秀团体表演奖,2003年,《霸王鞭》获得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二等奖,2008年,以霸王鞭为素材编演的《鞭韵乡情》荣获河北省第九届燕赵群星三等奖。2016年参加河北省少数民族调演,并获二等奖。

艺术特点

霸王鞭节奏明快、粗犷豪放,以喜庆欢乐为主调,虽然现在多以表现老百姓祥和快乐生活为主题,但其中还透着不可一世的霸气,加上霸王鞭道具的装饰色彩与演员的服装色彩均以大红和金黄为主色调,在明快的音乐伴奏下,使霸王鞭呈现出一种欢庆、热烈、祥和的基调。

霸王鞭作为一项民间文艺活动,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其活动本身有一定的艺术性,不论从服装道具、表演套路、音乐制作等,均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舞蹈特色

服装

霸王鞭的服饰通常为传统服饰。男子头扎红布缠的圆圈帽,身着古装,腰扎“绣花云子”的武士“腰”,脚穿薄底鞋。女子头扎彩绸带,头带上方镶一小圆镜,扎长辫,身穿彩衣,脚穿彩鞋,手拿彩扇。

音乐

霸王鞭的舞曲调多为民歌小调,节奏鲜明,风格欢快、潇洒。内容大部分反映劳动和爱情。并穿插多样的舞步和队形。当表演进入高潮时,节奏加快,动作幅度增大,穿插自如,气氛活泼、情趣热烈,是一项手、脚、腰、身、头同时参与运动的传统的歌舞活动。

动作

在进行霸王鞭舞蹈时,一手的手指上扣着绣有各种图案的方巾,另一支手执鞭的中端、鼓或竹片,或双手各执一鞭。舞起来时,以鞭击打或碰击臂、腿、肩、腰、背、脚心、膝、胯、肘、手掌等部位或地面,两人以上舞蹈时常常互相对敲,随着跳动的步伐,这些器械发出整齐有节奏悦耳的响声。

霸王鞭的表演者人数不限,可一个人打,男女双打,也可集体分组对打。表演者按一定套路,有规律、有节奏地挥舞击打,形成一套跳跃、舞打的连续动作。步法有立、跪、蹲、坐、卧、行进、停留、跳跃等各种动作。击打分十二下、十四下、十六下等,使鞭两端交替不断地碰打自己身体各处,也可棍与棍、棍与地碰击。男女对打和集体对打,有"背合背”“心合心”“脚勾脚”“凤穿花”“五梅花”“双采花”“一条街"、"龙吐水等竞技动作和舞打队形。

地方流派

定边霸王鞭

定边的霸王鞭舞在表演内容上多为“男女双人表演”和“群场舞”形式出现。双人表演时,两人相对而立,对称击打,击打中变换位置,做出一连串的跌、翻、滚、打技巧。男女表演则为男子执鞭击打、女子执彩扇对舞,舞时伴有男女抛眉逗乐,洋相百出,深受群众欢迎。群场舞表演时男女对半,舞时动作整齐,变换多种场景,在激昂的鼓乐声中,威武雄壮,场面极其壮观。

叶县霸王鞭

叶县的霸王鞭是民间高跷的发展,表演者手持鞭、盘、扇扮装不同角色,滑稽风趣,行步轻快,舞蹈跳跃,生动活泼,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霸王鞭的打法上千变万化,节奏鲜明,盘中的茶杯盛满水,耍起来翻个底朝天,杯不掉、水不洒,是舞与杂耍的结合,幽默、诙谐、引人入胜。

代表作品

(资料来源:)

开发与保护

为了把霸王鞭这项舞蹈发扬光大,传承人是关键要素,隆化县在全县10所小学30余个单位开办了培训班,约千余人次参加各类的表演。为今后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霸王鞭成为了隆化县全民健身和民间舞蹈的传统保留项目,使这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得到了推广和传承。

相关评价

霸王鞭舞作为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在时间、空间以及开展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历史性、地域性、传承性、变迁性、依附性等特征展现了其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蕴和艺术特质。——(东营市文化馆评)

霸王鞭是集舞蹈、说唱、健身于一体,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表演项目。——(叶县融媒评)

参考资料

霸王鞭.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平台.2023-10-26

霸王鞭.东营市文化馆.2023-10-26

【非遗】叶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霸王鞭.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6

霸王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