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高王凌

高王凌

高王凌,男,1950年生,北京人,历史学家。山西大学历史系本科(1973-76),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1978-81),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1981-),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曾赴美国、意大利德国奥地利斯洛文尼亚等多处大学访问和参加学术活动,曾任路思(LUCE)基金学者(1986—87,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获福特(FORD)基金会资助,研究中国农村改革及相关的的历史问题。

著作

高王凌发表9本专著

《乾隆晚景》

比起前五十年,乾隆晚年成为乾隆朝统治最为失败,最令人诟病的一段。与前两本写法颇有不同,本书针对 几种成说提出不同意见,似乎是要为爱新觉罗·弘历作一点辩护:他失败的原因,或因政事废弛?或因官吏贪腐?或因和珅一人作祟?或缺乏眼光,以致失去了一个可能的机会(如在国际贸易上)?……最大的争议,可能还是在于所谓的“政事废弛”。人们心目中想象的“专制集权”,在这个广土众民、具有高度流动性的国家,其实谈何容易?乾隆三部曲中提及的另一个人物是刘松龄,本书予以重点详述。另外,作者三十余年清史研究的方法论也得以列示,与读者见面。最终,乾隆仍不能不带着偌大的遗憾,告别这个世界,撒手而去。而我们的乾隆三部曲,也就此可以告结。

《乾隆十三年》

乾隆朝历史相当久长,所以不能不作分阶段的研究。本书所述即其第一个阶段,乾隆朝前十三年的历史。当时朝廷如何感受若干现代问题(如人口问题),提出跨时代有创意的发展政策(与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一脉相承),如何作出欧洲式的“现代反应”(如加强政府),以及打算“回向三代”,做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皇帝,都是本书的重要内容。但天下不如意事常八九,尤其是乾隆初年曾有预言“十三年必有拂意之事”,果然这一年就发生了许多不尽人意之事,从家庭到朝廷,从财政到经济,从政治到战争,也连带引发了政策的全面“收敛”,好像许多事都做错了,俨然成了一个失败的记录。检讨这些,也是本书的内容之一。可以说,此书为大家展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乾隆。

《马上朝廷》

乾隆朝须作分阶段的研究,不宜率意直书,一下子就是六十三年,为此作者把乾隆朝分为三个阶段:一、“乾隆初政”(即《乾隆十三年》),大约前十五年时间;二、“乾隆中期”(即《马上朝廷》),从乾隆十六年到四十九年;三、“乾隆晚景”,最后十几年时间。乾隆朝第一个阶段,主要还是从传统儒家的理念——如“回复三代”——来治理国家,到了第二个阶段,却更多地表现了清人统治的“满洲特性”,这不是简单的“宽严之辨”、“由宽变严”,而毋宁说是再现了他们“马上治国”的特征。本书就写的是乾隆朝这一段时间,大约三十三年的历史。以南巡为中心,把很多事情都串了起来,特别是跟“养民”相对的“教民”有关的那些内容,包括“文字狱”等不算小的题目,像写故事一样,逐段逐年一个个写下来……

《十八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度东方历史研究出版基金赞助。讲述的虽是三百年前的一段历史,但通过作者的个人经历(1970年代插队和80年代参加农村改革调查),发现在许多方面,历史是相通的,问题既有一贯性,也有一致性。所以它是用新眼光对历史作出的新的阐释,也是从历史角度对20世纪中国农村变革所作的一个说明。它表明,不管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何种问题,中国文化传统都有其固有的甚至是与时俱进的价值。

《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序列》

海洋出版社,1999。地区发展问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中原地区缺乏自身的地区理论,而只是有意无意地照搬外国。本书即是针对这种情况,对中国地区理论的一个建设。书中涉及多个地区和利用了大量地方史料,并表明这些问题一如既往,也是古今密切相关,和跨越时代的

《政府作用和角色问题的历史考察》

海洋出版社,2002。在中国,政府—国家问题从来都具有第一等重要的地位,本书是对有关政府角色与政府作用、政府与民间社会的关系问题的一个历史考察。它力图表明,中国古代就存在一个“大政府时代”,自那以后政府的作用时强时弱,自有它的发展轨迹,也一直存在着若干的变革和尝试,……直到现代,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租佃制度新论——地主、农民和地租》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既是经济学的课题,也属于社会学的研究范围。过去人们对中国问题,有的是照搬外国理论,有的则“浅尝辄止”,停留在“字面理解”,如对土地制度中重要的地租率研究,就是租约上怎么写就以为是怎样的,而忽略了地租“实收率”问题暨农民“对应行为”的存在。现有的老一辈的研究早已指出农民不是“十成”、“足额”交租的,这对地租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农民又是如何做到这点的?……这对中国农村基层社会,对租佃制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都会有一定的意义

《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所谓农民的“反行为”,讲述的是在政府—国家这一层面之下,社会一面所做出的反应和作为。过去人们以为,农民是“唯唯诺诺”、“逆来顺受”,上面要他怎样就怎样的。其实不然,中国农民一直有他的办法,来维系他的生活和达到他的某些目的,……直到“包产到户”的实现,这突出表现了农民此一类行为对历史的正面贡献,正是通过这样的双方互动,才实现了中国农村的改革。过去这些问题都是秘密的,甚至连“台面上”各方(包括改革的主要领导人),都不大了解,因此,它的揭示和提出,对于国家与民间社会的关系,政府与农民关系的建设,以及“三农”问题的解决,可能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十八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思想史丛书

其他

参加撰写《 杜润生自述》(人民出版社,2005),等

讲授课程(均为研究生选修课)

“18世纪,经济发展与政府作为”;

“农民、地主和地租,租佃制度新论”;

“20世纪农村变革:(上)集体化,(下)包产到户”;

“西方史学史研究”。

研究项目

参加中原地区斯洛文尼亚科学合作项目,研究乾隆朝钦天监正、传教士刘松龄

参加国家清史修工程《乾隆通纪》的撰写

参加有关清代思想史的研究项目

参加当代农村变革历史的国际合作研究

参考资料